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画石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宜四韻懷青城青城居士風雨勘詩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邓春澍 青城 韵语

    邓春澍(一八八四—一九五四)诗人、书家。江苏武进人。名澍,因爱蜀中青城山而自号青城,又署青城居士、不虚生。早年受业于同邑大儒名山老人钱振锽,又于故乡设私塾,课徒余好,唯诗、书、书、印之作,久而艺技益精。绘事尤擅风神意境,一屋一树、一丛一,莫不生动有致,韵趣盎然,而于画石更见工夫,每作点缀秩然,姿态活现,人皆称绝。中岁以还,常往来沪上,与文坛艺苑人士交酬并参加展览,博得声誉。其韵语亦佳,乙亥一九三五年,上海学者郁葆青(餐霞)编纂《鸣社二十年话旧集》,邓

  • 文章乡先辈国大师吴观岱善临涛山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5期  作者:大成  出版时间:1988-07-20
    关键字: 吴观岱 国画大师 石涛

    世皆知大千居士提倡艺,从事临摹,为此中圣手。讵意在若干年前,梁溪吴观岱即有涛再世之称。观岱,讳宗泰,字念康,号洁翁,幼贫窭,学业槽坊,为豉贾酰人一流。然性嗜丹靑,绘人像能得其神似,丧家往往招之为死者留容,可博靑铜钱二百文。观岱因弃槽坊而专事于。其时有家潘锦字昼堂者,善绘半身仕女,鄕村间每逢新岁,例必悬仕女轴,于是潘锦生涯殊不恶。观岱羨之而师事焉。从师须致贽金,观岱以贫故,致贽只番佛二尊。既而潘锦发觉二尊中,一为铅质,嘱观岱更换以献,奈观岱囊涩

  • 文章段天白的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9期  作者:孫旗  出版时间:1980-03-10
    关键字: 段天白 中国绘画 金石画家 纽约画展

    段天白作时神情中国绘一向分为工笔与写意,而山水则分为南北二宗,北宗称为金碧山水,南宗称为水墨山水,其为工笔与写意、金碧与水墨,因与其地域性有关,而与其人之遭际与个性之关系尤大,如南宋马远夏圭本为北宗,而笔墨表现则属于南宗。故我们要论断一个家为何,殊非易易。段天白之于金同属一派,我们仍以传统之分为阳刚与阴柔槪括性,用来较为适当,他是江苏铜山县人,铜山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你打开历代帝王史来看,自古帝王多为黄淮平原人士,铜山亦黄淮平原之中部,故

  • 文章展笔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湯儀南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画展 茂木稠林 山石 国画 西画 中西对比

    图,往往忽于此功,而于作可以树立之后,多数蒙受其累,之有基础者其山之精神奕奕也,之无基础者则山容单调而少情,山与之密不可离,于此可见。作山水者必须先对施以深功,培植厚基,训练纯熟,百态千形出于腕底,穿揷于山势之间,构造自如,表现出有山有的眞情实景,方为着手。国之难于西者,尤在于「笔墨」之间,「笔墨」二字乃国之精髓,布置勾染是国之形貌、笔墨超绝乃国之精神,无精神则无生机也,因而有笔墨与无笔墨,其作便有宵壤之异,期于有成者乌可不精论笔墨

  • 文章张全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0-05-15
    关键字: 诗句 书画评价 书画展

    每观展诸名作,各具风规自不凡;我亦胸中兵十万,敢云与俗易酸咸。弥天赤燄讵容安,劫后余生胆尙寒;抛却烦忧磨绿砚,写将心境中看。粉本从来不易寻,自然洵美见天心;满腔旁薄凌霄气,吐向云烟寄赏音。知己天涯疏往还,因缘翰墨信非悭;愿将绘事酬靑眼,一幅云山意自闲。

  • 文章涛与扬州(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9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4-06-10
    关键字: 石涛 史籍考证 石涛之名 石涛身世研究 题画诗研讨

