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谭组庵先生书法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吳萬谷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谭延闿 书法 诗作

    吾湘谭组庵先生的书法,卓然为一代大家,是人所共知的。而他的书风,霑漑于湖湘人土,尤为深远。与他同时负盛名的湖南书家,如曾农髯、杨重子、汪诒书诸先生,虽亦为人所仰慕,但都不及对组庵先生的崇拜。当他在世之日,湘人效法他的字体,可说是风靡一时,一般中上人家,没有不以挂上一幅组庵先生字幅为荣的。他的声光,几乎并驾道州何绍基先生。何书境界之高,本来俯视近代,但由于他的字体很难摹倣,学之者深恐画虎类犬,不如组庵先生字体较易为人所接受。因此之故,湘人学字,莫不从法谭书

  • 文章看朱玖莹先生书展谈书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馬璧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朱玖莹 书法 书法展览 书法鉴赏 墨趣 观后感

    书法是我国固有的艺术品之一。我国文字创制之始,主要的是起于象形,至于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都是象形的演进。象形的文字即与绘画同其本源,所以我们在习惯上总是书、画并称。这种艺术,不只是受到我国艺术界的重视,也曾影响到邻近各国的文化,受到日本、韩国等文化人士的重视。最近这些年来,日本人士提倡书法,比我们更积极。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他们的政府奖励此道,他们民间多热爱此道。最近我们复兴基地爱好书法的人,受到他们奖励的颇不乏人。我们国内在文艺、学术各类

  • 文章中国文字源流及历代书法之演进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默君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中国文字源流 历代书法 书法大家

    一、引言吾人挺生天地间,为表现思想,发展生活,创兴事业,编制历史,全恃文字为工具。文字于人类功用之大、关系之深,古今中外早公认者矣。而书法之崇博,揅求之精邃,笔阵之森严,组织之茂密体,势之姸媸,繁简之分晰,变化之神奇,种类之众多,源流之远长,演进之悠久,则惟华夏独擅,寰宇诸邦所罕闻焉。文字者文化利器,书法者致用艺术之结晶,胥吾立国数千年来固有文化之瓌寳。民族爱其国。未有自坏其寳者,自宜弥永珍之。顾今处科学突飞迈进之世,一切力求新速实简之时。所谓

  • 文章茶陵譚祖安先生論書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朱玖瑩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谭延闿 书法思想 人物述评

    朱玖瑩先生,在當代書家中,乃以顏平原為宗者,其於篆隸工力亦深。先生早歲隨譚祖安先生有年,本文所述皆其接閱之奧秘,足為青年習書者之啓廸,故特錄而刊佈之如左:——編者——

  • 文章由漫谈书法引发筹组东方新儒学会之构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朱玖瑩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新儒学会 中国书法 创学构想

    一、中国文字自甲骨、金文、小篆,再衍进为隶书、楷书、行书与草书;由繁而简,因时递降,修己治人,泛应曲当。至其艺术价値,更为擧世所公认矣。盖书虽六艺之一,以之怡情养性,可变化气质;以之澄心涤虑,可精炼思考;以之困知勉行,可培育恒毅。中国先正曾国藩与当时大书法家何绍基(子贞)评论书法,至比之于乾坤之奥秘,其言曰:「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干以神气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