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豆腐花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錫零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0期  作者:鄒人傑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无锡 零食 油炸臭豆腐干 豆腐花 叫卖声

    好吃了。小贩用根稻草在豆干中间一串,上面再涂些辣椒酱,我就提了边走边吃。这又烫、又辣、又臭的味道,吃后舌头麻花花地,眞也相当够「刺激」。可是常常不小心,会把好好的衣服,沾上油渍,囘家少不了要挨大人的责骂。无锡还有种零食——「豆腐花」,这和臭豆腐干本是同根生的,但风味绝然不同。也是挑担子卖的,担子的一端是只圆木桶,桶口很小,用盖子密密地封住,里面就是热气腾腾的豆腐花。另一端是只竹柜,里面装了碗筷等物,柜上放着许多瓶瓶罐罐的佐料,像葱花、味精、白糖、虾米、榨菜、胡椒

  • 文章南門豆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3期  作者:陳君義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豆腐花 清名桥 人物回忆

    续第四二一期)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清名桥堍吃过几次挑担豆腐花,担的一头,是热呼呼的原料豆腐花,另一头,中间是一只很小的木炭炉子,炉子上放一只盛满酱油的小罐子,酱油在小罐内微煮滚动,香气扑鼻。小罐子的周围,排列著各种调料。当豆腐花盛在碗里,立即加热酱油、葱花、干丝、紫菜、虾米、榨菜末、辣油、麻油、白糖等多种调味品,吃上去既嫩又热,风味独特。吃时是没有凳子坐的,都端著碗站在担子周围吃,边吃边欣赏古运河、清名桥的景色,另有一番情趣。清名桥桥高石级多

  • 文章故鄉拾穗(十)農業槪况——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农业概况 故乡拾穗 豆类 豆浆 豆腐花

    搀了米粉外,甚之还搀了别的东西。眞正之原豆浆,其滋养之成份与牛乳相当,玆将豆浆所含之营养成分与牛乳所含之营养成分之例比列于后,以供参考。由上表看来,豆浆本身已含有糖分,故早上喝豆浆,最好是喝淸浆,既不加糖,也不必加盐,因为加了盐,便变成咸豆腐花了,其营养成分是否仍与淸浆相等,便不得而知了。过滤入缸烧沸之豆浆,淀以盐卤汁或石膏末,将缸盖盖起约二十分钟左右,整个一缸豆浆,便变成为白嫩可口的豆腐花,亦即现在市面所卖之豆花,惟仅甜的均为小孩食用,家鄕市鎭上有小摊

  • 文章五花八門的上海小吃

    来源期刊:《浦東》 第18期  作者:顧景唐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地方美食 月饼 粽子 馄饨 石首鱼 豆腐花

    时香味四溢,胃口大开,配以好酱油、辣椒,使你乐愿吃它个饱,与此间的有名无实,简直不可以道里计。豆腐花挑担而卖,薄而嫩,容易化水(俗呼水豆腐花),作料用香菇、虾米泡制的酱油、紫菜、葱末、榨菜丝,味道鲜美,使你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但绝对没有甜的(和台北完全相反)。同一担上前面放置一锅炭火煑着的「油煎豆腐干」(后面木桶为豆花),它是炒菜用的那种黄豆腐乾,边煎边加,「啡哩……」作声,揷在竹签,浇上酱油等作料,人见人爱。沿街叫售的还有兰花豆腐干(揷在竹签上连带式成$形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