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军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前尘记趣 七十年前替革命军募捐记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3期  作者:濮孟九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革命军 募捐回忆 洞庭山

    前淸宣统三年,予正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下院,(即以后交大的前身,分上中下三院,等于现在的大学,附中、附小)那年刚刚碰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全国响应。不久,上海亦告光复。一时人心惶惶,我校亦暂告停课。同学们年纪虽小个个精神异常振奋,都想尽其可能对革命工作,有所供献。于是纷纷组织募捐队,每队三四人,天天一早出发,分头向上海各地替革命军募捐。我们的那一队三个人,领队名居承志,十四岁,洞庭山人,是比我高一班的同学,为人聪明干练,能言善道,极富领导能力。另一位

  • 文章書迷投軍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冷欣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书迷 伦理 革命军 黄埔

    也并不是预感后来投军进入黄埔军校,亲耹 国父训示:「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因而及早充实自己,打下革命的基础,我酷嗜读书,倒是「从吾所好」,漫无目的为兴趣而读书,以后对兵学、史学稍有心得,那是意外的收获。我的故鄕是苏北最富读书气氛的兴化县城,满悬匾额的「四牌楼」显示:历代名儒辈出,贤士如林,故鄕父老对爱读书的靑少年,往往刮目相看,特别器重,儿时的我,虽被家人目为书迷、书呆、书痴,但在亲友长辈的眼光中,却是有出息的孩子。书本对我的启示记得我在就读私塾

  • 文章辛亥革命揚州學生軍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武昌 革命军 辛亥 扬州 学生

    现在距辛亥革命已五十三年,我这年是二一岁,记得那年武昌起义的双十节,是在阴历八月底,扬州城内有三个中学,一是扬州府中学堂,二是两淮中学堂,三是两淮师范学堂。府中学以江甘仪高宝兴泰东八州县为范围,两淮中学及师范,范围较广。府中学经费出于八属,名誉监督是扬州府;两淮学堂经费出于两淮运者,名誉监督是两淮盐运使。三校学生,在八百人左右。武昌革命军起,三校师生纷纷各囘原籍。扬州城有运署银库,那些银两都铸成元宝,每个约合库平五十两或一百两不等,当时来了一位不是革命党

  • 文章記民國十六年我邑淸黨事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6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1-06-15
    关键字: 民国 丹阳 革命军 李无声 清党

    我邑自十六年三月国民革命军到达后,所有军阀时代的官员,均已弃职逃避一空。当由东路军政治部委派广东来安方书彪君充任县长,这时由地下而公开的县党部,遂大肆活动,包围方县长委派束章庆(佛魂,省立第六中学毕业)为县公安局局长,夏祖源(省立第六中学毕业)为县政府第三科(敎育)科长,赵金源(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为县敎育局局长,方县长一一照办,当时升官发财的还有多人。在此旬日以前,江苏省党部委员,邑人戴盆天已由武汉国民政府派为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大有兼任省政府农矿

  • 文章江蘇泰縣袁王二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高密侯  出版时间:1963-04-25
    关键字: 个人简介 革命军北伐 孙传芳

    袁康侯,讳祖成,晚号退僧,淸邑庠生,文学湛深,诗词歌赋,无不通晓,书法宗北魏,有才子之誉。民初任杨州军政分府徐宝山秘书,旋任江苏东海县知事,时东海盗匪猖獗,竭力绥靖,颇具政声,卸任后还鄕,任私立淮东中学校长,为历届学生所崇敬。民十六,国民革命军北伐,苏皖赣等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为北伐军战败,退守江北,时泰县驻军,为投诚革命军之张中立师,以假道问题,而与联军白宝山马玉仁冯绍闵等七军之众,于农历三月初五日凌晨四时,发生遭遇战,至下午四时许,张师以众寡悬殊

  • 文章關上(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8期  作者:韓覺生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关捐 诗词感怀

