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侨胞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加坡的廣西華僑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梁萬強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侨胞动态 侨胞声音 乡谊情深

    :梁萬強先生,廣西宜山縣人,國立師大國專科肄業,佐理軍醫班畢業,曾任文書、軍醫、記者等職,現已退休。

  • 文章南洋回憶錄(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侨胞回忆 侨胞观念 南洋生活状况 社会风俗

    第一、从侨胞的民族国家观念说起距今三十年前当我从香港经星加坡、揶加达,坐荷兰渣华邮船公司的轮船到达孟加锡的时节,船上认识一个在印尼大学唸书的华裔侨生W君。他只知道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来自福建的华侨,他自己是侨生,却不会说中国话。于是英语成为我们俩每天交谈用的语言;但有时候也掺用几句法国话。我们谈得很投机,船到孟加锡的时候,他算是回到「家鄕」了;而我呢却要登岸候轮前往帝文岛。他很热心地帮同我招呼行李,办理海关检查及登岸手续,如同好朋友一般殷勤。之后,他又约我

  • 文章南洋回憶錄(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侨胞生活 侨胞回忆 清明扫墓 临别赠言 嘉年华会

    留给研究华侨开发南洋史或侨务委员会编帝汶华侨志的人作为考古学上的资料罢了。可是年年寒食,春城处处飞花,荒冢累累,华侨家家扫墓,对这些长眠地下的人,总不胜其追思和凭吊。我想凡是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那怕异国异鄕,这种对先民爱敬的心情,大槪总在这时候有所表现吧。我旅居帝利五年余,每逢淸明时节,都看到侨胞们和他们的子弟——侨校的学生,男男女女,是照例地成羣结队去挂扫先茔,先祭施故领事绍曾于墓亭,再祭众姓先人的墓于享堂。在团体致祭时除行鞠躬礼外,当各家分别拜祭本宗先茔

  • 文章僑委會顧問唐紹銘君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唐绍铭 侨胞动态 人物传记

    唐君紹銘,號厚蘇,廣西鬱林人,原籍廣東中山縣,民國八年六月六日生,父燦文公,兄弟三人,君行大,唐氏爲鬱林望族,家頗富有,君自幼聰明,及長,肄業廣州大學,畢業後服務中央,歷任中央日報編輯及社論撰述委員,中央海外部黨務計劃委員會總幹事,中央黨部總幹事,中央海外部總幹事,廣西省府參議,南京大剛報總主筆等要職,少年英發,才華出衆,抗戰勝利後,奉命出長僑務委員會江門僑務局,建樹尤多,甫下車卽宣佈十項工作計劃,積極推行,如向海關當局交涉簡化歸僑檢查手續,改善關員態度...

  • 文章梁明湖先生致陳委員壽民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期  出版时间:1979-01-26
    关键字: 梁明湖 读者来信 海外侨胞 建设过程

    壽民我兄賜鑒:謬蒙過譽,愧不敢當。弟僅以同鄕一份子之責任,爲同鄕大衆服務,略盡棉薄而已。所謂「領導羣倫」者,當另有人在。弟不敢妄自逾分,掠人之美,據多年觀察所得,定居馬來西亞之廣西人,多爲第一代移民,生息蕃衍,現已傳續二三代,亦有歸化馬國後仍四代同堂者。如梁幹臣、子興武,孫富賢,曾孫英華是也。四代一脈連貫。我家亦留駐海外生根,迄已四代,惟第一代墓木已拱,徒有樹欲靜而風不息之慨歎。至若第五代移民,似尙有待於若干年後,方能繁衍接代。桂裔第二代移民,爲桂裔社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