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源流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陈氏宗派源流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陳楚賢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陳氏 源流考

    愧先人。贰、台湾陈姓的由来台湾陈氏的由来,可分三派,及每派迁来台湾分布地点于后一、开漳圣王派,原籍福建光州固始人,与其子陈元光(即今开漳圣王)派,二、大傅派,及三、南朝派,三大源流。各派在台分布情形。一、开漳圣王派下:有严调之裔,一派家于台湾竹山社寮庄。一派家于集集林尾庄。德贺一派,家于彰化东螺庄麻寮仔。鞍一派,开基茄投,住今台中龙井鄕。二、陈氏南朝派下:有余九郞由广东饶平入台,家于苗栗(据彰化县绳武堂陈氏族谱云,其先世自广东饶平来台),多为客家人。三

  • 文章溳水源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張樹華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涓水 源流考究

    以供留心吾鄂水系者之参证。(以下原文)「洪山雄峙汉东,盘踞安陆德安二郡之境,其水四注,名见水经注中者凡九。以名特见者溳也,附溳而见者均也,富也,漳也,石也,支也,附丐而见者敖也,枝也,溾也,此九者皆西面而轫于山麓者也。惟娥皇洞水之西流为丰乐河者,亦为大水而名不显,舆志所载,诸说纷纷,源流支派,颇多乖谬。即郦氏所纪,按之地势,亦有未合,今既详其说于各条之下,而复汇而辨之于左,俱以目验为断,后之君子,得以考焉。溳与均水支水发源于山之北,漳水发源于山之东,富水敖水

  • 文章读「溳水源流考」书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孔鐵勛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涢水源流考》 书后 张树华

    张树华兄大作,溳水源流考,引证精确,分析透澈,读之如临斯土,无任钦佩。谬承下问,益觉荣宠。我是飮溳水长成的,对它更有特别的感情,抗战期间,曾在溳水上中流辗转有年,惜军书旁午,未能对其源流详加硏考,深为引憾。据淸道光二十三年安陆县志第六卷,曁同治八年随州志第五卷,有关溳水源流记载甚详,虽年久不无变更,幸多有遗迹可考,兹摘要记述如次,谨就正于贤达。溳水为大洪山巨流,故大洪亦称溳山(随州志卷四)。溳水贯绕旧德安府治随州,应山,安陆,云梦,应城。安陆为首县,(府

  • 文章阳新石氏源流略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8期  作者:石景榮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石氏源流 姓氏略述 忠孝报国

    石氏源流」一册中,详载我「祥三公裔墨谱」序云:「武威名郡,封姓始于周之 碏公,公为卫大夫,乃文王十一世孙也,迄今约七十世。源源本本,一脉相传,碏公苗裔,唐时有 洪公裔分迁河阳,逐次人口繁衍,星罗棋布,散于天下,唐末昌言公裔,亦分居阳新、大冶,在宋我政卿公;由宋城迁阳新凤山鄕暖水畈,迄今公墓在焉。其胞弟曼卿公裔,仍传留居宋城,迨元末明初间,为我出户祖祥三公,由江西筷子街,迁入县属凤山鄕,至今良贵公裔,犹留住长港,余即迁辛安里火烧厂庄,今改名为双井村,系祥户发祥地也

  • 文章屈原家世故宅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5期  作者:朱鳳元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屈原 姓氏源流考证 屈原故里考证

    一屈姓源流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世,出于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案颛顼佐少昊有功,国于高阳,因号高阳氏,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考重黎不祇一人,恐已为一氏族,今可知者有二人,一为司马迁之祖先,史记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世世序天地…。」而楚之先世,亦为重黎。史记楚世家又云:「……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使重黎诛而不尽,帝

  • 文章泛論中國神話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鄒郎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神话之论 神源人思 神权政治 山海经 九歌天问 人性神明 普性神话 源流神话 三千书神 日本研究 儒孔神化 寓意体会

    一九五八年我为正文书局编「世界文学史」的时候。当我阅览世界名著古籍中那些优美的神话时,我确实为之心醉。可是,回头看看中国神话,却是如此的支离破碎,也着实为之心酸。细究中国神话,尤其是古代神话,如共工氏与颛顼争帝折天柱、精衞塡海、女娲氏补天、黄帝破蚩尤、禹战水怪等等,不特故事丰盈,而且古代神话作者,以五德载天为神话立下永垂不朽的根基,确实是西洋神话望尘莫及的。总之,神话之传播天命天道,人伦人常,其源流长远深入人心的使命,是超越社会性的一般思想范畴的。后世诸儒如何误解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