    國民革命軍統一全國,國民政府成立,這爲害商旅的關捐被撤銷了,從此船隻往來,暢通無阻。影響於地方的是一些往日靠船商生意的店舖,因爲船戶此後過而不留,生意一落千丈,少不得市面蕭條一點;但多數農民必需品的生意,也沒有甚麽大影響。最苦的還是關上人員失了業,他們失去了收入很多的優差,不能過那富樂的生活了;轉做別行吧,又瞧不上眼;沒奈何,坐食山空了。老祖母曾經指着那些高牆破屋說:「那家主人某某,從前是關房裏的扦子手。這家主人某某,是關房裏的驗關員。他們每月賺錢多到不...

  • 文章顧烈士錫九事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戴培之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顾锡九 武昌起义 镇军 革命军

    烈士諱恩齡,字錫九。學名振黃,號汰白。世居江蘇阜寗之花園頭。曾祖諱之英,祖諱觀奇,考諱鴻升,妣廖太夫人。有子四,烈士其長也。少美鬚髯,習聞庚子以來諸事迹,毅然加入同盟會,從事革命工作。迄江寗府中畢業,升江南高等學校,武昌義旗旣揭,投筆任鎭軍第一支隊軍法官、鎭軍秘書長、中央演講團講演員,旋被擧爲阜寗支部長,黨部設置邑城之文昌宮。居嘗以革命力量須集中,形勢相衡,又須互爲策應,庶廣袤之點線面渾一而不棼。往者區宇南北,實分崩離析之造端。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位漕運...

  • 文章苏报案始末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德公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苏报案 邹容 章太炎 革命军

    其要把满淸王朝政府的统治基碍,连根铲除,澈底刨平,表现了他和一般改良主义者完全不同的政治为「南海先生政见书」。因康有为保皇党的党魁,该党党旨即系保护光緖帝亲政的组织,他所策划的戊戌政变,其谋为袁世凯所败。谭嗣同,康广仁等六人死难,惟康有为幸获漏网,漫游欧美诸国三年始归,故其所著书中言论,专事抨击革命党的排满倒淸之说。章太炎乃即撰「驳康有为政见书」一文,辞严义正,传诵一时,该文逐日揭载于苏报,一时与邹容的「革命军」同受海内人士热烈欢迎之革命文章。邹容是四川

  • 文章國民革命軍規復京滬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3期  作者:莊心田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收复南京 规复京沪 奠都南京

    国民革命军于民十五年七月誓师北伐,十月十日克武昌,破吴佩孚二十余万之众。时孙传芳自称苏、浙、闽、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对革命军之进攻吴佩孚,初持观望态度,图从中取利,及见革命军势如破竹,仅三月余,已收复两湖,始着慌,乃倾其五省兵力,扶五师八旅之众,准备西犯。岂知革命军早已有备,在江西经德安之役,在闽粤边境松口之役,孙军大败,革命军先攻克闽赣两省,乘胜追击,进入浙境,又获浙军响应,至民十六年二月中旬,孙军已被完全逐出浙江,喧吓一时之五省联师,狼狈不堪,乃

  • 文章第八區歷史傳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李蔚文 郭裕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第八区 军阀混战 二次北伐 革命军 历史传

    议员邵骨干,邵世恩区董宝座稳如山。从今后各项政令合法化,从今后为所欲为无阻拦,从今后地位巩固更大胆,从今后权势越大心越贪,虽然是帝制推翻改民国,老百姓从未得到片刻安。最可恨军阀混乱无休止,地方上土豪劣绅刮民钱。老实人一肚冤屈哪里诉?只逞现百业凋敝民倒悬。轰隆隆春雷一声震大地。邵派人不禁觳觫心内寒。革命军二次北伐又来到,肃清了奉军余孽直鲁联,常言道大树一倒猢孙散,邵这才内心惶惶呼苍天,悔不该当权仗势欺良善,到如今走投无路谁惜怜?无奈何蹓字号儿逃了命,如同似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