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篆刻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篆刻艺术的线条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光啓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篆刻 印章 线条

    篆刻的线条,不像绘画书法线条变化复杂,绘画的线条有干湿、浓淡、刚柔、动静等千变万化,而篆刻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大致有下列一些艺术性的演变:一、线条的断与连不懂得欣赏平剧的人,说花旦唱青衣是揑紧了喉咙学猫叫,有时声音拖的很长,突然断了,这短暂的一停,就是音涩之美;接着下面常有高潮出现,专家们评谓:「....絃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朝以前的书法贵涩,唐以后流入滑,书法的品格是贵涩而忌滑,看不懂何绍基

  • 文章篆刻艺术的线条美(续)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光啓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篆刻 线条 艺术 书法

    追求造形的眞。篆刻也有金派重篆法、力求线条要光洁、劲健、妍秀、雅丽等与北宗的绘画相类似、要把篆法的原形、很忠实的用双刀法刻出来,例如黄牧甫刻的「克明长寿」(图一),王福广刻的「壮志逐年衰」(图二)都可以说是精工之作。石派重刀趣,要求线条具有苍朴、奔放、浑厚、野辣等性质和南宗的绘画相仿佛,把篆刻的线条用单刀法刻出来,好坏不加修整,力求自然,保持原来风貌,例如齐白石刻的「阳春白雪」(图三),严智铨的江城五月落梅花(图四),重点都在刀趣上。金派与石派是现代篆刻一个

  • 文章谢纯德先生的篆刻艺术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趙世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谢纯德 篆刻 作品欣赏

    鄕贤谢纯德先生,早在求学时期,即爱篆刻艺术。抗战胜利后返汉任职于电信管理局,经我县先贤著名画家王霞宙敎授介绍,结识武昌艺术金石家徐松安敎授,承其指点,师法汉印,后硏清代吴攘之、赵之谦刀法。法古求新,巧思多变,每一作品,无不锋劲刚健,实大方,情趣自然,堪与名家相比美。其于高级工程师任内退休后,仍以精硏篆刻诗词自娱,且愿为亲朋好友,旅台同鄕,刻石治印,以资纪念,诚挚情怀,曷胜感佩。以下「舂陵佳气」、「白水朱光」、「江左风华」等各型大小刻石二十四枚,都是谢纯德

  • 文章湖北省圖書館歷史文獻藏書章及篆印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孫智龍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历史文献 藏书章 篆刻家

    本文部分史料得到王可萬先生和鄂圖資訊部主任戴波的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 文章理光阁书法篆刻集序——大冶曹理光对四艺的成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5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曹理光 理光阁书法篆刻集 序文

    诗书画印,合称四艺,向为国人所重视,尤为文坛所钟爱。先贤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作品、国家博物馆及民间皆有珍藏,价重万金,名传千古,实令后人赞羨不已。故时人有此四艺之长,或长一、二者,在生前均愿择地展示,以分享于同好,并愿印制书册留于身后,永传后世,有如嫓美吴、齐先贤也。当今理光阁主—曹理光先生,字杜若,湖北大冶人,国学根基深厚,历任小学校长、初高中教师三十余年,培育桃李满天下,每在课业之余,好吟诗、练书法、习绘画、勤篆刻。勤练既久,四艺兼长,甚有表现,早为

  • 文章李光啓的方寸天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李光启 名人档案 篆刻艺术 作品欣赏

    在方寸中营造天地达五十余年的李光启,他的篆刻作品,刀法老练,但给人的感觉则是温柔敦厚。已近七十的李光启敎授,目力仍是那么好。他善书法、绘画、因而他金石篆刻的作品,虽在方寸之中,在字的安排上,有绘画的布局,有书法的布白。李光启曾执敎于台湾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八〇年应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之聘,讲授中国书法史及篆刻源流。他在金石篆刻中享有声名,在于他综合书法、文字、金石等学问,藉线条之美,呈现出一种动人心絃的造型艺术。李光启敎授的金石作品、工整、精细、正统。他

  • 文章篆刻章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李光啓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篆刻艺术 章法讲授 作品鉴赏

    十二十二、有巧有拙印之巧拙乃篆刻较高境界,非有多年经验与学识无法体会,有些字本身即巧,要设法使之拙,本身即拙,设法使之巧,要看整体组合而决定、太巧则流于纤媚,太拙则变成板滞。如图二十三「高邕之」,三字都拙,惟邕上三点颇具巧意,图二十四「子厚金石」,子厚二字为巧,则金石二字较拙。图二十三图二十四章法的安排要有长时间的经验与学识,必须要对文字学金石学有很深的硏究,从前人留下来的作品中,加以分析硏究。提出以上浅见,是否有当,尙祈高明贤达加以指正。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