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南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潮南漢時的侯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湖南 汉朝 十二侯国 概略

    汉朝时候的侯国,大者不过百余里,小的只有五十里。山川文物,政敎风俗,均记载于竹简石片之上,至汉和帝时,耒阳蔡侯发明以树皮、麻头、破布、鱼网作纸,始纂书。上备朝庭采询,下作后世考订,惜后来战乱纷争,损失不传!虽有诗十五国之风,略输文彩,记载系周朝文物,而非汉代民俗,更不是纯湖南昔日侯国之事。湖南昔日汉时的侯国,有地址可查者,在本省境内,计有:茶陵、攸舆、阳山、便、泉陵、舂陵、钟武、醴陵、湘鄕、夫夷(彛)、都梁、阮陵等十二侯国。所封之侯,均为长沙定王之子,及

  • 文章为发扬湖南精神进一解——兼论复兴中华文化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湖南精神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之道 田炯锦 《发扬湖南精神》

    民国六十年三月,我在本刋第四期发表「发扬湖南精神」一文,说明湖南人的特殊性格,湖南精神的内容,及其如何发扬之道,敍述綦详,甚为切要。该文抽印成为单行本后,分送各方友人和读者,深得诸君之赞誉!我在文中说:『湖南精神是一种很好的民族精神,有很多优点和丰富的内容,为构成中华民族总的「国民性」之一部分。………因此,发扬湖南精神,并不是加强地方观念,鼓吹部落思想,而是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不仅湖南一省如此,假如其它各省的人,都能找得出他们自己的长处,把很好的精神文化

  • 文章湘籍「分巡臺灣道」劉良璧事功述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謝浩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湖南 刘良璧 分巡台湾道 人物事略

    但他在建设方面的成就,则有通志可凭。尤其在同知任内,更是政声卓著,「宦绩」斐然,福建通志述其「宦绩」云:「刘良璧,湖南衡阳人。雍正甲辰进士。九年知龙谿县,公正明决,案无留牍。修南、西、北三门城楼,建成鎭阁,造腾龙山石塔。十三年迁海防同知,治南胜。南胜械斗风炽,官长不能治,良璧择巨族有齿德者为族正,待以降礼;复立义学,延名师教之,其风渐息」[2]。从前面的宦绩志与他的经历综合来看,使我们对他的立身,居官不难获致一个初步的认识。归纳起来,则是:㈠作风开明,脚步

  • 文章抗战胜利后的湖南报业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吳伯卿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湖南报业 抗战胜利 发展概况 报刊介绍

    一 前言湖南地处华中,交通便利,物产丰饶,因之敎育文化事业,极为发达,一般民众的知识水准,都有相当程度,尤以新闻事业的普遍发展,几执国内各省的牛耳。笔者可以根据正确资料,加以说明。据卅七年度中华年鉴所载,全国现有新闻纸杂志数目共有四、二七三家,内报社一七八一家,通讯社七二九家,杂志一、七六三家。其中湖南全省计有报社一二六家,通讯社四一家,杂志四四家,共计二一一家,占全国各省市的总和二十分之一。湖南新闻事业,在抗战以前,原已奠定相当基础,抗战期中,亦饱受

  • 文章漫談「湘女多情」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劉光興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湖南女子 湘女多情 吴吉芳 婉容诗词

    论者常言,「湘女多情」,这绝不是故意给湖南老鄕脸上贴金。湖南女人,差不多个个温柔多情,而且精明干练,能吃苦耐劳,是最佳贤内助,抗战时期,国军二百师,在湖南祁阳、零陵,沿湘桂公路驻防整训。二百师是机械化部队,装备最好,官兵素质,是全国部队中佼佼者。因此,多情的湘女,在青年军官猛追之下,也大都愿嫁阿兵哥,许多大家闺秀,也主动展开攻势。我一位堂表妹,人生得花容月貌,家庭环境又好,她在衡阳女中毕业后,在家附近一所国民小学敎书,认识驻在她学校里一位上尉连长,此君

