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上海抗日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年抗战沪地忆旧

    来源期刊:《浦東》 第34期  作者:龔桂根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上海抗日 抗战回忆

    同学们爱国心强,日文课老师(中国人任敎)大半时间讲解时事,且激厉学生抗日,所谓敎日文,仅在最后数分钟点缀的讲了些而已。上海一地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日方为控制民心,在政治宣传上也下了些功夫,如摄制了「鸦片战争」一部电影,描述英人以鸦片烟荼毒我百姓,其主题曲「卖糖歌」风行一时;也流行了一首「太阳一出满天下,村里的儿童笑哈哈,来吧、来吧、快来吧,大家一同去玩耍」歌曲,意味着日本人(以太阳代表)来了,可以过优裕快乐的生活;如果笔者记忆不错的话,南京路有栋哈同大楼

  • 文章抗戰見聞憶述(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7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上海 南京 无锡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九日,上海全部沦陷,巿长兪鸿钧发表吿别上海巿民书,有「——以酷爱和平之民族被迫而与黩武之强敌抗战,所恃者惟此坚恒不挠之志愿,沉毅敢果之行为,但使尺寸土地之进出,胥有代价可言,则目前之小胜小负,胥无与于最后得失之衡量,此长期抗战之精神意义,所以必须洞澈了解,无所用其徬徨瞻顾者也——」等语。不久,砲声一天天迫近我无锡,二十一日常熟,苏州相继失守,敌军一路沿锡虞公路而入,另一路由苏州循京沪线直扑正面,同时复由太湖以汽艇载运陆战队绕攻后路,我军

  • 文章抗戰見聞憶述(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6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75-04-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上海 朱绍良 日军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芦沟桥启衅,至八月九日,上海日海军陆战队又武装驱车直驶至虹桥路,冲入我虹桥机场,击毙衞兵,我上海巿保安队乃开枪还击,于是形成所谓虹桥事件。八月十一日大队日舰开到上海,我八十八师,八十七师乃奉命开往眞如,大场待命,战事遂于十三日正式开始,八十八师主力对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作包围的攻击,十九日三十六师由西安兼程赶到,与九十八师一倂加入作战,全面抗战,于焉开始。十月六日,吾邑火车站附近工运桥一带,首次遭日机轰炸,(时笔者在无锡县立初中

  • 文章上海「八百孤军」记实(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王潔 孫元良 張柏亭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争纪实 八百孤军死守上海

    芦沟桥七七事变,我们实在已经忍无可忍,眞正到了「和平绝望,牺牲最后」的关头,紧接着八一三沪战爆发,揭开了全面抗日圣战的序幕。上海为我国经济中心,亦为首都门户;敌有强袭淞沪地区扼制长江口,以威胁我南京首都的企图,固早在意料之中,我统帅部对京沪地区的作战准备,亦早已完成,国军精锐的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卅六师,驻戌于无锡、苏州、常熟一带,益以京郊的敎导总队,最高统帅指示在苏州狮子林设置军校野营办事处,实际即为对淞沪作战的指挥部,策画扫荡淞沪日寇的措施,各部队士气振奋

  • 文章勝利後肅奸工作的回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1期  作者:西岑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后 上海 整肃汉奸 工作 追忆

    当美国原子弹的菌状云再度的在日本长崎上空升起时,也敲响了日本军阀的丧钟,不旋踵间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这时,我正在浙江昌化于潜前线工作,接奉上峯向上海推进的命令后,就急急忙忙的经场口去杭州,再搭车赶往上海,连络事先已接洽就緖的汪伪组织税警总团蒋某的部队。当时上海的情形相当混乱,潜伏的匪谍份子,冒名地工人员以及招摇不法之徒乘机活跃,所好忠义救国军和中美合作所各部很快的相继开进市区,维护地方治安,情况才慢慢稳定下来,及第三方面军汤恩伯将军的部队到达,各级

