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山思想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如何编述 国父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胡軌 出版时间:1968-09-02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传统思想 编述

    多年以来,正中书局拟编印一本国父思想,以供大专学校敎学之用,曾邀请过好几位对国父遗敎颇有硏究的先生,均以「玆事体大,力有未逮」而谦辞,或以「职务繁忙,时不我与」而却谢。又曾拟敦聘数人,组成小组,集体编纂,几经硏商,亦无所成。直至去年春,为应今年暑期后之需要,始决定由轨试编。一年以来,沉潜于国父遗敎之中;尤其是最近半年来,沐浴于国父百年诞辰纪念浩瀚论著之文渊学海,朝夕寤寐以求有所心得。玆幸成书,即将问世,但国父各部门的思想内容仍萦迥于脑际,无时或释,似亦永

  • 文章五四运动与国父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五四运动 孙中山思想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在广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就读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五四运动在北平发生后,很快便传遍全国,纷起响应,形成澎湃汹涌的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广东原为革命策源地,当时国父正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虽由于桂系军阀的跋扈专横, 国父辞职赴沪。但广东民众素受革命思想薰陶,学生爱国表现,更从不后人。而且自从「北京政府」于民国七年五月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其媚日卖国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我留日学生群起反对。其中粤籍留日

  • 文章国父是伟大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三民主义 思想内涵

    一、引言最近敎育部在修订共同必修科目时,以「宪法与立国精神」领域必修课程取代「国父思想」必修科。此事在七月廿七日敎育部召集大学必修科目最后一次会议时,此案匆促通过,原先即列在议案中的「宪法与立国精神」领域即在此会中确定。但这项影响重大的变革,自从报纸报导后敎育部的公文即无法出门,为何不能照会议决定发出公文,据了解与外界压力有关。由三民主义敎学研究会、 国父遗敎研究会、中国五权法学会三个学术团体主办的「国父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之定位学术研讨会,于

  • 文章中山先生思想之特色及时代意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劉眞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特色 时代意义 前瞻性

    中山先生言论宏富,著作等身,其全部遗著达八百余万言,包括三民主义、革命方略、建国大纲、宣言及文吿、论著、谈话、演讲、函电、公牍、译著、杂文及遗嘱等。研究中山先生思想,自应阅读其全集。中山先生主要的政治思想,大体可窥见于三民主义一书之中,兹试述其特性及时代意义,藉当芹献。关于中山先生思想的特色,最明显的约有左列数点:一、中山先生思想之结晶中山先生自述其思想渊源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蹟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 文章国父思想历久弥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梁季龍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落实扎根 发扬光大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纪念日。缅怀 国父一生,胸怀悲天悯人,矢志救国救民,奋门牺牲,百折不挠,终于在十挫十起之后,推翻了满淸,建立了民国。 国父的抱负、理想、远见、卓识、行为等所表现的大智、大仁、大勇,真正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使我们后代子孙油然而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孺慕与怀思。在我国近代史上,如果要举出一位完人,相信大家都会一致的说:「只有 国父当之无愧。」是的,我们的 国父,不仅是一位完人

  • 文章中山思想教育实践之今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中山思想 三民主义 理论与实践

    之心,实为我中华文化的明灯。我们甚幸得此宝典又何其不幸任由诽谤乎。民国八十四年一月间,来台参加「海峡两岸中山先生思想学术研讨会」的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张磊指出:「基于社会需要,孙中山先生学术研究目前在大陆蓬勃发展,已是『显学』,『实业计划』成为大陆建设重要蓝图。大陆积极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因为大陆正从事空前的试验,希望振兴民族,统一国家。在精神上需要吸取过去一切优秀思想的精华,而孙中山思想恰是値得吸收,并成为思想中心。民族要独立,国家要民主,社会要富裕的思想,是永恒

  • 文章建國七十年談三民主義學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璧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建国方略》 孙中山思想

    这是我阅读三民主义的开始。从这些年起,我对三民主义的内容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曾把一部「中山全书」用墨笔点过、圈过,又用朱笔再点、再圈。以后也常注意坊间新出版有关阐释三民主义的书,可是买到的不多,只有萨孟武先生写的「三民主义政治学」一书,对我比较有些印象。民国二十八年,我开始整理阅读三民主义时所写的心得。这年冬季,我把所写的心得约七万字,再加充实并予以发挥,定名为「孙总理思想的硏究」,缮写淸楚,邮寄上海世界书局请其出版发行,寄出去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没有答复

  • 文章中山先生思想与世界潮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張文蔚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张其昀 中山思想 世界潮流

    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彻底了解西方文化、政治、经济、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的中国人,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法治发展,对资本主义的弱点及殖民侵略,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唯物论证都是首先硏究了解,并用科学的态度与历史进化的根据而分析评论。所以中山思想是中外兼顾和古今相应的融会而贯通之思想体系。时隔六十三年之后,远观近代世界潮流之节节推进,凡我中华儿女更应体会他思想体系之精神博大,调和中西之文化根源。什么是 中山思想体系的精义,其对今天

  • 文章眞理不滅孔孟之道永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孔孟思想 民族文化 孙中山思想 资本主义

    民不聊生;社会一般风尚,亦以唯力是视,唯利是图为当然;政客从中播弄,促使他国互相火并,从中取利;尔虞我诈,不以为耻;思想庞杂,毫无中心;个人主义与唯物主义同时发展,达于极点;人欲横流,不知所届;仁义道德,几被全部遗弃;伦理被毁,人与禽兽无分矣。其时幸有孔子遗著「春秋」一书之存在,其微言大义,「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司马迁)因而是非之曙光渐现,弑君之臣、弑父之子不敢妄为,尤幸有孟子

  • 文章中山思想与民主政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謝秉鈞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民主自由 民主政治 民主运动 政治观

    国父说:「中国有一个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革命思想,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的。」中山思想的政治观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颁发黄埔军校训词-也就是后来作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歌词说:「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这项「以建民国」为基始,「以进大同」为终极的三民主义的崇高目标,正是以孔子礼运大同篇所揭示「天下为公」为其思想本源。所以国父说:「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