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篆刻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为虞山派篆刻溯源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2期  作者:儒基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篆刻艺术 常熟 虞山派 溯源 篆刻流派

    常熟书法篆刻家,赵古泥先生,他的篆刻艺术开创了「虞山派(赵派)」,深得有识之士一致公认,他的入室弟子,沪上著名篆刻家 邓散木己著书立说,为乃师作了「开宗立派」的定论。我也曾阅过几篇推誉,古泥精湛篆刻艺术的文章,从中发现一点费解的问题,为什么?把赵石开创的「虞山派」,冠上一个(新)字,称为「新虞山派」。经过我主观推究认为,既有(新)必有(老),那开创「老虞山派」者,又是谁呢?由此产生考证的兴趣,遂翻查专著《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上溯清代,凡常熟籍及侨居常熟

  • 文章董翔飞鄕长篆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8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董翔飞 篆刻作品

  • 文章吴恺艺术简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吴恺 书法篆刻作品 吴恺篆刻

    吴恺,男,一九四八年生于常熟,从小酷爱书画和篆刻艺术,受业于沪上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先生。吴恺的篆刻作品,如其人,端庄凝重,清秀大方,笔力遒劲,刀法功底深厚,把篆法、章法、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印之内,不管字多字少,能字字有神,虚实相生,各有呼应。而且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能发挥创新,一划之中有粗细,曲直之中有变化。笔虽断而意连,形虽缺而神全,故在虞山篆刻界独树一帜,为行家所乐道。吴恺的书法篆刻作品,曾参加「西泠印社全国首届篆刻评展」、「全国印社联展

  • 文章篆刻高手陆南山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0期  作者:光節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篆刻高手 陆南山 峨眉山杯书法篆刻大奖赛 篆刻艺术

    松江故鄕钟灵毓秀,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代有能人。近年又涌现较多杰出人物,活跃于书坛、画苑、篆刻、摄影艺术以及写作编剧等方面。如书法家有刘兆麟、何磊、袁继先、林晓明、盛庆庆等,绘画家有耆宿张琢成先生之传人叶良玉、张尔祐,以及名闻中外的程十发等,篆刻高手有陆南山、刘玉良等,摄影和写作方面有成江、唐西林及王勉等,挂一漏万,其余不胜枚擧,深信这些故鄕突出人物前途无量。现介绍一位篆刻高手陆南山、字一飞、号抱朴堂、松江人。一九六一年七月出生于故鄕大仓桥畔一书香之家,为

  • 文章趙石農傳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1期  作者:張鴻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赵石 生平简介 篆刻家

    余嘗曠觀天下名山大川之區,靈氣鬱屯,是生俊傑。以旋斡天地,光明俊偉,成建功業。至於幽光冷馥,久而觸發,則有卓絕不覊之人,奇僻獨立,翛然自賞。超越于古今耳目之表,當其生時,世人多怪而輕之,然彼土置世人之逐逐名利。若蜣蜋之轉丸,蚯蚓之食壤。不復知人生之別有高逸之境者。瞠目相視,各一是非。至千百年後,庸耳俗目,亦轉怪而爲敬。吁、可歎焉。吾持此論以求於今之世,得一人也,曰,趙石農,君姓趙,名石,字石農。邑人也。家貧,肄業於葯肆,自力於學,從沈石友翁松禪遊,益以有...

  • 文章陶壽伯先生金石書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8期  作者:蕭遥天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陶寿伯 篆刻 山水画 寒梅

    陶寿伯先生是老艺人,槖笔游遍天下,所至朝野倾倒。赞美的文章,多行家的眞知灼见,故我们虽为老朋友,除了衷心敬佩而外,从来不赞一辞,因为衮衮诸公所讲的多先获我心,再事染翰,亦无着笔处,且如曾农髯、吴稚老等,皆旷代宗匠,言重九鼎,区区虽欲一闪石火之光,不如缄默为佳。此次在星洲逆旅邂逅,承盛意为刻四印,谈笑中颇多新感受,为报琼琚,何吝木李,此又不敢言而终于信口雌黄者也。寿伯诸艺,篆刻第一,寒梅第二,山水第三,久有定评;其实他的花卉果松,何曾不佳,众美之中,再定

  • 文章大藝術家陶壽伯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2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9-12-20
    关键字: 陶寿伯 艺术家 无锡 书画篆刻

    二十八年岁壬寅十二月十二日子时(西历为一九〇三年一月九日)。祖父济善,字迎春,爱好书画,家中略有珍藏,自幼即受熏陶,年十四其母及祖父相继逝世校循序就读。十五岁冬,至苏州汉贞阁习艺,拜唐伯谦仲芳昆仲为师,钱瘦铁为其大师兄,汉贞阁藏我国历代金石版碑文字及法帖达数千种,先生数年间,临摹迨尽,亦擅镌刻碑铭、砚铭及篆刻和拓裱碑帖等。年二十二岁,其父道三又谢世,是年夏得鄕贤匡仲谋胞姪匡克明同学招至上海服务,与钱瘦铁交更密,复从沈恩孚习小学及孔孟之学,亦曾从李右之先生补习

  • 文章是三行稀龄书画篆刻个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作者:曾璽 是三行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是三行 书画 篆刻 书画篆刻个展 传统文化

    是三行先生稀龄书画篆刻个展序玺曾书法为我国独特艺术,秦汉以下代有圭璋,允称国粹。吾友是三行先生,号兴尧,好学乐道之士也,钟江南之灵秀,秉家学之渊源,髻龄搦管,翰墨淋漓,尝见赏于艺界前辈。及其壮也,先后投入上海华艺美术设计、空军印刷工务主任,并自创国兴印刷厂、国齐企业公司等,致力文化工作近四十载,遍览文艺、金石、书画,寓之于目,即得之于心,企虽繁而笔不懈;业常累而书不辍。落纸挥毫,乐趣已超乎富贵功名;抚帖摩碑,癖好无间于晦明风雨。及其耳顺之年,事业交棒于子

  • 文章新虞山派的崛起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老蠢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新虞山派 篆刻 虞山印社 全国城市印社篆刻联展 赵古泥印集

    常熟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长江南岸,人才荟萃,风景秀丽。自元、明以来,虞山的艺术家们,因其在诗、画、古琴、篆刻四方面风格独具,被人们尊为四个「虞山派」。在篆刻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沈和(石民)、林皐(鹤田)、王瑾(亦怀)等,誉满江南。近代以赵石(古泥)为最著,称「新虞山派」。为了继承和发扬虞山派篆刻的传统艺术,由蔡绍心、归之春、孟引祥等发起建立虞山印社,于一九八八年十月正式成立,有社员五十余人。几年来,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该社举办了篆字篆刻培训班

  • 文章虞山派篆刻的不断继续与创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期  作者:仲貞子 師之春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虞山派篆刻 继承和创新 虞山印社 庞士龙

    常熟是江苏有名的历史文化故城之一,在篆刻艺术领域与书画一样,名人辈出,代有作者。据已故金石家庞士龙先生的「常熟印人录」记载,在元明时代已有专家出现,至淸代为大盛。在淸郭伟绩「松筠桐荫馆印谱」序中就有称「虞山派」篆刻的记载,著名的有戈仙、沈世和、林泉、王瑾等,在娄东张氏「学山堂印谱」和常熟顾氏「小石山房印谱」中都能见到其印迹。据方去疾著「明汉篆刻流派印谱」所列「沈世和小传」:沈世和,字石民,江苏常熟人。工书画,篆刻师法文彭,但不为所拘,而有自己面目。刀法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