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湘江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湘灕源流攷(續)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3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湘江 漓江 源流 考证 水经注

    缓达于融,可以为巧矣。」盖湘江水口之大天平,只斟酌平常所需水量。水涨,则漓渠过量,势必泛滥成灾,乃于此开一水口,泄之入湘。然犹虑水势猛冲而过也,隔里许复置「小天平」,水势至此已趋和缓,用再调节,以泄过量之水。其建筑水口之龟背石块,皆直竖嵌砌,既不阻碍泄水,又能免水冲毁。水口亦树石磴,高约两尺,行人可步而过,其规制小于湘江水口之大天平耳。其精思熟虑,建筑之科学化,令人叹服。双女井水双女井水斜对大天平。大天平之筑,本在防山洪暴发,消减水量,此又正利用双女井水南

  • 文章湘灕源流攷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湘江 漓江 方志资料 源流考证 灵渠

    灌水,北流数百步,合罗水于东门外钵盂山(完山)下,俗称三江口,东门因名合江门。全县汉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随唐为湘源,五代改名淸湘。遂有幷潇湘、烝湘(或湘源、湘潭、湘阴)称「三湘」者。盖湘水淸澈,可鉴毛发;目力所极,可数鱼虾;飮之甘冽,可沁烦膈。(漓水资水亦同)袁子才诗云:「湘水无纤尘,十丈如璧玉;我性不飮茶,到此酣千钟」,谓「淸绝深至十丈,犹能见底,」非虚语也。零陵·洮阳故城湘水傍县城北流,十二里至蓑衣渡。又十八里至梅潭。(俗称梅塘·上改州。)梅潭在湘江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