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包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包车说起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1期  作者:杜雲之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黄包车 香港 万国博览会 赛马

    黄包车在香港的中环和九龙的尖沙嘴闹市中,经常看到数辆红漆的黄包车,停在街角或码头边,招徕乘客,这用人力拉动的的古老交通工具,原先是日本人发明的,故名「东洋车」。传入中国之后,曾在大陆各大都市中,流行颇广。因漆黄色,就叫它做「黄包车」。或是因人力拉动,又称「人力车」。计算起来,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自发明至今已有七八十年历史。在抗战时期,发明了三轮车,虽然也是用人力来踏车轮前进,但比黄包车伕用两条腿奔跑拉车,省力而且车速较快。于是三轮车取代了它,黄包车遂渐渐

  • 文章上海交通工具之進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上海 黄包车 马车 电车 三轮

    乃一例外。乘坐轿子代步,平稳舒适,但行走迟缓,为一大缺点。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春,法人米勒,自日本带来人力车一辆,申请法租界公董局准予使用,当经该局于三月二十日,颁发第一张照会(即执照)。未几,米勒经法公董局及公共租界工部局许可,自行仿造人力车三百辆,在租界内营业,因车来自日本,故称东洋车。初在上海使用之东洋车,因车身一律规定漆用黄色,均又称为黄包车,系用二大木轮,轮边围以铁圈,轮大车高,(民国三十八年初来台湾,犹见高轮人力车,迨三轮车盛行,始遭

  • 文章故鄉的交通(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故乡 交通 黄包车 交通工具 往事追忆

    3、黄包车黄包车实为东洋车之化身。初到台湾的人,大概还看到轮子较大,人高高坐在上面的东洋车。常州于民国六年开辟新西门,造马路直通城里东西横街,才有黄包车行驶。那时我家住局前街,表姊高玉璇(蒋超俊之岳母)家住西横街。通车之日,她们曾着一老妈子来邀我们去一观盛况。我还记到那老妈子来时,形容得天花乱坠,说马车(实是黄包车)如何在马路上跑来跑去,煞是好看。当时的黄包车公司,祗有「合兴」一家,后来又增加一家「快利」。拉车的都是小三子、小六子苏北老鄕。到抗战前夕

  • 文章故鄉習俗雜憶之三——平居生活(衣食住行)續六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5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平居生活 故乡交通 金山嘴 黄包车

    时间,松江的桥已可以行驶车辆了,但因街道太窄尙未拓宽前,祗能行驶人力车和自行车,到了这个时代,大槪民国十八、九年罢,松江的街道上才出现了人力车俗称黄包车,原来在马路桥朝南的人力车,早已破旧,而以前的轮子也是硬胶皮的,现在已是用打气的轮胎来代替胶皮要舒服很多,轿子在无形中被淘汰,轿夫可以转业拉车,居民乘车比坐轿来得普遍而便宜,在甚么时代说甚么话,在那个时代觉得人力车夫拉车比轿夫抬轿要「人道」得多,而且认为很方便,很进步,脚踏车的流行更给予人们很大的便利,尤其像邮务仕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