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衣着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習俗雜憶之三——平居生活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9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衣着 旗袍 士农工商 民国

    壹、民初的衣着从淸代到民国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时代交替,有异于以往的改朝换代,不但是政体的变更,也是社会的转型,但移风易俗,不能一蹴可几,所以其中有个缓冲期,民国成立以迄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民国十六年)是个缓冲时代,以后逐年在无形中迈向新潮流的时代。表达新旧社会型态如何不同,最容易的莫过于观察一个人的衣着衣着是个人的外表,是人的个性可以看见的一面,如他喜欢古老的衣服,表示观念守旧,如果他仪容整洁,表示他很注重礼仪。我们知道民国以前是满州人统制的「大淸帝国

  • 文章杜月笙的趣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萬墨林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饮食简朴 衣着服饰 坐飞机 南京算命 飞机夜航

    不高。上海人所谓「着」,是即为国语之谓「穿」。所谓着是威风,也就是说一个人衣着华丽讲究,自然而然会增添他的气派,而在『人要衣装,马要鞍装。』的现实社会中发生威风作用。民元前后,杜月笙先生的衣着是一顶鸭舌帽,一套短褂裤。不久以后便换上了一袭长衫,一袭长衫自此成为杜先生的制服,充其量亦不过在遇有典礼大场面时,加上一件马褂。据笔者所知,他在若干有中国官员在场的外交场合,偶或也穿一二次西装。比如说抗战以前蒋廷黻在上海招待苏联大使,杜月笙先生便愁眉苦脸的穿上西服去躬与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九)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8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7-08-10
    关键字: 衣着 木屐 稻米 粽子 果品 农产品

    光復後,我們在到台灣時,穿著的西裝、長袍馬褂。婦女則各式的旗袍。本省受了習染,男人和女人亦多受影響,加以改變。有關鞋著,上面曾說過省民無論家居外出,兩脚多是拖着一雙木屐。我們入境問俗,亦被同化穿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木屐,也很有趣味。我們對住的、穿的固然是與大陸上的大有差異,雖然大家都在力求適應,但是處處意味著都成爲「他鄕之客」了。台灣土地肥沃,米稻一年兩熟,每日三餐,皆爲米飯。所以在食的方面都能適應。台灣因爲農產豐富,在水稻收穫時,更用米製成粉條或米粉粿。稻...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八)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7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7-06-10
    关键字: 异乡 日式房屋 飞机 榻榻米 衣着

    除日式房屋外,本省的平地屋式,则多从闽粤,由于地震台风甚多,所以屋多平低,但建筑极为坚固。屋脊之上、或立木偶、作骑马弯刀状,传可压煞。巷口每有石立,刻「石敢当」三字,意在辟邪,大陆亦恒见之。渐渐地改变,将日式的房舍逐渐淘汰。从水泥钢骨的建筑开始后,高楼大厦纷纷建造,近年来已将过去的市容完全更易。关于衣的方面:本省气候,热多于寒,尤以南部为然。所以各节衣着,多能从简。毛衣一袭即可过冬。服装式样,随时更易。昔日男子,短衣过膝。日据时代,和服输入本省,但民间多不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