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药物本草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寧藥聖陶弘景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7期  作者:陳君樸 出版时间:1975-01-31
    关键字: 陶弘景 江宁药圣 本草集注 药物本草 山中宰相

    陶弘景字通明,江苏江宁县南西鄕下里人。读书万余卷,对药物本草特有硏究。梁武帝时,集汉魏名医所用之药品三百六十三种,著为「名医别录」后又著「本草集注」,为我国本草书本沿革中之古代两大名著。其于齐高帝建元壬戌时年仅二十七,即引为诸王侍读,三十七岁时脱朝服以辞官,隐居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除擅长山川地理,阴阳星算,特精通药物本草。后梁武帝蚤与之游,即帝位后每遇吉征讨大事,常往咨请,但征之不出,故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八十一岁,无疾而终,容不变色,屈伸自如,赠中散

  • 文章海邦藥史雜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医药史 伊尹 国药堂号 药物贡品 图经本草

    滋味(烹调术)游说于汤。商汤使人以礼聘迎,拜为相,尊之为「阿衡」。汤崩后,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逐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复归于毫。沃丁八年,伊尹寿至百岁而卒。《甲乙经·序》云其深明本草药性,并创制汤液—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飮服的汤剂。这实际是民间用药知识的经验积累。《汤液本草·校后记》里尙提及《伊尹汤液》之书名。据后人考证,《吕氏春秋·本味篇》可能就是根据《伊尹汤液》而改写的,书中以伊尹的口气发表了一通烹调宏论,认为调味之妙,正在于甘、酸、苦、辛、咸、五味的巧妙

  • 文章鄕长刘骅南编著—中国药物学访问记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7期  作者:徐劍秋 出版时间:1975-01-31
    关键字: 刘骅南 中国药物学 自序 神农本草经 药学理论

    时亦曾征天下知药物本草之人,乃有齐太仓长淳于意识药至精,布衣楼护医药并通,后张机著伤寒论,用药不过百种,因尽中国药物运用之妙,竟能治各病,华佗配方不过数则,特精于方义,故能发明麻沸散、神膏,以遂其外科应用之妙术,至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已颁布新修本草,我国实已早有政府编撰之药典,后之宋代亦叠有本草之修撰,及至金元虽有四家因医而药之争,惟于药学理论,供献良多,直至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二五九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由其子建元进呈奉旨留览,得以刊行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