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公所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6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4-10-01
    关键字: 乡场 赶场 风土习俗 农村集市 乡公所

    四川鄕場,爲地方政治,農村經濟之中心。場與場相距二三十里不等。場期分爲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每至一場,先見巍峨廟宇,諸如禹王宮,(傳爲湖廣會館)南華宮,(傳爲廣東會館)萬壽宮,(傳為江西會館)川主廟,(傳爲四川土著人會館)等。會館之來源,大槪係民族大遷徙之紀念。固定性的市場,如米市、雜糧市,棉市,與季節之菜子,花生市等,即分設在各廟內,柴市,菜市,豬市,鷄市,則分設在各廟外廣場上。每一場上,必不可少者,爲茶館,酒店,油房,漕房,染房,醋房,藥舖,紙火舖...

  • 文章浙江水師提督王得祿墓園懷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裴白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王得禄 提督 墓园 乡公所 故居 悼念

    遜淸,浙江水師提督王得祿故居是在嘉義縣太保鄕太保村,埋葬於六脚鄕雙涵村外墓園,其墓園寬敞,佔地約三甲,墓碑高約七臺尺,且有文官,武將的石像,石虎、石馬、石獅……等,古色古香,自從民國六十年華視播放「嘉慶君與王得祿」,吸引了好奇的觀光客前往欣商,使荒郊野外的寂靜墓園,頓時熱閙非凡。民國六十年秋天,每天來自南北各地的觀光客達二、三千人,到王得錄墓園參觀,並站在其墓園前懷古,而引起了地方人士的重視,認爲可整頓墓園,興建觀光客休息處所,開闢爲觀光區,以供遊客觀光...

  • 文章緜陽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蒲殿欽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绵阳县志》 出版序言 文书庶务 修志局 乡公所

    緜為直隷州,轄德、安、緜、梓、羅五縣,舊志合五縣為一書。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定名為緜陽;雖司五縣初級第二審之權,而行政系統不相隷屬,縣自為縣矣。邦人士以縣制旣定,舊緜州志非一縣之專籍;且州志久持續,思有以改弦更張之,此緜陽縣志之所由作也。洎民國八年編纂,議决設修志局於縣議會,聘陳進士湋任纂修,崔敎諭映棠為協修,以是年五月開局。知事梁兆麒亦蒞局倡導,志體目錄,於焉略定。適縣議會與纂修意見相左,陳君意沮,遂未到局。其後兩年,防軍迭更,知事亦易,文獻事益不能舉矣...

  • 文章鎭江述往(三)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4-08-15
    关键字: 镇江往事 十八市乡公所 枪毙人犯 回忆六中校舍 通讯交通

    (十四)盛極一時之十八市鄕公所鎭江原名丹徒,在淸末試辦地方自治時代,原設十八市鄕,除市區爲城廂市外,其餘十七市鄕皆屬鄕區。民國初年在北洋政府時期,丹徒縣有衆議員一名(全省共四十名),由城廂市柳肇慶當選,柳字衍齋,原係本地望族。民國七年第二屆省議會成立,全省議員一百六十名,丹徒有省議員五名,爲梁鴻卓、戴鐵齡、朱翼雲、黃江、霍仁泰。另有住丹徒之儀徵人于小川一名。民國十年八月成立之第三屆省議會,丹徒縣籍之議員,計有七名,占全省總數之百分六·七,而東鄕之昌平、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