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益建设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今日侯北新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丘玉輝 謝如劍 楊燕秀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侯北新村 村落概况 发展现状 公益建设 农村建设

    公里,横贯全村的水泥路面主村道,沿途安装上高压水银路灯,每日定时自动开关,改变过去山村夜间的景象。萧曰生对我们说:「为群众做实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私心,让村里每年有进步」。普普通通的话语,道出一位农村干部的胸襟,也是他搞好农村工作的最好诠释。侯北村干部不曾向当地群众摊过钱,而由萧曰生几次亲自到广州、深圳等地乡亲聚居的外出老板、企业家中筹资,甚至外出打工仔都拿出一百二百元给家乡办公益,几年来,乡亲热心赞助九十多万元,所有财务入帐收付,用来兴建村里公益

  • 文章光德鎭上磜村公益完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光德镇 上磜村 公益建设 图片资料

  • 文章光德鎭上磜村新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朱萬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光德镇上磜村 家乡风貌 公益建设 故居祖祠 教育事业

    阳光普照,金风送爽,第四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大会直后,各侨团分组参加各乡鎭公益活动,台北市大埔同乡会代表一行,由县黄建庭先生陪同,特别安排参加光德鎭朱初别大道通车剪彩,并参观上磜村各项公益建设工程。十月卅日上午,上磜村口大道两旁站满了村中父老、子弟,人人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嘉宾,代表团分乘三部专车,在村口下车,鱼贯入村,一时锣鼓喧天,土铳齐轰,炮竹震地,群众齐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山村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嘉宾们抵达水口,见古树林荫,景物清幽,流水潺潺

  • 文章仰雲亭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仰云亭 张云湖 亭子楹联 公益建设 家乡风物

    知己。张云湖有时回来桑梓,更热心公益,平易近人,因而受到乡人钦敬。张云湖的子女及孙辈,有的居家乡,多数旅居印尼、台湾及香港等地。他们为了纪念云湖先公的恩德,特集资在家乡的横石桥头建一「仰云亭」,意在敬仰和纪念。张云湖是笔者的外公,我对外公也深怀一片敬仰的心。在建亭时表弟张治星叫我撰写两副楹联在亭内的前柱及后墙张贴,我则欣然应允。撰前柱联为:仰望高车,乡谊侨情通内外。云飘峻岭,樵歌牧唱颂古今。后墙联为:骄阳骤雨宜歇足;飮水思源永志情。楹联拟好后,即邮请香港著名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他获悉西河鎭政府筹资对西洋公路西河段八·五公里按二级路标准改造时,当即慷慨捐资人民币十万元用于该公路改造。(张荣强)萧添发捐建高坡鎭小学校舍最近,大埔县高坡鎭中心小学名誉校长、旅外侨领萧添发先生荣旋桑梓。回乡后看到鎭小校舍不足,场室不够,当即解囊四十万元人民币,独资兴建高坡鎭中心小学综合大楼。(方荣颂声)侨贤刘嘉其捐助高坡鎭公益最近,印尼侨领刘嘉其先生捐赠十万元人民币,兴建大埔县高坡鎭渡兴小学教学楼。他还捐资人民币二万五千元,支持该鎭福利院建设和鎭政府门楼

  • 文章鍾法剛義行可風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鍾如海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钟法刚 公益事业 投资建设

    为「法刚学校」。2.购买果园,赎回鱼塘,修建祖祠共投资四十万元;以四十万元在梅县城购买楼房两幢,分别赠送堂弟法光、法忠居往,在门前圩开设万盛诊所交侄经营,以改善其生活。以十万元在揭西购屋一幢赠送堂妹金招居住。3.配合梅县新县区建设,以价値四十万元在县城购买两块土地,准备投资生产事业。4.济助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大陆)苦难儿童壹拾万元。5.济助非洲等落后国家食粮与药物人民币五十万元。㈢正准备继续办理投资兴办事业1.协助梅县府开辟道路,从县城衔接石扇之法刚大道直通

  • 文章田家炳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張永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传略 捐资建设 教育公益

    加强国际邦交,广交朋友,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事业。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培养德才兼备的后一代合格人才,匹夫有责,爱国爱乡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捐资兴办福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是我们海外游子的本分和应尽的义务。近年来我虽为家乡做了一些事,但这只是尽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建设这座家炳体育中心是我多年来一份心愿,今天落成的体育中心体育场是该中心的一项主体工程。今后还将不断完善,使之真正建成一个发展体育活动的中心场所。据悉,一九九三年梅州第二届运动会上,我县体育代表团取得了

  • 文章偉哉田翁無私奉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恭曾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田家炳 建设家乡 公益事业 捐办公益 人物事略

    兴办公益与日倶增。他们爱国爱鄕,只讲奉献,不图优惠,为家鄕和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香港人造革大王」、著名实业家、大慈善家家炳田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得到民众的普遍赞誉和崇拜,堪称典范。捐资不为利利者物质利益也,人们赖以生活,社会赖以发展,故人趋之若骛。然,田翁却否。他自幼受其先尊玉瑚公督教《朱伯庐治家格言》,对「施惠莫念」的眞谛牢记心中,他觉得捐助公益是他的份内事,从不以德自居,以功自傲,也绝不望回报。他在数十年如一日捐助善业过程中,曾无数次得到

  • 文章「架上金盆」放金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家乡公益 科技兴农 水利交通 兴学育才 捐资建设

    大埔县洲瑞镇位于县城西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林木映翠,地形有金盆状,古有「来上金盆」之称。长期以来,当地一万六千多人口,耕耘著八〇九六亩土地,过著半农半工(瓷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洲瑞的大地,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来,旅外侨胞情系家山,热心桑梓建设,捐资总额达千万元人民币,对文教、民生、交通、老人会等作出了贡献。如旅外乡贤余达水先生近年来惠捐五十多万元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外,又投资一百万元发展白水磜果林场达五百多亩。洲瑞镇以科技兴农,发展

  • 文章家鄕現況剪影(一九九六年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大埔现状 交通水利建设 特色村镇 家乡资讯 捐资公益

    「大埔鄉訊」編印精美,報導鄉情,簡明扼要,發行海內外鄉僑,廣受歡迎,此刊並非人人可得,欲知家鄉事,還是苦無訊,特摘其要,以饗旅外鄉親。—編者—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