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馄饨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初景色》全竹制馄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1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03-20
    关键字: 《民初景色》 馄饨 馄饨

    无锡的馄饨担十分独特,全竹所制;锅炉及木柴在前担,材料及已制好小馄饨在后担有三层屉子小柜储之。中间一条手臂粗竹杆将前后联制在一起,可一肩挑起,后担包制馄饨,存入屉中,前担即可煑熟,中间接联处,杆挑上的空间,那是酱油麻油葱蒜等调味品小柜,前担置一尺濶,半尺深的圆汤锅,系马口铁制造,中间一夹为两,有活动双盖,前半锅是开水,煑馄饨之用,后半锅是高汤,锅下放存小枝木柴。担主先一日,买猪肉店剔出大骨头,用文火熬汤,储在后火锅,为馄饨汤之用·故鲜味十足,以现下科学

  • 文章王兴记馄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5期  作者:林苛步  出版时间:1993-07-20
    关键字: 王兴记馄饨 馄饨 馅心 馄饨

    无锡城中崇安寺旁有一家王兴记馄饨店,它卖的馄饨,皮薄、饀满、汤鲜,是一家享誉八十年的店家。这种馄饨的饀心除了鲜肉外,还加选刴碎的青菜和榨菜,加糖、味精和水后拌得起韧性,吃起来既鲜又香;馄饨皮擀得极薄、柔而不烂,富有咬劲;馄饨汤除用肉骨鲜汤外,还加猪油青蒜末、蛋皮丝、香干丝和紫菜丝、味精等,眞是饀、皮、汤样样皆好。有人说,囊中不丰,到无锡吃王兴记馄饨,比上馆子既实惠,又节约,此话不虚。 (林苛步)

  • 文章故乡习俗夏至吃馄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8期  作者:依川  出版时间:1990-06-20
    关键字: 习俗 馄饨 饺子

    本月廿一(农历五月廿九)为夏至日。故鄕过去在夏至日中午,家家户户都吃馄饨,所以面店的生意很好,每家门前几乎都排队购买。通雅飮食:「程大昌言馄饨出于浑氏,屯氏,智按乃混沌之转。」集韵引博雅:「馄饨,饼也。」按博雅即广雅,今广雅无此文,王氏疏证补于附引广雅下。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按偃月即半月形,俗名饺子,北人多食之。故鄕平时很少人家吃饺子,要在夏至那天家家才多数吃馄饨

  • 文章開懷篇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5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顾客 伙计 馄饨 鲜虾 少虾

    △余味悠然顾客:「伙计,这些馄饨里没有虾,你们怎么可以说是鲜虾馄饨呢?」伙计:「你是读书人,当然知道鲜者,少也;鲜虾者,少虾也!有什么不对?」

  • 文章故乡的夏令食品

    来源期刊:《浦東》 第41期  作者:顧孟坪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油煎素馄饨 荠菜肉馄饨 百合汤 八宝汤

    上海夏天既闷且热,那有台湾凉快(台湾除了台北外,其他各地早晚多很凉爽),所以配合摄生之道,吃的都有它的另一套,笔者举几个例,聊兴笃鲈之思,更希望此时此地也能出现街头,以飨口福。油煎素馄饨大多设在里弄口,似摊非摊,似店非店,这种素馄饨的饀子全属小白菜或加笋和豆腐干细粒,一律油煎(还没看到汤煑),用的是淸香四溢的上等麻油,出锅时以铲刀敲着锅边「当…当」作响,一阵阵香味,飘扬空中,传到鼻子,顿使你食指大动,胃口大开,不由自主成为座上客,算作点心充饥也好,当它

  • 文章家事一得

    来源期刊:《浦東》 第43期  作者:楓林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洛杉矶 市场 中国食品 馄饨 芥菜