    吾尝谓凡人之显晦,不论生前生后,冥冥中若有定数。如涛,生前之名,固不若今日之盛。即自涛逝世以迄今时,约有二百六十余年,亦鲜有言及涛者,从张大千推崇备至后,不但国内硏究涛者,风起云涌。即东西各国艺坛中,涛之名,亦不胫而走。可见凡人之显晦,莫知其所以然。余世居扬州,生于淸末。吾鄕每年,有观音会,都天会,城隍会,迎神过市,锣鼓喧天。旗伞执事,肩摩毂击。每于灯伞中,见有署名苦瓜和尙,瞎尊者等绘。以其名异,恒向先考叩其详。先考曾曰:是恨僧也,他日

  • 文章陶寿伯金石书画近展万人欣赏认当代名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期  出版时间:1970-07-20
    关键字: 陶寿伯 金石书画展 展览介绍

    本会监事陶寿伯鄕长,为名金石书画家,于六月十九日起,假中山堂集会室擧行近作展览五天,展出国、书法、篆刻八十余件,到文化等各界欣赏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对陶鄕长之梅花咸推重备至,认为是当代第一大手笔,而其山水,虽追踪明四僧,但有创新之境界,其所书天发神谶与散氏盘铭,亦一致赞赏,认为非有数十年功力不克臻此,其金更有功力,确为当代名手,各界定购及预定之书与金等件甚多。(注:陶寿伯乡长之山水)

  • 文章涛与扬州(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4-12-20
    关键字: 石涛 扬州 画家 革命家 “反清复明” 平山

    今藏在台王壮为处,寓昙花庵路北。方外名师莲溪、佛迷,皆寓昙花庵内。以上诸师所寓遗址,负翁皆曾亲往考察,多有遗迹可寻。这许多名师环绕昙花庵之原因,定为便于取此天然风景为本。负翁作此肯定,似未过份其辞。而涛发现此一天然本,不知是何因缘,因当时多有顾忌,文献不足故也。涛卒于康熙四十六年,年六十七岁,葬于扬州平山,史无记载。负翁 先考妣之墓。在平山后,地名蔡家山。墓前一溪,溪之南为平山之北,即蜀冈之北。溪中冬令水涸,可通行人。负翁于某年冬令祭墓归时

  • 文章泰斗齐白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作者:朱培昌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齐白石 国画 生平简介 人物掌故

    大师齐璜字白,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生于湖南湘潭,明朝永乐年间,祖先由江苏砀山县迁到湖南湘潭县开垦,世代务农。八岁启蒙入学,老师就是他的外公,非常疼爱聪明好学的外孙。他最喜欢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论语,后来他诗做得很好,写得一手好字,就是幼时打好的基础。十多岁时,对国产生浓厚兴趣,同学们看他的不错,纷纷向他要,他就些小动物如牛羊鸡鸭、鱼虾螃蟹、麻雀喜鹊等送给大家。他虽然的很好,无人向他买,因他年幼无名气。家中田产不多,祖父和父亲兼做零工

  • 文章艺苑奇葩·中精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王朝陽 王迎生 平淑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艺苑奇葩 鹿岩画 历史典故 民间传说

    扬子晚报》于一九九五年八月十四日披露:「灌云三处古代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大伊山的元代鹿石岩画」,则是其中之一。这又一斯地的重要的古文化的发现,已引起了很多人的关心和深入硏究。大伊山元代的鹿石岩画是有人根据民间的传说,寻找发现的。它是在伊山鄕山西村八组附近的山头峭壁上。准确地说,它是在大伊山主峰海拔二二六·六公尺,西侧大山围的峭壁上。顺着俗称「一人路」逶迤而上,到达鹿石岩画处的时候,有蓝天在上,怪峥嵘,悬崖峭壁,有望而生畏之感。平视西边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