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钱票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宿遷會文齋及其印刷經營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6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会文斋 印刷业 石印术 钱票 报纸

    一直缺乏。因此宿迁县城及四鄕鎭市之商号,竞印钱票,作为流通,票面分壹千文及伍佰文两种◦当时最为著名之钱票,有元余、同庆、富康……等数十家,流通市面,信用卓著。会文斋为应社会需要,大展鸿图,广吿四鄕,应备有五彩套版机器,精印钱票,以广流传。实则钱票原件,一律购自沪上,彩色图案,数十种倶备,如遇顾客,仅出示样张供其选择,一经订货,仅加印其字号及地址而已,因之交货迅速,信誉日隆,利市百倍。民国七年至十七年间,此项钱票,一直在县境流通,人民视为辅币,北伐统一后,方

  • 文章往事點滴 五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張仲五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海州戏 八五钱票制度 第八工厂 风土习俗

    之声,以后东北传为山西梆子,直隶(河北)梆子,又以南皮梆子为著,东南传则为河南梆子,复又折东为曹州梆子及莱芜梆子,统称为山东梆子,由鲁而南为淮北梆子或称淮北调」。淸乾隆时李调元雨村剧话云:秦腔始于秦州,盛于长安,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而止」。近代国剧大师齐如山国剧漫谈亦论及之。依据以上三种考证,及参照地理位置,幷回忆海州小戏腔口、音调、板眼等项,作整体判断,海州戏应纳入于淮北梆子或淮北调范围,属西北秦腔支脉,似无疑义。二、海州八五钱票淸咸丰间,内忧外患日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