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绘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學習歷程與體認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喻樂靜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喻乐静 绘画 学习 历程

    我年少时性善绘画,小学中学时美术成绩冠同辈,美术老师甚至有以我的画稿作为他班同学之范本者,因而使我有了成为画家之兴趣与意志;故曾远赴广西考入桂林美专国画系,每临摹师作,輙可乱眞,获校长马万里先生垂靑收入门墙,亲赐督敎,时马校长之花卉与周千秋的翎毛并称桂林二绝。吾得马师亲炙,日有进益。正庆画家美梦或可成眞时,不意日寇犯湘,中途辍学,执敎鄕里,后转军旅,得暇仍不废临池。卅八年客居嘉义时曾以花鸟囘屛参加该市美展,甚得林玉山先生赞许云。四十一年长子出生,入不敷出

  • 文章一代藝術大師的奮鬥成功史白石老人自述(三)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齊璜 張次溪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远游 口述 往事回忆 绘画刻印

    編者附誌: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歷史上任何一個成功的人,莫不是奮鬥不懈,自强不息。西哲謂:成功是百分之九十的血汗,加百分之十的天才。」這是一個天經地義金科玉律。湘潭齊白石老人,其所以能由一個「放牛孩子」「雕花木匠」,而躋身於世界藝壇舉世欽仰的藝術大師,及身飮譽達半個世紀之久,且可永垂千百世而不朽的原因,除了其特殊天秉外,最主要的還是其「百分之九十的血汗」所灌漑而成。老人一生的奮鬥成功史,實可做爲下一代的模範,而耀千秋。本文原載於香港出版的陳凡...

  • 文章觀賞湘江漁父成聖澤畫鯉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王秉真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湘江渔父 成圣泽 绘画 鲤鱼

    鄕末湘鄕虞塘人,應僑美兒女迎養,駐美四年有奇。瞻仰花旗招展,各州文物之多采多姿,亦將樂不思蜀!然而當年違難來臺,踏遍蓬瀛山崖水涯;卅餘星霜,苦壓金線作嫁公廨之中,結交雋儔勝友,自累千百,感情重負,亟欲重圖良晤。遂於上(四)月中乘西北航空公司班機返抵國門。寓中壢市臺貿十村一五四號從姪正家。由於湘江漁父成聖澤鄕兄住地隔僅咫尺,車笠相週,得有優先。「他鄕遇故知。」爲人生四大樂事之一,無端邂逅,兩情歡愉,尤非楮墨可罄!旋闔府老幼畢集設宴爲我洗塵,旨酒佳肴,盈觴盈...

  • 文章山水畫的內涵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范伯洪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中国绘画 山水画 自然思想

    中国绘画的溯源,当在彩陶及三代靑铜器造形及纹饰上,就早具有极佳的美学观点,近代出土的战国飞凤仕女帛画、汉代有武梁祠石刻及马王堆軚候夫人帛画等等较可采信的史蹟,而在当时都是帝王贵族阶层的实用美术。楚辞里虽也涉及图写天地、山川的记载,只不过是山水画的雏形而已。秦、汉铜器、石刻也出现过山岳、田园的图像,已显示古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即具备了山水画应有的基本条件。延至南北朝时(西元四二〇—五八八年)仍以宗敎人物画为主。当时风景画不过作为人物画背景,后来才渐渐独立

  • 文章觀畢卡索書展有感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3期  作者:蔣勳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毕加索画展 观后感 绘画要素 经典作品 艺术文化

    挺拔,写人物表情入神,呼之欲出,写山水变化万千,穷宇宙造化的奥秘,誉为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恰如其分。就中国人而言,欣赏毕卡索名画家的作品,也不要忘记中国绘画所蕴涵的高超意境与笔墨技巧,无论作为一个画的观赏者或画作家,都应珍惜中国固有精深博大的绘画艺术文化,努力把这些世代相传的珍贵宝物传承发扬光大,再汲取外国的艺术精华,融合创造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才是我们应有的取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