  • 文章罗硏生编的「湖南文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湖南文征》 成书过程 序文 例言 目录

    前言吾湘人文荟萃,贤豪辈出,文采冠于一时,「湖南文征」一书,即足为其代表。该书为文献中之巨著,淸咸同时湘潭罗硏生(汝怀)所集编,号称一百九十卷,实为一百三十五卷。其中分疏、策、议、解、说、辨、论、记、序、跋、书、传、碑记、神道碑铭、墓志铭、行状、祭文、杂文、尺牍、公牍、騈体、赋、颂、铭、赞、箴、释、考、启、诔等类,以序及跋、书、碑铭、祭文为最多,赋与杂文亦不少。综计四千零二十三篇,作者八百人,字数虽不遑核计,总在一千万以上。全书仿宋版木刻,为今之十六开

  • 文章盡其所知答其所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湖南文献 读者答疑 湘潭“十八总”

    湖南文献,第九卷四期,钟子泰先生提出,湘潭为甚么少了一至八总?诸项问题,久欲作覆,事冗稽延,未遑早答,玆分项说明于后。㈠首先要讲明的一个问题,须先解释总字的由来:与其成因,然后方可进入情况,不致模糊。总,是地域分段的称谓名词,淸朝时代,地方行政基层区分,县以下即设都团,同如民国后期保甲制度。有个时候,又因都以下,管辖过于辽濶,乃增加设甲,以助统驭,但不另设甲总。一甲之大,幅员约为十华里左右,非如保甲时期之甲,仅管十户至二十户。每都之下,大则管理二十余团

  • 文章柳文探微(指要)小識(四)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張之淦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柳文探微》 阳湖派 湖南文风 韩愈

    陈硕士书及与阮芸台书,孤桐目之为叛门之证,是亦周内矫诬之余技而已,不足深辨。郑献甫文名非若前擧诸贤之盛,要亦能自矫于世者,孤桐备引其答友人论文书,且加笺发,盖取其訾謷桐城苛切,资以张其气势而已(以上散见一七三七至一七五三页)。献甫非有独至之见也。孤桐于此数家,取其申柳,取其绌韩,取其訾桐城,引为同调,舍此殊无他故异物。献甫至云「诗有格而文无格,诗不可不学古,而文断不可摸古。」为论诸有未安,而孤桐亦复取之,是诚何说也哉!「湖南文风」。孤桐指道咸间湖南文风约为

  • 文章由万木草堂说到湖南的时务学堂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李少陵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万木草堂 湖南时务学堂 戊戌维新

    梁启超,尤其是欧榘甲,认为中国的改革运动,必须广东人和湖南人合作,才有成功希望。同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及其子立三,臬司黄遵宪,官绅谭嗣同、熊希龄等,因受康梁影响,倾心维新运动,乃有湖南时务学堂的设立。二、梁启超与湖南时务学堂光緖二十三年八月,湖南时务学堂,正式成立,以熊希龄为总理,王先谦、张祖同、黄自元为学董,聘请梁启超为总敎习,欧榘甲、杨文超、叶觉劢、韩文举、唐才常、谭嗣同、王史等为分敎习,李维格为西文敎习。时务学堂,设在长沙城衡阳会馆,另在长沙北门外侯家垅

  • 文章湖南的教育风气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趙震鵬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湖南教育风气 民族大义 湖南青年 台湾教育 功利主义

    湖南的敎育风气,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期间,在全国敎育界中,具有卓越的声誉与成就。形成湖南敎育风气的原因,曾请敎于国内敎育学者以及鄕宿前辈,归纳起来,大槪由下列几个因素所促成:一、湖南敎育人仕的终身奉献的专业精神。二、湖南靑年学生的求知上进精神。三、湖南社会风气的纯朴与鼓励精神。湖南的中学,一般分为省立(公立)与私立两种,这两种学校很显然的对社会有不同的观感:一、湖南私立学校多于省立学校:因此学校的在学人数,敎师阵容,学校名声及学生成绩等,私立学校都占有很大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