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祖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坟

    来源期刊:《浦東》 第28期  作者:郁曾祚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上坟 祭拜祖先 家乡祖坟 扫墓

    子子孙孙的,谁也不敢忽略,不但是风俗,更乃民情如此。即使是几百十年前的祖先,代代的子孙,年年此日,一定要到祖坟上去,祭扫追念敬礼一番,「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以示永不相忘之意。我家的老坟的离家有六、七里路之遥,所谓「老坟」,乃是指曾祖辈以上多少代的茔墓。至于族祖辈以下的,死后就分别营葬了。记忆中,我们家的老坟很大,墓前还有石碑、石桌之类,再前面是高大的石牌坊,横、竖都凿刻着字,但因年月久远,如今已记不得了。据说,这些牌坊,不是甚么人都可以有的,必须要是做官

  • 文章周震華鄕長訪尋汝南宗親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周震华 河南 高桥 祖坟 周姓宗亲

    震華雖籍棣上海,然吾汝南周氏,因歷朝戰亂,文王之後,各支系自河南南遷,曾於遜淸落脚浦東高橋,因反清復明,改姓爲朱,尙有祖墓在高橋,可是時至今日,老祖宗屍骨已被深埋,墓碑改爲石材,無踪可進,無跡可查,亟盼高橋汝南周姓宗親,能影印家譜核對,如能相符俾資認親,最可隣者,在我周氏增字輩的,現在祇我一人而已,併此借貴刊一角以徵之。震華通訊地址:台北市金華街一二五號。

  • 文章清明懷故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期  作者:任湘蓉  出版时间:1972-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故乡 祖坟 扫墓 祭菜 风俗仪式

    淸明到了,想起故鄕,家家都准备到祖坟上去扫墓,如路途遥远的墓,便要雇舟前往,一路上驶行甚缓,不止一天就能把墓扫完囘家;可是在一路上的舟中生活除欣赏两岸的绿柳红桃,花香鸟语而外,却另有一番风味,实属令人惦念无己。扫墓的祭菜,预先在家已做好,要三荤三素,另外一个土地盘,盘中放大肉一块,鱼一尾,鸭蛋一个,还有素菜等类,不能缺少一样。去扫墓的子孙在船上吃饭,吃的是和平常差不多的普通菜,不外用砂锅煮的醃鲜笋加上百页结,红烧土婆鱼加嫩笋,这都是故鄕普通的好菜。土婆鱼

  • 文章舊夢無憑成追憶之一瑣憶奉賢古城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抗日战争 思念故乡 祭拜祖坟 童年往事

    前年(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十月間,我作了次「返鄕探親」之行,經香港,飛上海,渡黃浦(穿越黃浦江下面的地下墜道),安抵大陸東南的濱海小城—奉賢故城(現稱奉城鎭)。這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鄕根地,直到抗戰發生後的第三年,我才背井離鄕,遠奔那時的陪都—重慶,加入抗戰陣營。抗戰勝利後,雖也曾囘鄕過兩次,都只是小住數天,拜謁老母,訪問親友。歸去故園却是如同作客!三十八年(一九四九)春末夏初,偕內子、携長女幼子來到台灣,從此只能夢渡海峽,神遊故里。故園尋夢夢無憑...

  • 文章大陸探親旅遊借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汪遂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探亲访友 游览名胜古迹 迁移祖坟 家族聚餐 山东 泗水 徐州 开封 西安

    离开西安,经过一整夜照预定于十八日中午十二时车抵连云港站,下午一时安返中云鄕老家。九、迁移祖坟与南京餐叙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计画将华盖山兴建为华盖公园,下令在五月一日前所有坟墓迁移至焦庄后山新墓地,否则将严予罚款和硬性铲平。情急之下,出资壹仟余元,雇工将四座祖坟移至新址,而符人民政府规定。四月廿四日由丽华陪同乘火车西上徐州,再南下至浦口,由勤诚长子备车接运至江宁东山鎭家中住宿。廿五日中午在华江饭店席开两桌,到有严超学长夫妇,勤业、勤诚、广华等汪家亲人,丁南英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