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文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通才修養論」自序節錄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張漑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通才修养论 教育观念 传统文化 自序

    曾國藩之言曰:「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所謂一二人者,不盡在位,彼其心之所嚮,勢不能不騰爲口說,而播爲聲氣;而衆人者,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爲習尙。於是徒黨蔚起,而一時之人才出焉。」稽諸往史,莫不皆然。淮南子曰:「孔子弟子七十,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爲文章,行爲儀表,敎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化之所成也。」隋王通講學汾上,而唐室開國名臣,如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魏徵、杜淹、王珪、薛收、温彥博、竇威、陳...

  • 文章談婚喪儒禮話儀注規章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婚丧礼仪 礼制规章 传统文化 丧葬流程

    我國設官司禮,素有定章,惟以稱謂之殊,歷朝各別,衍變頻繁,未趨一致。溯自周之春官、漢之家曹尙書,魏之詞部,後魏之儀曹,名義各別,職同類焉。禮部始見書編,起自後周,隋援其制,唐又變更,稱曰容臺,禮幃,春臺諸名義。降至晚淸,遂有典禮院之設,專司國家禮制規章,指導民間昏喪祭奠,依制遵行。民國肇興,提倡改革,舊制推翻,新章未立,復因戰事頻仍,連年不息,禮制典則,迄未頒行,數十年來,仍沿舊習,自由採用,行成不古不今,非新非舊,匪但民間行使禮儀,毫無依據,無所適從,...

  • 文章由漫談書法引發籌組東方新儒學會之構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朱玖瑩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新儒学会 中国书法 创学构想

    之异,言「义」则有本义别义之分。目前韩、中、日之书法界,似乎多就字「形」之美化下工夫,此则中国字之「属性」而已;其中「音」与「义」则为中国字之「主性」。盖非审「音」无以传播久远,非析「义」无以发挥「文以载道」之功能。中国文字所表现之道,乃为中国之传统文化——儒家之道。推其极至,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近取譬,则所谓「本诸身征诸庶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孟子为儒家之开路先锋,视「四海之内皆兄弟」,反对侵略到底

  • 文章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索引前序——全書一百〇二册,由鄕賢黃達雲將軍主持,集資創辦業已完成問世——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中国子学名著集成 著作序言 中华传统文化 编印事略

    本書實可稱為我國二千餘年第一部子學名著長編鉅構,其搜羅之廣,選輯之嚴,版本之精,内容之博,千古來罕能出其右者。全書為吾湘名作家蕭天石先生所精心主編,出版以來,雖飲譽海内外,然坊間無出售書,致成絶響。其「索引前序」,精醇簡古,不可多得。復以其於序中,對中國文化,尤多特見獨識,振聾啓瞶,發人深省。其「文化興亡,匹夫有責」之千古名言!實亦「傷心人語」也。並因積勞而臥病目餘幾致不起!今幸將愈。茲值其擬於病愈後之後,重加增訂詳校再版「中國子學名著集成」之際,特表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