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学共返回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思想家吴稚晖先生(十一)十、科学与玄学论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9-08-15
    关键字: 吴稚晖 科学玄学的论战 反对理学

    民国十二年,稚老由法赴英囘国,到北京住石达子庙。冬间,和邹海滨(鲁)同囘广东,赞襄国父改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亦正在筹备召集中。这一年,中国思想,忽然起了一场很激烈的笔战,当时称为「科学玄学的论战」。国内许多学者都加入了这场笔战。首先引起争端的导火线,是张君劢的一篇「人生观」,略谓:「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其结果为精神文明。三百年来之欧洲,侧重以人力支配自然界,故其结果为物质文明……」丁文江认张的「人生观」,是受了玄学

  • 文章简介资讯科学家窦祖烈乡长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1期  作者:不阿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窦祖烈 科学教育 资讯科学 科技

    窦祖烈先生,字子攸,江苏省无锡县人,民国十四年八月生。民三十六年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士,民三十九年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四十一年耶鲁大学工程博士,四十一年至民四十三年任飞歌公司计划工程师,民四十三年至民四十六年任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ssistant Professor,民国四十六年至民五十年任purdue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民五十年至民五十三年任Nouthwestern

  • 文章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现代化的商榷兼论复兴中医学术之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4期  作者:莊育民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中医 中药 学术 科学化 现代化

    五、两点声明说到这里,笔者要郑重声明,笔者不是在否定仪器的功能,而是说目前仪器精密程度尙未完全能符合中医诊断上的要求,此时如果完全信任仪器测脉而放弃了中医切脉诊断的老方法,便大大的违悖了科学精神。笔者也不是说中医已是十分科学了,因而固步自封,不再求精进,而是说当今科学尙非万能,宇宙万事万物,至今仍有若干问题,科学难于解答,有些问题在今日认为已得科学的答案,但过了些时,又经另一科学实证予以否定。一九七二年,美国食物药品局,一次公布废弃及禁售Cyclex

  • 文章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现代化的商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2期  作者:莊育民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中医 中药 学术 科学化 现代化

    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于去(六十七)年七月函行政院转交衞生署为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案,并附带提及现代化。衞生署将此案交由中医药委员会硏拟计画。中医药委员会也曾数度集会商讨,迄今尙未有妥善办法。这是中医的切身问题,也是关系中医中药的今后发展,非常重要。自当审愼策划。但其中有若干问题,必应先予澄淸,而后发掘问题症结,据以规划,计画方不致落空,方有便于中医学术的发扬光大。一、中医科学化问题中医的科学化是一基本问题,此一问题的提出,当是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而后才有

  • 文章加强中医中药科学化现代化的商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5期  作者:莊育民  出版时间:1979-12-15
    关键字: 中医 中药 科学化 现代化 学术

    桡骨」、「尺骨」既已通行,也无妨把「上骨」、「下骨」改称「桡骨」、「尺骨」。其他如病名、病理等的术语,也多有些不同者,甚易误解或隔阂,也阻碍了中医学术的进步(上面所提到的余云岫,早年反对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后来转而硏究中医典籍,在晚年写下了一本「古代疾病名候疏」,一反当年反对中医的态度而承认中医在医学上的地位与成就,可能也是受了当初新旧术语上的影响),因此新旧术语,必应要求一致,总以能使共同通晓为上,才能消除误解与隔阂,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第三

  • 文章自我簡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特刊  作者:鄭振華  出版时间:1988-07-06
    关键字: 郑振华 简介 科学家 院士

    郑振华字亮功,原籍无锡西鄕管社,父讳松亭,经商,因业务关系,常年留居上海,仅逢年节时返鄕祭祖,振华当时年幼,家鄕情形印象不深,中日战事发生后,因房舍遭严重破坏,交通也不安全,因未再去无锡。民国三十四年大同大学数学系毕业,翌年来台,服务于电力公司,四十五至四十七年奉派至美国立阿岗国际核子工程及科学学院进修核子工程,返国后即借调国立淸华大学,负责其硏究用反应器之建造,其后兼任该校原子科学硏究所所长,原子科学院院长等职务,借调至七十三年归建,其间曾二度为日本

  • 文章科学家谢协清归国有关同乡设筵欢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6期  出版时间:1978-08-20
    关键字: 谢协清 科学家 探亲

    靑年科学家谢协淸博士囘国省亲,并举行最新科技发表,轰动一时,姚冬声、陈仲良、王庭梁、朱达人、言卓君、吴季贤、陈界名、刘公正、李大伟等鄕长阅报知悉后,特于八月十一日假丰祥楼联合设筵欢迎,并祝贺对新科技设计的成功。

  • 文章陳衡哲自傳(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4期  出版时间:1975-09-15
    关键字: 西洋 独立 女医学校 科学救人

    自抗战以来,我们一家五人,便流离迁徙于香港及川滇两省,过着道地的文化难民生活。同时,我又同任君在家敎着两个小的儿女读书;任君敎的是古书及科学;我敎的是英文,中文写作,及西洋史。我写作的标准,也是同我的性格一样,是不作门面语,不说敷衍话的。凡一字一句,我必求其自衷心所发出;凡不是自己深信思想,不是经过淘洗的情感,我是不肯把牠写下来的。换句话说,即是,我但知说老实话。至于说老实话的效果,则人微言轻,不必说了。近年来尤其感到说空话的无益,颇想缄口歛音,以读书

  • 文章故鄉拾穗(六五)農業槪況——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6-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水利 农田 科学原理

    则是直接由长江内引进围筑之河道的。从围筑之河道内再引水进圩灌漑之方法,异常简单,且极符合科学原理,不特能引水进圩,当圩内之水因天雨过多或不需要水时,同样可以将水放出。其方法为将围埂底下挖穿,放入一个约二丈余长、五六尺宽、四五尺高之中空船型木箱,木质必须为能在水中浸久不致腐烂之上好杉木,上下左右之木板,须极厚实,拼缝极密,不得有丝毫缝隙或腐节,以免有漏水之虞,而致影响围堤之牢固。此船型长方形的木箱,家鄕俗称之谓「水洞」。此水洞之两端一定得伸出围堤两边约五六尺长

  • 文章莫要橘逾淮而爲枳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3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81-01-31
    关键字: 华侨 科学 民族精神 功利

    记得童年时代读国文时,常有「欧风美雨」字句,是指外来的新知识、新科学、要我们吸取它、学习它。可是现在像「狂风暴雨」般的丑角、市侩、西皮、流亚,和功利主义与奢侈恶风来向我们侵袭,尤其旅外青年,最易沾染。陆乡长旅美小住,有鉴及此。为发扬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优良伦理传统,保持中华民族固有道德文化。特撰「莫要橘逾淮而为枳」一文,以勉励无远弗届的出国深造或移民国外者,要像我们的国花——梅花。冰霜冷雨都不怕,愈冷愈开花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中华儿女,无论到任何地方,处

共94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