  • 文章堯峯山仰識天下士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上海 尧峰山 往事 追忆

    任事,毅然应命。那知在我那里出出进进的七十多位白面书生,几乎个个都是南蛮鴃舌的福建人,语言上的阻隔,使我伤透脑筯,两次辞职,竟接到陈果天先生的一封亲笔慰勉信,年轻小伙子的我,不免受宠若惊,于是琢磨了半天,直接上书。接着便收到秘书长罗时实佩秋先生(现在台)的电报说陈先生召见。在鎭江过了一宿,第二天(十月六日),带了一位由省党部所派的程宗栋先生一同返苏。在鎭江车站听说上海吃紧,及南京刚刚被炸,遂急急赶上上午十时的快车,沿途警报不绝,终于在无锡车站被炸。幸我适离开

  • 文章我與政治(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8期  作者:槐青  出版时间:1977-09-15
    关键字: 温州 政治 抗日战争 上海 占领区

    舟抵温州,适値退潮,大小船只得搁置在浅滩上,跨过好几条船方获登岸。温州市面甚好,但并不稳定,敌人要占领,我们祇有放弃,我们没有海军,无从谈海防。时已仲冬,家家门前挂满风鱼海鳗、蟹亦肥美,那顿晚餐满桌海鲜,朶颐大快。二日后我们乘义商德平轮返沪,这是生平第一次坐海洋轮,我和高传同住一个房仓,风浪并不大,我飮食如常,高传起不了牀矣。途中未遇日舰检查,安然进吴淞口,在外滩登岸,可算是一路顺风。沪常之间上海租界是当时的世外桃源,表面上虽很平静,各方的工作人员都在

  • 文章敵僞時期的見歷(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曲拯民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上海 泰山 日军勒索 抗日 日伪

    十一)上海行一九四〇年一月汪精卫领导下的南京维新政府成立,北京的临时政府改名「华北政务委员会」。这是在说明北京的伪组织徒具虚名,让南京与重庆两个政府互相对抗。日本将占领区分割而治,在财政方面南北也各印发自己的纸币。当时盛传华北与华中之间的海上运输将受金融上的管制。为了在上海的采购必先有输出。我们的原料不足,预计部分棉纱赖仰自上海,因此必须先加准备。我们在不受管制的货物中选出了皮胶骨胶,滑石粉和废丝这三种输出品。伊斯兰教是自南而此,始自泉州,传至江南

  • 文章(载轉)「一品老百姓」虞洽卿(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水一亨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虞洽卿 五卅慘案 上海租界地 南洋劝业会 抗日战争

    成全埠市罢工罢课风潮,各地亦起而援助。北京外交部向使团提出抗议,派员到沪调查,公使团亦派员到沪接洽,度度会议,对于我方所提条件十三条,迄无成议。此时北京政府任命孙宝琦为淞沪区督办,虞洽老与李平书(钟珏)为会办,故在交涉中,洽老与外交部所派的郑谦、蔡廷干、曾宗鉴等同为负责之人。十三条中有关工部局的一条,为改变组织,加入华董。延至次年,始获工部局同意,加入华董三人,但为上海总商会所拒绝,声言华人应享有完全市民权,华董名额应照纳税多寡为比例,不得由外人任意支配

  • 文章憶往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馬武純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1938年 1948年 青年军 上海 萧县

    下午就公布录取名单。我与子御兄二人都录取了,心里十分高兴。三月二十日下午,朱中校集合我们宣布,当天送我们到上海受训,大家都非常高兴,每人提着自己的小行李,乘车到徐州车站,休息片刻后,由一上尉军官带领我们登上专车,七点多离开徐州,沿津浦铁路向南行驶。我从车窗向外张望,心裏泛起无限的离愁。心想这次离开故乡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经过一夜的车程,终于抵达上海北站,我们面对着这十里洋场高大的楼房巨厦、宽畅的马路、电车、汽车,黄包车以及各色各样的车辆,大马路上挤满了人,熙来攘往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