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艰难生活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今日的鄧伯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4期  作者:陳允中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汉玉 张耀青 难民 日机轰炸 艰难生活

    着两个孩子玩,似乎很喜欢他们的样子。当要分手的时候,耀靑满怀感激的说:「这两个孩子要不是贤伉俪大发慈悲,恐怕早塡沟壑了。大恩不言报,这里谨祝你们两位老人家福寿绵绵吧!」边说边搀了两个孩子一同跪了下去。老人扶起他们说:「兵荒马乱,寸步难行,就是单身一个人,尙感吃力,阁下带了两个孩子,万里奔波,怎样能达到目的地呢?即使达到,今后生活又怎样维持呢?这些都是现实问题,你要好好地考虑呀!」老人语重心长的说。耀靑见这对老夫妇心肠慈善,态度和蔼,知道不是坏人,亦由衷的说

  • 文章一生操勞的父親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尚樸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尚恒谦 生平事迹 追忆父亲 战争岁月 艰难生活

    来往的亲友甚多,有的要谋职,托我父亲写介绍信。有的受中共利用,被我县抓来,当时县长是董玉玨先生,安全主管是刘昭祥先生。因此我父亲常为别人的事奔走。董县长对我父亲很好,有些情况不太严重的经过调査后就释放了。大陆沦陷之前,徐蚌会战时,我母亲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孩子们爱吃的东西,打算到上海看看我们的生活,住在徐州马立言表哥家。当时徐州情况非常混乱,买不到南下的车票,等了几天,怅然回丰。上帝呀!为什么不让我和母亲见最后的一面呢?至今思及常泪湿衣襟啊!我在上海沦陷后

  • 文章臘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汪挺越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窗前腊梅 艰难生长 高洁品格 生活感悟

    居室緊鄰校園,在窗前約一米處我栽了薔薇和臘梅,後來那株薔薇當年就開花了,而那株臘梅,總像缺奶的孩子,瘦小羸弱,沒精打采的,我眞擔心它會夭折。夏季來臨,它有了點生機,稀稀拉拉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耀著翡翠般的綠意。它吿訴我,它的根已經紮入這塊土地裡了。我每天隔著窗戶向它投去期待的目光,投去心靈的擾慰。夏草蔓生的時候,我爲它除草中耕,秋分以後我爲它增加營養。西風漸緊,它脫去綠衣,用瘦小的枝幹去迎接冰雪的挑戰,它雖然明顯長高了,但當年幷未吐蕊,我也未因此失望,依舊...

  • 文章流徙天涯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潔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南迁沧桑史 被骗来台入军 台湾艰难军旅生活 追忆感慨

    大举逮捕师生、屈打成招下,糊裏糊涂的成了冤魂。如在广州时不忍痛和表哥们分离,必受其虐待、压迫、恐怖的洗礼,生死存亡难以预料,又逃过一劫!其不庆幸哉!一生之中,广州那段军中生活,莫齿难忘。不曾出操,终日无所事事。那像军队!却像一群丰县人,烃过长期的颠沛流离,流落异乡,生活无著的安乐窝。可是好景不常,湖南省主席叛变,时局遽变,奉令来台,就乘船抵达高雄。在高雄稍作休息,便乘火车直达跑马场营房(即现在的政工干部学校)。途经嘉义火车站时,大概是孙宝山的安排,好多位同乡在车站

  • 文章天堂路上(四)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丁蜀镇风貌 陶文化 海岱中学流亡学生 艰难困苦生活

    打起来了,学校通通停课,百姓纷纷外逃,很为父亲处境安危担心。父亲必须留在徐州,到江南来无所生计不说,尤其丰县家乡还有我的祖父母和叔父,在外婆那里还住着我的母亲和弟弟妹妹,都是父亲血肉相连放心不下的牵挂,他必须留在徐州中继之地便于两相维持。父亲催著大哥来宜兴,一者来此可继续上学,二者可以看顾我和堂哥,因为时局能到哪一步无法预料,很可能会出现长江隔断两相失顾的局面。那年景,我家生活艰难,父亲虽然早经预为后步,但积蓄不多,老人家竟然一次拿出一百五十块现洋来,按官价

  • 文章感懷五、七律三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楊銘座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即时感怀诗 世事无常 生活艰难 赞美革命先烈 卓国华

    一、五律世事如浮雲,川流日向東;繁星何所恃,缺月不長空。春草慕甘雨,秋花忌朔風;人情似水冷,宿志遠征鴻。二、七律攜妻抱子走風塵,萬里河山寄此身。漫灑包胥乞師淚,誰憐范叔異鄉貧。人情冷暖遭青白,世路崎嶇歷苦辛。離合悲歡皆幻夢,人間何處喚眞眞。三、遊廣州黃花崗感占乙絕革命新娘卓國華,忠肝義膽實足誇。廣州義舉留佳話,烈士紅妝成一家。註:辛亥廣州之役,卓國華女士喬裝新娘,私藏械彈於轎內,一時蒙騙了守城的清兵,史稱革命新娘,此種冒險犯難,忠肝義膽的巾幗英雄,浩然正...

  • 文章流徙天涯蹤——誤闖軍旅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广州 悠闲军旅生活 乘船赴台 正规军旅生涯 艰难困苦

    团的一员。二、清闲生活由于国军长期战斗,人员大量伤亡,为了补充兵源,刘团长永清即奉命至各省招募士兵任务。只率领一个团部连的兵力,连中大都是丰县乡亲,如同丰县人的集中所。在流亡途中,面对茫茫未来,进退失据,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投靠亲近的人。所幸遇到丰县城北羉口的刘团长永清,基于同乡关系,早在上海时就有批乡亲投靠,如高素秋、高素环、高素云、邱敏、孙善文、孙善明再加上萧、沛、砀山县的同学,约三、四十人,共同来台,我们这伙人是第二批。刘团长永清不但关心同乡,而且治军严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