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饮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熟人的皮包水和水包皮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4期  作者:王文衡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常熟 皮包水 水包皮 饮茶 沐浴

    常熟素有「虞山福地」之稱。山明水秀人才薈萃,古有聖賢仲雍、言子、國畫家黃石谷等;清末有狀元、宰相,光緒皇帝之師翁同龢;近代則有孽海花作者曾孟樸,駐日使節、續孽海花作者,孝友中學老校長張鴻,文學小說家徐枕亞、吳雙熱,科學家王淦昌,張青蓮,政治活動家楊永泰、李強、曾虛白等,可謂人才輩出,不勝枚舉。其所以如此,與常熟之地理環境不無有關。物產豐富,交通便捷,人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即以品茗與沐浴而言,令人舒暢非凡,至今神往。一、品茗常熟人喜歡飮茶,稱之曰皮...

  • 文章漫談虞山茶葉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虞山 茶叶 饮茶 采茶 制茶厂

    茶葉是中國人喜愛的飮料,常熟人飮茶更是有名的。經過現代科學進一步證實:飮茶有很多的好處。可以解渴、提神、強心、利尿、幫助消化、抗癌、健美、延年益壽等多種功能。所以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愛飮中國茶。虞山上原來只有野生的茶樹,至今尙有少數群衆在清明到谷雨季節上山採野茶葉,在飯鍋裏烘炒後沖泡飮用。這種茶葉我也嘗過,茶味還是有的。在虞山上種茶樹是從清代開始的。當時只是在祖師廟後,興福寺西邊山坡上等處種上零星的茶樹。大規模種茶樹是從五十八年虞山林場成立後開始的。五十...

  • 文章生活健康漫談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51期  作者:存仁 出版时间:1983-09-28
    关键字: 六杯水 饮茶 饮汤 补充水分 营养料

    的机构和冲洗体内积垢。所以人对水的需要胜于食粮。我们看到探险的影片,探险家尽管食粮缺乏,祇要有水还能生存。要是没有水的话,生命就发生危险了。严重的病症,如霍乱、上吐下泻,祇要几小时之后,身体完全干瘪、眼球陷落、连指头都瘪下,完全是脱水所致。所以我们每天要有飮水的习惯,茶是最好的飮料,既有水份,还有维他命C,生果水果,大家都知道是有益于人体,其实大部份是吸收它的水份。广东人有饮茶的习惯,这的确是对人生有益的,还有一种习惯是飮汤,把有营养的东西煮成的汤,在饭后进飮

  • 文章谈扬州式饮茶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0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2-12-10
    关键字: 饮茶 上茶馆 品茗 富春 客人 茶点

    邇來在台北有以川揚餐館,並以揚州式飮茶爲號召者,吾人接受廣告宣傳前往,發覺去眞實性太遠。關於揚州式茶館,在「皮包水水包皮」題目下,曾有敍述,茲再對揚州式飮茶作囘憶之引伸。說揚州式飮茶,自係以廣州式飮茶爲對比;實則二者大異其趣。廣式飮茶以一鐘兩件爲基礎,有其簡便的一面,適合南方的生活情調。而揚式飮茶,本無此名稱,在揚州俗稱謂爲「上茶館」,但在高尙的說法,謂爲「品茗」,有品嘗的意義,旣重視茶之品質,在飮的方面,有慢慢推敲的意義,是悠閑的,是風雅的,絕不容許作...

  • 文章俺娘做的棉鞋最好穿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海天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饮茶闲谈 儿时记忆 母亲衲鞋 追思母亲 感恩怀念

    陽春三月初的一個傍晩,是本釗哥去江南旅遊的前夕,特約了三五鄉親在力霸六樓喝茶,樹楨哥也把小孫女嬿琳帶來,非常乖巧,惹人喜愛,因飮茶的人不多,顯得有份清靜感;雖是飮茶卻有美酒助興,三杯下肚,話匣子打開,天馬行空地讓思想奔馳,不知是誰談起小時候被鞋底打的回憶;引發德毅哥兒時夜讀,娘坐在一旁衲鞋底的情景,覺得兒時幼教與好讀書,對一個人未來性向發展是有關係的,從遠的說,教育決定中國的未來。因此,我也聯想到俺娘做的棉鞋最好穿。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從頭到腳,穿戴都是...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