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传记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道一先生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刘道一 人物传记 革命史料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郞死去霸圖空,尙餘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飮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這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輓劉烈士道一的詩。劉烈士是留學界爲中國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也是中國同盟會會員爲中國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所以國父對於他的犧牲,哀悼特深!道一,字炳生,湖南衡山人,生於民國紀元前二十八年(淸光緖十年、西曆一八八四年)。幼時聰穎絕倫,五六歲讀孟子,過目成誦。年稍長,入湘潭美人所設的學校讀書,讀了三年,學問大進,而於...

  • 文章禹之謨烈士簡介——『殺同胞是湖南!救同胞是湖南!』——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文紀善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禹之谟 人物传记 革命史料

    醴陵文紀善禹之謨烈士,湖南湘鄕人,生于民前四十六年,就義時年四十一。生平喜讀先儒王船山遺著,謂胡曾左彭誤入歧途,皆由不善讀書之過,聞者目爲狂徒。弱冠嘗遊江浙,飽覽長江沿岸形勢,油然萌故國河山之感。甲午(民前十七年)日本侵華,慨然投筆從戎。戰後以勞績保知縣,辭不受命。旋赴上海,專心硏究實業。半年後遊學日本,投身大阪十代田等工廠習工藝。尋以其父春軒公病重,怱遽歸國。戊戌(民前十三年)政變後,烈士遂力倡革命救亡之說。庚子(民前十一年)七月,唐才常林錫圭謀起義武...

  • 文章譚嗣同先生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梁啓超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谭嗣同 人物传记 强学会 戊戌变法

    譚君,字復生,又號壯飛,湖南瀏陽縣人。少倜儻有大志,淹通羣籍,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父繼洵官湖北巡撫,幼喪母,爲父妾所虐;備極孤孽苦,故操心危,慮患深。而德慧術智,日增長焉。弱冠從軍新疆,遊巡撫劉公錦棠幕府,劉大奇其才,將薦之朝,㑹劉以養親去官不果。自是十年,來往於直隸、新疆、甘肅、陜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台灣各省,察視風土,物色豪傑。然終以巡撫君拘謹,不許遠遊,未能盡其四方之志也。自甲午戰事後,益發憤提倡新學,首在瀏陽設一學會,集同...

  • 文章宋教仁先生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宋教仁 革命经过 遗事 人物传记

    一 立志革命的經過宋敎仁,一名鍊,字遯初,別號漁父,湖南桃源人。幼時天資聰穎,過目成誦,十二歲喪父,賴母敎養成人。貧而好學,刻苦自勵。性沉毅,富判斷力,重感情,好交友。民國紀元前九年(淸光緖二十九年、西曆一九〇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學堂肄業,便抱改革思想,開始物色同志。聞黃興由日歸國,在鄂演說,痛詆淸政府的腐敗,並提倡改革,他非常悅服,便和興相結合。後興因演說遭淸廷之忌,離鄂赴湘,主講明德學堂,他也於八月離鄂囘湘,當時同志集湘的,尙有陳天華、張繼、劉揆一等...

  • 文章從叔魯公詠安家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1期  作者:魯岱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鲁涤平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公諱滌平,字詠安,別號旡煩,寧鄕魯氏,淸初、先世自鄂之嘉魚,南遷湖南,渡湘水而西,抵道林,樂其田園腴美,民俗淳欉,定居焉,遂爲寧鄕人,祖朝昇公,以耕讀課子弟,平居多美行,閭里稱善,父壽朋公,壯年宦游陜甘,所至有聲,母氏周,淑愼溫恭,明書禮,事姑嫜,恪盡婦道,公天性篤厚,而聰穎過人,事母孝,母有所命,不敢或違,幼時母敎之讀,琅琅上口,日有所益,出就外傅,授以經史,暮歸,母篝鐙督之習,並加譬解,多識於忠孝仁義之道,盛衰治亂之因,洎冠,體修偉,貌魁梧,人咸以大...