    八月上旬,忽然想起一年不见的二个孙儿们,于是,我决定去洛城看望他们。在美期间,又嫌得无聊,幸儿媳常陪我去市场走走、消磨时间。住处不远,有好几家顶好市场,那里都是卖些中国食品,价钱比较贵了些,儿媳体会到老年人,口味不易改,所以,只好常去顶好光顾了。平时,知道孩子们爱吃面食,我就常常包馄饨吃。有次,我又买了二包皮子,再去蔬菜架前挑点靑菜,预备做馅之用,旁边有位中年太太对我说,看你买了皮子,是要挑些蔬菜做馅了,我说是呀,这里蔬菜种类少,每次都买靑菜拌绞肉,她说

  • 文章家事一得

    来源期刊:《浦東》 第41期  作者:楓林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中国食品 馄饨 丝陀芥菜 芥菜香味

    八月上旬,忽然想起一年不见的二个孙儿们,于是,我决定去洛城看望他们。在美期间,又嫌得无聊,幸儿媳常陪我去市场走走、消磨时间。住处不远,有好几家顶好市场,那里都是卖些中国食品,价钱比较贵了些,儿媳体会到老年人,口味不易改,所以,只好常去顶好光顾了。平时,知道孩子们爱吃面食,我就常常包馄饨吃。有次,我又买了二包皮子,再去蔬菜架前挑点靑菜,预备做馅之用,旁边有位中年太太对我说,看你买了皮子,是要挑些蔬菜做馅了,我说是呀,这里蔬菜种类少,每次都买靑菜拌绞肉,她说

  • 文章上海城隍廟的吃

    来源期刊:《浦東》 第58期  作者:逯耀東 出版时间:1989-10-15
    关键字: 城隍庙 小吃 南京夫子庙 馄饨 豫园商场 老饭店

    的消费市场,我也去看过,供应的货物种类不如这里多,也不如这里新鲜。许多家庭主妇挽著篮子用竹子或藤条编成的,非常别致,他们蹲在地上挑捡菜蔬或肉类,一面和菜贩讨价还价。在菜市的一端,是些卖早点的摊档。我们在一个卖馄饨的小竹棚前停下来,看着坐在棚外两个戴着白帽子的老太太,正低头包著馄饨。棚内摆着一张破旧的长桌子,两旁置了几条长条凳,我们走了进去,几个人正低头吃馄饨,我们在靠边的长凳挤出两个位子。灶上煮馄饨的老太太走过来,问我们要吃几两?这一问把我问倒了,我随即说您看

  • 文章無錫風味名點(續上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5期  作者:章振華  出版时间:1997-09-20
    关键字: 无锡 名点 玉兰饼 手推馄饨 挂粉汤团

    ㈣玉兰饼清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〇),城中迎迓亭孙记糕团店从民间用玉兰花瓣做面拖饼的方法得到启发,也将玉兰花瓣洗净后斩碎,拌入其他酿作为馅心,外用米粉包裹后放在油里煎煮,称为玉兰饼。后来馅心的品种不断扩大、改进,现在已有鲜肉、菜猪油、玫瑰、豆沙、芝麻等品种。㈤手推馄纯无锡的手推馄饨创始于一八六四年秋天。当时东北塘乡妙市头人过某在城中今新生路斜桥开设了福来手推馄饨店,人称「过福来」。一九一六年,过福来迁到中山路大市桥,前后达四十年。到一九五六年四月实行

  • 文章昔日小東門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4期  作者:蘇禹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小东门 古城墙 阜安桥 馄饨 书场

    邹永源米厂、米行。河中常年停靠的大沙船、上仓下船十分忙碌。过了阜安桥,又是一道风景线;郁炳男洋货店、谢关生香烟店、陶兴兴馄饨店、钱协兴菜馆。对面是六开间门面的晋生大酒店、楼上是书场。一九五三年,我六岁时,父亲常带我去听评弹,说的是朱云舫、朱雪琴父女的《珍珠塔》,听的人很多,后来又改为吴子安的评话《隋唐》。走上迎春街,闹中取静,又是一番景色:左面是徐巧明豆腐店、周生生剃头店、钟记米店。右面是陆二官酒菜店、赵顺泰煤炭店、顾记铁匠店、徐二二裁缝店、走近迎春桥弄口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