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疆域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扬州疆域变迁记要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68-02-29
    关键字: 變遷 揚州 疆域

    揚州二字,始自唐虞,終於淸末,歷四千一百六十六年,屢有更替,範圍廣狹,綜錯複雜,亦代有變遷,以至言揚州者,未考當時幅員,每有譌誤,爰述於次:揚州在唐,爲九州之一,虞爲十二州之一,其地極廣,夏商因之,至周,吳城䢴溝,通江淮,越並吳,屬越、楚並越,屬楚,置廣陵縣,秦屬九江郡,(項楚時,爲東陽郡)秦並楚,分天下爲三十六郡,廣陵屬九江郡,漢初爲荆國,爲吳國,後爲江都國、廣陵國、領四縣、廣陵、江都、高郵、平安、新莽改江平郡,東漢改廣陵郡,統十一縣、廣陵、江都、高郵...

  • 文章我亦一谈勾吴疆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0期  作者:欽可久  出版时间:1993-02-20
    关键字: 勾吴 疆域 扩展

    古句吴国自太伯创建,至夫差灭亡,共二十五君,历时七七〇余年,其疆城很难明确划定。前期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小、比较稳定;后期则战事频繁,如同拉锯,但仍逐渐推进,疆域扩大。复旦大学魏嵩山教授曾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这里试就句吴历代君主的作为,结合其疆域的变化,分三个时期加以分析,发表一些管见。一、建国前期(商末——公元前七七一年)商代末期,太伯、仲雍奔荆蛮,自号句吴。太伯无子,传位仲雍,当时各诸候之间常有相互攻伐情事,太伯、仲雍为自衞起见,在藩离(今无锡梅村

  • 文章我亦一谈勾吴疆域(续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1期  作者:欽可久  出版时间:1993-03-20
    关键字: 勾吴 疆域 扩张 覆灭

    根據去齊之子壽夢即位后的一系列活動,如伐郯,入州來;會晉、齊、魯等諸候于鍾離等,則去齊時北方的疆土應擴展到今江蘇北部的淮河以南地區,包括卑梁(今天長西北)、棠(今六合西北)等地。因而春秋前期的吳國疆界,應是東至沿海;南至太湖南岸(今嘉興、湖州等地);西南至晥南,以長江南岸爲界;長江以北的西界是今洪澤湖南岸至六合一線;北至今淮河南岸的清江至阜寧一帶。三、春秋后期至戰國初(前五八五—前四七三)去齊子壽夢即位后,吳始強大稱王,自此,《春秋》、《左傳》、《史記》...

  • 文章江蘇各縣巿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浦东 沿革 疆域 教育 交通

    沿革 本上海县之浦东地,明初置南汇守御所,属金山衞。以大海环东南,潮汐折旋,南派入钱塘江,北派入扬子江,故名南汇,淸雍正时置南汇县属松江府,民国沿用其名。三年隶沪海道,实行行政督察制后,属江苏第三行政督察区。疆域 东滨东海,南界奉贤县,西界上海县,西北界上海巿,北界川沙县。东西距五十公里,南北距四十三公里,面积一千〇二十五方公里,一百三十万零零四百二十亩,分为八区。人口 五十五万八千五百三十三人。(民国三十五年内政部统计。)山川 境内无山。东海环东境

  • 文章江都志略之補充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江都 志略 扬州府 疆域 户口

    編者按:關於江都縣志略,本刋前已於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出版之新七期爲文刋載,茲承江都耆宿杜負翁鄕長予以補充,以補前文之不足,感荷彌深,敬此誌謝!

  • 文章金壇疆城與形勢槪述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金坛疆域 溧阳县 金陵 丹阳 水陆交通

    金壇彊域初甚狹,凡東西廣八十里,但舊志東西廣爲一百里,今以開方江蘇省圖考之,則東西止爲八十里有奇,蓋省圖里數由測望而得,指鳥道言之也,舊志所載,則人行曲折高下之數,里數恐有出入,故從省圖。南北袤六十里,及上元孝德兩鄕,改隸金壇,而北境始斥,於是南北袤亦八十里矣,東至溪屬武進縣界三十五里,(舊志作四十五里,省圖表作三十五里,故從省圖表)。西至茅山屬句容縣界六十五里,(舊志作六十里,省圖表作六十五里,故亦從省圖表)。南至莊店南界牌橋屬溧陽縣界六十里。北至荆城...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4-10-20
    关键字: 江苏 县市志略 宝应县 疆域 人口

    宝应县沿革汉置平安县,晋废,南齐改置安宜县,梁移阳平郡治之,北齐改安宜为安平,陈复名安宜,北周又为阳平郡治,于县境析置石鼈县,隋废郡,省石鼈入安宜,唐于此置仓州,寻废,上元间于县境得定国宝,因改县曰宝应,宋升宝应州,又改宝应军,元改置安宜府,寻废府,仍为宝应县,明以后因之,淸时属扬州府。民初属淮扬道,后隶第六区。疆域东界盐城兴化二县,南界高邮县,西界安徽盱眙县,北界淮安县。东西距一百十五公里,南北距五十六公里面积二千一百二十三方公里。分为七区。人口

  • 文章江蘇各縣市面積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江苏 江苏各县市 疆域面积 阜宁 盐城

    五千方公里以上:阜寧、東臺。三千方公里以上而在五千方公里以下:鹽城、銅山、如皋。二千方公里以上:而在三千方公里以下:灌雲、漣水、東海、高郵、吳縣、武進、南通、泗陽、邳縣、宿遷、蕭縣、沐陽、淮安、江寧、江都、淮陰、興化、泰縣、寶應。一千五百方公里以上而在二千方公里以下:常熟、宜興、雎寧、贛榆、六合、溧陽。一千方公里以上而在一千五百方公里以下:句容、崇明、泰興、沛縣、江陰、無錫、海門、碭山、豐縣、啓東、吳江、鎭江、丹陽、金壇、南匯。五百方公里以上而在一千方公...

  • 文章江蘇各縣巿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山川 疆域 交通 教育 阜宁县

    沿革:本山阳(淮安)盐城二县地,淸雍正时析置成立,属淮安府,民国废府而县仍其旧。道区成立后属淮扬道,抗战复员时隶第七行政区,别称黄浦,以淮安县南有水曰黄浦,东流入本县射阳河而名。疆域:东滨黄海,南界盐城县,西界涟水淮安二县,北界灌云县,东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面积一千三百三十三万八千亩,(五千七百六十七方公里),为苏省地域最大之县,分为十三区。人口:一百零九万一千三百二十四人(三十五年内政部统计)。山川:县境无山,惟冈脉起伏,緜亘至数十里不断

  • 文章豐縣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概況圖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丰县 自然地理 行政区划 疆域 概况图

    北宋时代—第十七图宋太祖赵匡胤,原仕后周为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公元九六〇年,废后周恭帝,建立宋朝,后周亡。北宋时代,讨平五代割据各国,疆域统一,除唐代西北边疆之陇右道被拓拔氏建为西夏国,东北边疆被辽国(契丹)侵占一部分外,略如唐时。至其行政区域,于太宗淳化四年(公元九九三年)分全国为十道,亦因袭唐制,此时丰隶河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公元九九七年)改分全国为十五路,丰隶京东路。京东路:在京都开封东方,东至海,西到汴,南至淮泗,北临黄河。仁宗时期,分全国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