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区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进市鄕鎭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公布实施由原五六个鄕鎭调整为三〇个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4期  出版时间:1999-12-15
    关键字: 武进 乡镇 行政区划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武进市鄕鎭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于十一月廿五日公布实施。湖塘鎭、马杭鎭、鸣凰鎭合并为湖塘鎭,鎭政府驻地湖塘鎭;前黄鎭、政平鄕合并为前黄鎭,鎭政府驻地前黄鎭;寨桥鎭、坊前鄕合并为寨桥鎭,鎭政府驻地寨桥鎭;漕桥鎭、运村鄕合并为漕桥鎭,鎭政府地漕桥鎭;潘家鎭、南宅鄕合并为潘家鎭,鎭政府驻地潘家鎭;礼嘉鎭、坂上鎭合并为礼嘉鎭,鎭政府驻地礼嘉鎭;洛阳鎭、戴溪鎭合并为洛阳鎭,鎭政府驻地洛阳鎭;遥观鎭、剑湖鎭合并为遥观鎭,鎭政府驻地遥观鎭;横林鎭、崔

  • 文章武进县的行政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4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89-12-05
    关键字: 武进 行政区域 划分 分类

    臨津、慈渡、林南、林西、梅港、如意、湖西、留道、雪墅、靑城等三十九鄕;坂上、禮嘉橋、戴溪橋、洛陽、塘橋、橫林、遙觀巷等七鎭。㈦七區(永勝)區公所在鳴凰,轄四十二鄕八鎭如左:第一鄕至第四十二鄕;第一鎭至第八鎭。㈧八區(政平)區公所在南宅,轄三十七鄕七鎭如左:新村、沿湖、萬壽、虞堯、登新、賢濟、戴善、安陽、孟竹、龜山、企梅、雅梅、蓼莪、亭山、中和、安虞、雅南、東安、和平、鳳崗、仁善、大道、康莊、獨孤、尙公、富華、嘉樂、東新、東華、孝善、南墅、崇平、禹化、豐潤...

  • 文章武进县的行政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5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0-01-05
    关键字: 行政区域 武进 区域数量 名称

    四、由十九區囘復為十區民國廿一年,全縣改設十九區如左表:就上表來看,除了增設九個區公所外,鄕鎭數與前十區時出入甚少,不知爲何有此調整,到了二十三年十月,仍舊恢復爲十個區,鄕鎭則調整甚多,幾乎合併了一半,全數只一〇六鄕,六五鎭。大致情形如下:㈠一區區公所仍設在雙桂坊,轄十六鄕十八鎭如左:通濟、安定、馬杭、河東、孝南、華嚴、丁塘、橫塘、北塘、濟寧、塘橋、龍窟、浦前、德隱、廣福、福渚等十六鄕。城一、城二、河南、中右、西左、中左、西右、東右、南運、臥龍、三堡、普...

  • 文章中共竊據大陸後上海市及江蘇省行政轄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6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 档案记录

    一、上海市共轄十二個區,十個縣,松江縣已改隸上海市十二區:黃埔區、南市區、蘆灣區、徐滙區、長寧區、閘北區、靜東區、虹口區、楊浦區、普陀區、吳淞區、閔行區。十縣:上海縣、嘉定縣、寶山縣、川沙縣、南滙縣、奉賢縣、松江縣、金山縣、青浦縣、崇明縣。二、江蘇省將全省分爲七地區、十二市、六十三縣。南京降爲江蘇省轄市。南京市:江寧縣、六合縣、江浦縣。徐州市:連雲港市、南通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徐州地區:豐縣、沛縣、贛楡縣、東海縣、新沂縣、邳縣、睢寧縣、銅山縣。淮...

