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才教育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人才今昔观(续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 人才教育 观念变化

    说到这里,我们得特别指出来,在同一个时期里,我们县内各区鄕中小学敎育,已逐渐地发达起来,除大埔县立一中外,如高陂初中、大麻初中、虎山中学、白堠中学、三河中学等相继建立了;就学中小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了,因之往外升进专大深造人数,也逐年增进,人才辈出。同时国内服务党政军警各界的,亦渐有出类拔萃现象,其中如邹海滨先生,功勋彪炳,当然不在话下,他如罗卓英先生、吴奇伟先生(附逆)、范汉杰先生、赵公武先生、范其务先生、邹敏初先生、郭思演先生、刘伟先生、蒲良柱先生等

  • 文章新世紀我國觀光旅遊新策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唐學斌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国际观光旅游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 旅游区域合作 国际旅游人才教育

    审愼检讨利弊得失,并应进行问卷调査,以明了参观民众对该活动之评价,作下次举办改进之依据,事前的规划作业更为重要。五.国际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合作观光旅游事业系属服务性产业,在在须妥善运用人力,旅游业既以提供服务为主,服务则有赖品质的提升,而欲提高服务品质应有优秀的人力素质,优秀的人力素质更需要有良好的观光教育与训练,同时,人才的培育非一朝一夕可成,必须有计划性、制度化的研订一套作业规范,配合优良的师资,适切的教材及实务学习的机会,循序渐进,才不致空有理论架构

  • 文章魏鏞培訓黨國新血任重道遠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樊祥麟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魏镛 教育 人才培训

    史丹佛大学胡佛硏究所国家硏究员,为非美国籍及亚洲血统学者获此荣衔的第一人。另外,魏镛也曾膺选美国杰出教育家,传记两度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他对国际政治、中国问题之硏究造诣,一直备受中外学术界之肯定与推崇。像硏究中共领导阶层之学者专家,不能不参考魏镛对菁英人才(Elite)及中共派系之论文著作。民国六十四年四月,先总统 蒋公崩逝;五月,越南沦陷,使得复兴基地之情势更形险恶。而对此一风雨飘摇之势,魏镛毅然决然地放弃他在美国的事业,擧家迁返国内,将所学贡献给国家。同年九月

  • 文章籀園——培育人材的搖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余力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籀园 教育 人才 历史

    倘徉于九山湖畔,寻踪访迹,那曾氏花园历经沧桑,却依旧蜿蜒在碧绿清澈的湖水中,风姿尙存;湖岸是一条平坦大道,通向汽车西站,只见高大围墙一溜排开,中间犹存一扇大门痕迹,“籀园”两个大字赫然在目。籀园原是为纪念瑞安经学大师孙治让而建的。孙治让字籀廎,因而以字名园,称籀园。孙治让一生治理经学,卓然大家,晩年担任温处学政,致力于桑梓教育事业,亦多建树。他逝世第二年,温州六县学界就倡议建祠以祀。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由温属六县筹资购置市区九山湖畔落霞潭曾氏依绿园

  • 文章大埔人才今昔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大埔人才 教育历史 同乡会资助教育

    大埔山多田少,地瘠民贫,凡属埔人,都能道之,这也祇就地理环境上而言,如谈到人才方面,而又跟县外人士,特别是潮梅属高级人士,聊了起来,人家便不免恭维一句说:「大埔人,眞了不起,人才济济」,尤其在抗战期间为然,推厥原由,当时我埔籍军事人才,实在说来,确也比较突出一点,例如上将级司令长官,便有罗慈威,吴奇伟(附逆)范汉杰(被俘)列先生三位,其中罗曾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吴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范也曾做过热河短暂的主席,至少将级以上军官,据民三四年两广监察使刘侯武先生

  • 文章永無止境的學習與青年朋友相期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3期  作者:吳舜文  出版时间:2000-09-15
    关键字: 大学教育 人才培育 企业管理 学习 人才管理

    在美国就做得不错。我们都知道,美国矽谷是高科技创业的温床,但是大槪很少人知道,美国很多创业的点子都是从大学校园中孕育出来的。位于加州,与矽谷有地缘关系的史丹福大学(Stanford)就是一所被公认最具创业精神的学校,矽谷的蓬勃发展与史丹福大学有绝对的关系。学校应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归结分析,美国九〇年代经济的飞快成长,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在于他们的大学教育。他们鼓励教授走出校园,深入企业与社会,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及创业精神,甚至成立创业育成中心

  • 文章走在時代前端的宋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甌仁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宋恕 教育 经济 人才 道德

    」宋恕曾在上海龙门书院,求志书院以及南京钟山书院任敎,担任过清水师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2]汉文总敎习,以及山东总务处议员兼文案。由于社会妒贤嫉能风盛,封建等第观念严重,终致此位才华横溢者未尽其才,未竟其志。宋恕的《六齐卑议》中的有关敎育,知识、人才与振兴经济的若干主张,是颇有见地的,并起过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至今读它,仍受启发,得益匪浅。一、主张欲兴经济,必先兴敎育、育人才敎育事业关系到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经济的兴衰。宋恕认为,只有兴办敎育,才能造就大批人才

  • 文章認識廣西大學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4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广西大学 学校简介 教育精英 人才培养

    全校共约三二六九人,其中专任教师一九六〇人,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一人、国家教学名师二人、教授四〇六人(含博士生导师一〇二人)、副教授五九九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结构良好、学缘结构均衡的师资队伍。另外,广西大学还获得「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英语翻译」、「广西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人才小高地,三个自治区的人才小高地可再生成,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七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的创新团队。广西大学

  • 文章溫州是一座移民城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温州 移民 人才流失 教育问题 城市改造

    不公、百姓负担过重、对外来人口子女的漠视,归根结蒂,是政府投入不足,放任教育部门走所谓「教育产业化」的道路,以至于大量稍有能耐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外地甚至国外去求学,而普通的劳动者和工薪阶层,为了子女的教育几乎倾其所有甚至举债。这样下去,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使温州地方的教育质量,使温州人的受教育质量每况愈下。我们要善待新温州人,我们不能埋怨他们素质低下,因为我们自己的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小散企业,我们吸引不了、也留不住高级的人才来温州。所以我们要正视现实,要对

  • 文章我國歷代取士求才之演變與教考用之配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人才 科举 考试 教育 史料 王安石

    之配合?我们再回头引证宋代名臣王安石对于取士求才之法,则有更进一步之主张,王氏不仅认为考试必须与学校配合,而且考试亦须与任用配合。他主张敎之、养之、取之、任之、四者并重。故其上宋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曾说道:「人才之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者也,所谓陶冶而成之者何也?亦敎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而已。所谓敎之之道者何也?……苟可以为天下之用者,则无不在学,此敎之之道也。所谓养之之道者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所谓取之之道者何也?先王之取人也,必于鄕党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