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賓陽炮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馬經文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故乡习俗 舞龙过程 人物回忆 炮龙

    我跑了大半個中國,觀看了不少藝術表演、民風習俗,未曾發現有如我們家鄕——廣西賓陽的炮龍那樣風趣、純樸和激動人心!炮龍,又稱舞龍,是用燃燒的鞭炮來「炮」由人舞動的龍。這個鄕俗,有人說起自宋朝。大體在宋皇祐四年(一〇五二),盤踞在賓州(現賓陽縣)一帶的儂智高稱王反叛。朝廷派狄靑率軍討伐,幾經浴血奮戰,平定了叛亂。有的北方軍,老不能返或不思返,兄弟親友結伴在當時賓陽這個「南蠻之地」落根。爲了驅除當地的瘴氣、邪魔,逐漸形成了「炮龍」的風俗。這種說法是否眞實,無從...

  • 文章無法履行的約定——懷念俠骨錚錚的白先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白先敬 人物回忆 性格作风 追思怀念

    文.蒙天祥白先敬鄉長去年(二〇一四年)八月底辭世了。走得低調,更讓人想起他那千山獨行的風格。先敬鄉長是白崇禧鄉先賢的屘公子,排行第七。在家兄弟稱他老七,外面朋友稱他七哥。我與他同庚、又是當年桂林中山小學同屆同學、還都曾經上過台灣省立新竹中學,加上父輩在桂系有相當密切的長官部屬關係。兩個上了年紀的老鄉,在這種背景之下,自然有談不完的舊話題。也許是家風遺傳,先敬鄉長有著一份瀟灑不羈的性情,為人正直剛烈,是非分明。處於當下是非混淆、劣幣多於良幣、邪惡壓過正氣的...

  • 文章廣西老奶奶的箴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6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祖母箴言 生活智慧 民间俗语

    文·蒙天祥我的祖母生於民國前三十年。她老人家是南寧人,隨我的祖父在桂林住了很多年,後來又在梧州、龍州、百色等地待過一段不算短的時日。總之,她在廣西的城市、鄉下都住過,所以她的桂林話(帶南寧腔、不純。例如「被窩」她叫做「秘窩」)、白話、土話(壯話)都會講。不但會講,甚至連桂劇、粵劇、土話山歌,她老人家興起時都會哼幾句給我們聽。在學語言方面,現在看起來算是有天份的。老奶奶的生活智慧讓我勇往直前祖母不識字,只看得懂自己的姓名「黃氏」。出嫁前是廣西傳統家教教出來...

  • 文章康廬文存(十六)——我早年受教育、服務及生活片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大学读书 避难经历 学校生活

    謝康(永年)自述一、我的少年時代我家世居廣西柳城舊縣村,(距龍江與柳江會合處不遠,其地形爲一三角洲)世代以耕農爲業,從曾祖父到父親三代,才都考中科舉功名,祖父是拔貢生和舉人,父親是廩生和貢生。我生三歲,淸政府廢科舉,興學堂(一九〇二)。但科舉雖廢,而學校敎育,以「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仍頗注重舊學,讀經書,及淺近的文言文。那時行的是王寅癸卯學制。(至辛亥革命後才有壬子學制)。所謂壬寅學制,是規定小學堂高初級共七年,中學堂五年畢業,一共也是十二年。另大學預...

  • 文章天涯懷舊雨、他鄕哭故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人物事迹 中学教育 联谊会

    六十多年前,俊興兄在高中讀書的時候,龍盛鎏,陳代錕、陳賢書和家叔牟震是同班同學,因爲他們和我都很要好,所以我常常到宿舍去看他們,俊興兄也曾見過面,他姓甯,是鬱林的望族,住在鄕下山腰村。他們畢業之後,大家各奔前程,繼續深造,沒有見面的機會。抗戰期間,我在桂林省府做事,俊興兄又去重慶了,直到抗戰勝利以至戡亂這段時間,他又沒有回過家鄕,一直都在外頭服務,但過去的記憶並沒有沖淡。到了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情勢逆轉,我攜眷逃亡香港,舍弟牟雲寫信來,說俊興兄現在臺灣,我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