  • 文章秦承志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恕三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秦承志 人生经历 人物传记

    秦承志先生,字卓庵,生於民前十二年農曆已亥十月十三日,世居湖南寧鄕,王父策勳公,父篤笙公,皆遜清監生,母劉太夫人,爲左文襄公副將劉果敏公之姪女,龍漳道樸堂公之三女,生 先生兄弟姊妺九人,先生居長,幼偕弟妺入塾,以天資聰穎,學冠羣儕,長負笈長沙,益見英發。旋二次革命起,南北對峙,地方不靖,而篤笙公已棄養,乃奉 太夫人遷滬,入南洋大學,旣卒業,適 國父過滬北上,先生瞻其言論風采,翕然欽服,毅然南下入粤,參加北伐,充國民革命軍第二軍之團屬黨代表,轉戰湘贛,艱苦備...

  • 文章「民國一完人一譚延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阮文達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人物传记 行事风格 辛亥革命 民国完人

    當淸末民初之間,湖南崛起人材之衆,眞可說是「更僕難數」,然文事武功,出類拔萃者,則首推譚組庵(延闓)先生。組庵先生出生於閥閱之家,他的尊翁譚鍾麟氏,曾任兩廣總督。少年時,受業於安北黃芳洲(鳳歧)先生,芳洲先生爲淸末的文翰林兼武翰林,不僅文采才華,冠絕一時,卽弓矢擊技之學,亦鮮與倫比。我沒有見過組庵先生,但芳洲先生晚年隱跡長沙時,我常隨家叔到他家裏去玩,那時芳老雙目失明,右手已癱瘓,但仍然用左手爲人書屛聯,筆力蒼勁,功架依然,可見他在書法上的造詣到了何等境...

  • 文章唐才常先生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譚訓聰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唐才常 人物传记 维新领袖 自立军起义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丙午,爲先烈唐公才常百齡誕辰,距公死國難時恰六十七年,碧血丹心,,永昭史册;然公行誼之壯烈,識見之超遠,矢忠矢信以酬亡友,其臨難不苟之精神有足多者。曾子有言:「臨大節而不可奪者」,於公有焉!公瀏陽西鄕人,世居書塘。諱才常,字紱丞,亦字佛塵。父壽田翁,宿儒,學粹行端,邑人咸尊爲長者,家貧授徒自給,不汲汲於名利。公幼承庭訓,及長遊於歐陽中鵠(瓣薑)先生之門,歐陽先生爲一方大儒,剛健文明,有經濟才,公捧手請益,入室升堂,駸駸乎其日進矣。公少識先...

  • 文章先烈焦大鵬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邵元沖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焦大鹏 同盟会 革命观念 人物传记 生平事略

    焦大鵬,字達峯,號鞠蓀,湖南瀏陽人也。生而豪邁不羈,有睥睨一切之槪。五歲,卽從墊師讀,資穎絕倫,羣兒勿之及。然性殊不樂之,每日暮,由墊中出,輒麕集羣兒,編爲兩部,自領其一,指麾戰鬥,偶有所負,亦必奮起再鬥,期必勝而後已。年十四,走私墊,入瀏陽高等小學,湖南在國中,夙爲風氣閉塞之區,惟瀏陽被譚嗣同唐才常,革命失敗,影響所及,莫不興起革命之觀念,君之入校,距嗣同之死也僅五年,距才常之死也僅兩年,故學校中道譚唐事者尤衆,君每聞之,輒怒目推案而起曰:「譚唐已矣!...

  • 文章克強先生夫人徐宗漢女士革命佚事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馮自由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徐宗汉 人物传记 革命轶事 辛亥革命史料

    徐宗漢女士原名佩萱,廣東香山縣人,上海招商輪船總局買辦徐雨之之姪女也。幼隨父在滬讀書家塾,有兄弟姊妹多人,年十八,適惠州海豐縣人李慶春之次子某。慶春熟諳英語,,充兩廣總督署洋務委員,與武弁楊植生相善,同稱政界紅員,有大廈在省河南躍龍里,長子娶宗漢長姊佩蘭爲室,次子則娶宗漢,蓋兄弟二人分娶徐家二姊妹,卽世所謂親上加親者也。宗漢之夫晉一少與興中會員陳少白同習英文。故亦頗具新思想。得子女各一,子名應强,女名若鴻。結褵數年卽以病去世。宗漢敎養遺孤,辛勤備至,親友...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