  • 文章浦南首鎭亭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1期  作者:盛朗奎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亭林镇 亭林小学 求学回忆 行政区划

    的也很少,依稀记得好像担任过亭林市的总董,这个时候还在国民军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之下,县以下的行政区,还没有设区。(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县以下才设区,称为区公所。)亭林市的总董,就是后来的区长。当时军阀统治之下,政治非常黑暗,一般官吏及土豪劣绅,只知鱼肉鄕民,很少有人想到地方建设。周胆歧先生能在这种环境下,在担任亭林市总董的时候,锐意建设家鄕,发动地方力量,整修街道桥梁,美化市容,只凭这点精神,已値得敬仰的了。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曾一度担任松江县政府科长

  • 文章浦東各縣縣名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地方简介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浦东地区的范围,依据现在大陆的行政区划,都已辖属于上海市,沿黄浦江东岸,自北至南分别划归杨浦、黄浦、南市三区属辖,所以这三个区都是跨江而治,境域扩及黄浦江两岸。除了这三个行政区的部份区域外,其余都属于市辖县,包括了奉贤、南汇、川沙、松江、金山、上海六县(上海市辖县共有十县,其余为靑浦、嘉定、崇明、宝山四县,其中宝山县现已改为宝山区;此外,川沙县亦有划并与「浦东新区」(即浦东开发区)之说)在浦东地区的六个「市辖县」,往时都属于江苏省,各县之设置,时间有先后

  • 文章浦東第一橋與太平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43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行政区域 宝山县 太平乡 交通 划界

    历代以来,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大槪是基于军事上需要之理由,省与省、县与县、往往各有突出一部份,直叩邻邑心臓地带,作为相亘的牵制。以我们,浦东来说。邻近川沙的高桥等地郤属于浦西的宝山县,(现已划归上海市)长江水道中的横沙,则归川沙管辖,而西边的一羣小岛如鸭窝沙等,亦隶属宝山县。浦西上海县的三林,陈行两鄕,像钳子般夹住南汇县西陲的滨浦地区。而南汇县的太平鄕,长约二十余华里,宽仅三华里的一条狭长地带,似一枝利节,直刺奉贤的心脏,如此划界,除了军事上的借口,实

  • 文章常熟的建置沿革(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3-05-01
    关键字: 常熟建置 历史革沿 行政区划

    一九四九年五月,常熟城厢划出,单独建立常熟市。县、市并存,隶属于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一九五四年,常熟市升格为省辖市。一九五八年四月,撤常熟市,市境仍归县境,城区改设虞山鎭。一九八三年三月起撤常熟县,以常熟全境设置常熟市,为县级市,隶于江苏省苏州市,迄今未变。常熟市现有十一个鎭,城区是虞山鎭,鄕区为福山、大义、王市、梅李、浒浦、碧溪、徐市、支塘、唐市、谏塘。二十三个鄕,为冶塘、张桥、杨园、莫城、辛庄、王庄、赵市、珍门、周行、吴市、东张、白茆、何市、董滨、任

  • 文章驚呼『白茆』沒有了!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茆民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白茆 古镇 吴地记 艺术 行政区

    常熟市的白茆鎭,於去年十月突然併入鄰鎭古里,引起了常熟鄉親及社會人士極大的關注,反映不小,紛紛要求恢復鎭治,振興白茆。白茆是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古鎭。早在東晉巳得名,據清康熙二十六年《常熟縣志》卷十四載:「晉廢帝陵在白茆市。、、、按晉書廢帝名奕,太和六年桓溫廢爲東海王,咸安二年降爲海西縣令,食邑四千户,四月徙吳。太元十一年十一月甲申薨於吳,年三十五,、、、。」之後唐〈吳地記〉等代有記載,明代後建置爲鄉、爲鎭,一九九二年再度設鎭,源遠流長,巳有一千六百多...

  • 文章松江行政区划变迁沧桑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6期  作者:莊心田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松江 行政区划变迁 历史沿革

    十年后又废道,恢复两级制。北伐统一,初仍沿袭旧制。民廿一年,江苏省政会议都过划分全省为十五个行政区,每区设行政监督一人,兼领所辖首县县长,松江区亦为十五个区之一,辖靑浦、奉贤、金山三县。民廿二年三月,遵照行政院颁布条例参照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制定行政院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划全省为十三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一人兼领各该区首县县长,松江区列为第四区。嗣后觉划区太多,人力财力均不经济,乃改划为九区,并为增加督察效率起见,决定试行专员不兼县长,于民廿三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