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雁荡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雁荡山游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徐金才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雁荡山 盐城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一日,我随盐城市台谊会赴厦门参访团一行十二人,与厦门市台办、台谊会联谊交流,开展一系列活动。雁荡山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一大早从福建永定土楼出发,历经十多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预定的时间抵达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景区。尽管每个人都很疲惫,但大家在这神奇景区的诱惑下还是精神抖擞。匆匆用完晩餐后,即向景区出发,去欣赏灵峰夜景。到达景区时,刚好是晩上七点十分左右,我透过朦胧的夜色,看到远处的雁荡山脉眞是形态万千,就像一幅黑白相间

  • 文章雁荡鸣春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8期  作者:許師慎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吴稚晖 许师慎 雁荡 游览

    吴稚晖敬恒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改革家。」[1]同时也是喜好游山玩水的旅行家。吴老先生除了国外到过英法德日等国,国内已遍游名山大川,「行踪所至,东极于海,西曁川陕,南入云贵,北抵蒙古,就名山而言,凡五岳及黄山,天目三峡,峨眉诸胜,均已先后登临。」[2]笔者有幸,民国二十五年春天,竟有追随畅游浙江省雁荡山的机缘。事隔五十五年,不妨略述经过,以志怀念长者之厚泽。(注:本文作者许师慎先生原任本会常务监事。为国内著名

  • 文章丹青引贈張大千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4期  作者:顧一樵 出版时间:1964-02-25
    关键字: 张大千 雁荡 名山 旧游

    锡山顾一樵(毓琇)先生,现正在美讲学,诗文并茂,写作俱佳,此诗系最近由美寄来,其中详敍大千先生曾游东南及西南诸名山,惟独遗瓯东之雁荡。大千系川人,抗战前曾与粤之黄君壁,苏之谢稚柳,冀之于斐庵诸先生同游雁荡,寓雁山招待所,愚时正于役乐淸,相见甚欢。大千喜山水,对雁荡大小龙湫诸瀑,酒后,叹为观止;并以深山能啖海味,认为擧国无二兴发,一夕之间,各为愚写山水踰廿幅,均系四大名家合作,四君子籍隶东南西北,旅途均未携印章,当由同游之金石国手,永嘉方巖(介盫)立镌

  • 文章稚老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玉麟  出版时间:1963-03-25
    关键字: 游览雁荡 “战地服务” 立委竞选 回忆往事

    抗战前,我在浙温乐淸从事县政工作,吴稚老和蔡孑民、李润章、张默君诸先生等六人,由沪到乐游览雁荡,当时我去南京入内政部的行政人员讲习所受训,和他们没见面,归后才知道他们游山的消息。他们登记时,稚老是化名为王某。当时的警察认出这位老人是大老,就明白这是一羣什么人了,于是不动声色,随派武装警察加以保护。雁荡为国内有数的名山,中外人士前来游览者终年不绝,可是这山的周围在四百华里以上,深山绝壑,难免宵小混迹,所以当地的警察,都曾受过「安全」的训练,对游客特别注意

  • 文章能華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汪能華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海师忆旧 修志编鉴 教师节感赋 游雁荡山 海师木香花

    终生,雪泥鸿爪留大千。●游雁荡山万丈崖前丈八溪,雁荡诸峰相对峙。灵峰夜景连遐想,龙湫瀑布与天齐。九天敢上揽新月,健儿表演走钢丝。雁荡极顶人荡山,中华健儿了不起。●海师木香花木香花开满园香,春花秋月好风光。早春花下诵诗书,盛夏树荫谈理想。老树生机逢晚景,师生敬业表八荒。母校易名花尙在,莘莘学子永相望。

  • 文章雁荡山三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徐艷蘭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雁荡山旅游 山川景色 合掌峰 剪刀峰 游记诗词

    一、百里雁荡峭拔险怪耸千尺,森然于霄穹崖谷;灵岩、灵峰、龙湫瀑,峰峦雄奇天下绝。二、合掌峰(也叫夫妻峰)摩天接云剑,仰观合掌峰;待到月明夜,夫妻顾影怜。三、剪刀峰千姿百态绝世姿,移步换形造化奇;一顶天柱成巨剪,裁得云裳锦绣衣。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