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节气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阜寧農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唐存政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农谚 阜宁 节气

    後記吾阜農諺,摘抄采訪均有,註解甚難,錯誤尤多,尙祈鄕長不吝指敎(通信處:台北縣中和市23569圓通路三六五號),如能將記憶所及之農俗諺,歇後語、童謠、歌謠賜告、使吾阜之俗文學得以保存、尤爲企盼。 (75.⒈⒏於中和市)

  • 文章陰曆和陽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阴历 阳历 节气 谚语

    月为岁首。西洋古代历法很乱,希腊时代,也采用阴历,与我国略同,罗马人建国后,一再修改,至公元一五八二年更加改正,也就是今天世界各国所通行的历法,如以时间来说,也只有四百一十六年。三、阳历阳历,年有三种,就是恒星年、近点年、回归年,这三种年的时间不同,有很多数字游戏,很难记忆,而大家所通用的是第三种回归年,因为回归年可使每年的节气和寒暑固定不变,故采用作为制历的标准,其时间为便于记忆,专家学者们编歌诀如下:「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

  • 文章家鄕歲時占驗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4期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家乡 岁时 占验 节气

    稻收起。)霜降到,收穤稻,(我邑所产穤稻,收获最迟,但到霜降节时,亦即可收割矣。)十月 闰月不种十月田(逢闰月次年节气必早,故麦须于九月里种下)十月中,梳头吃饭都是工,十月栽菜十月挑,(我邑家家户户,必吃醃菜,每届十月,购买大菜,即大靑菜也,每颗重四五斤,高一尺三四寸,约二三百斤,先洗净晒乾,用大缸醃起,旬日后即可吃,生吃炒熟均可,味极佳,十月栽菜,即大菜也。)祇要肥来浇。十一月 冬至日下霜,来年水车好当牀,(冬至下霜,预兆次年大水,不必用水车,水车无用

  • 文章認識中國曆法(續第十一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国 历法 二十四节气

    秤人」。另到左邻右舍七家讨来的茶叶泡来喝,故叫做「七家茶」。使一个夏天精神愉快。谚语:立夏吃得李,能使颜面美。立夏小满雨水想赶。(梅雨季)立了夏把扇架。立夏逄酉三伏热。各地平均气温。台北三十二度至二十三度。高雄三十二度至三十四度。北平二十七度至十三度。南京二十二度至十五度。西安二十三度至十二度。沈阳二十六度至十二度。小满小满这一天,太阳黄经度六十度。建月「巳」在阳历五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出现。小满是阴历四月中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惟独「小满」与众不同,不能顾名生义

  • 文章農村諺語淺説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崔慶雲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农村谚语 以农立国 节气 黄历 谚语

    亲们茶余饭后的鄕情回味。易说易懂,不登大雅,本无说明的必要,但为便于了悟,略作浅说,容有不妥或谬误之处,敬请诸位鄕亲不吝指正,兹分条列明于后:打了春,冻断筋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日,春季来临,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由于严冬余威未尽,时而乍寒乍暖,尤在亚热带的台湾,时有寒流来袭,冽风剌面,春寒澈骨,诚不亚于严冬的寒冷。所谓「暖春凉秋」,为了长保健康,延年益寿,春天的衣着,不可不愼。春打六九头,五九尾计算打春的日期,是在冬至(所九)这天开始往后数,经过

  • 文章家鄉農諺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朱世良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家乡农谚 谚语 农历 节气 农耕

    我國以農立國,古代工商業固不發達,直到現在全國人口農民們仍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自古讀害的人不多,現在農村中文盲仍佔很大的比例。因識字的人不多。很少人能看懂曆書(鄕村俗稱黃曆),故對耕種收割,陰晴風雨,年成豐歉之預測,冷暖時間之到來,四季衣物之準備等都以一套「農諺」爲準則,而農諺自古相傳,雖不能完全準確,也都差九不離十多能應驗。我國幅員廣濶氣候不同故所用之諺語亦有差異。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僅就記憶所及將我鄕之農諺列註於后,因離鄕四十餘年,記憶不確之處,請識...

  • 文章立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4期  作者:芙蓉山人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立春 节气 风俗习惯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十五日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故鄕有句谚语叫「春朝大于年朝」,所以故鄕过去把立春非常重视,天还没有亮,人家就出来燃放鞭炮,直到傍晚,继续不停,家家户户,焚香点烛,迎接新春。在立春之前,鄕村农家都要买一张春中图,贴在壁上,以示春日来临,要准备耕田了。考东京梦华录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相传故鄕在明末淸初时期,迎春盛况比三月二十八的「老八谢」赛会更为热闹,台扛上有把珍珠穿结成箬笠,缝纫鍼穿结成蓑衣,扮姜太公钓鱼的,还要

  • 文章海州的氣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地理知识 季节 气温 记录 节气

    我們旅居台灣,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三十餘年,算日子也有一萬多個,不能不說是個漫長的歲月。「人生七十古來稀」,三十多年,在台灣已算耗去了半稀。來台時,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郞,現在已是花甲老翁、兒孫滿堂,能不感慨?也因爲在台灣,過著太平盛世、豐衣足食的日子,可以說三十多年的光陰,就是在快快樂樂的環境裡,無聲無臭地溜走了。在這美好夢幻式的生活中,惟一的感覺就是生活情趣單調,一方面是日子過得越好,越是懷念大陸上的親人,在受苦受難;另一方面是在台灣,一年四季如春,所看...

  • 文章节气与民俗 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及海州民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宋繼奎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民俗节气 鬼节 海州民俗

    農曆七月十五日,民間稱爲「鬼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道教則稱爲「中元節」,一節三稱,究竟是什麼緣由?首先談談「盂蘭盆」這個稱謂:「盂蘭盆」源於佛教徒每逢七月十五日,爲追薦祖先而舉行的儀式「盂蘭盆會」。盂蘭盆是梵文的譯音,意爲「救倒懸」。據《佛說盂蘭盆經》中指出,目連(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其母死後墮入「餓鬼道」,不得飮食,極其痛苦,如處倒懸,便求佛救度,佛令其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衆僧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進入安居期,此期間僧人不外出,在寺中...

  • 文章沭阳人·数九歌·节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宗靑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数九歌 节气 农谚 沭阳 民俗歌

    我国为农业国家,农村里在农历九月底,农作物一切收割完,笔者家里有两间客房,一到天冷了,每晚有一盆火,供人取暖,而且一到冬天,每天晚上要守夜以防盗贼,每晚有三五老人说故事,他们全凭杜撰,会说一年春夏秋冬四时节气,农作物怎么种,怎么收,笔者童年最喜欢听他们说故事,有时候他们讲「神怪鬼狐」,吓得我们寒毛都竖起来,夜晚都不敢到门外小便呢,现在想起来也很可笑。笔者记忆他们讲的冬到数九,每年一到冬至开始,就是「九天」,九天共有九个九,九天为一个九,从冬至那天开始,到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