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滩簧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方戏常州滩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3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常州 曲艺 滩簧

    在我们大陆上,江长以南的各县市,风土人情,地方习俗,以及各地的言语,都有不同的地方。俗云:「江南十里蛮」,诚非谬也。就是以民间娱乐来讲,亦随各地的环境而构成。我们家鄕的民间娱乐,除京戯之外,尙有本地的一种戯剧,名曰:「滩簧」。这种地方戯,在我们每个鄕村角落里演唱,甚为普遍,吸引力很大,可说是鄕村妇孺们最喜爱的一种娱乐。常州滩簧的名称,不知起于何时,现在缺乏资料,无从査考。根据辞源的记载:「一种弹词俚曲,杭俗遗风;滩簧以五人分生旦净脚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锣

  • 文章浦東游藝

    来源期刊:《浦東》 第14期  作者:張宜宜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沪剧 滩簧 民间艺术 唱腔派别 弹词

    北平乃文化古都,而上海乃国际都市,前者杂艺均属于北方玩意,但上海游艺种类之多,却包括南北总汇,如说包罗万象,绝无夸大之处,以「沪剧」为例,起源于上海对江(黄浦江)浦东,十足道地土产货,由于词句通俗,曲调单纯,颇能获得劳工界人仕所喜,鄕村能能哼上两句。「沪剧」;原称作「东鄕调」,亦名「滩簧」,简称为「本滩」,属于本地滩簧之意,演唱人一男一女,仅以独把胡琴伴奏,十分简单,女角在表演时尙兼打板工作,经常在各鄕鎭茶馆内作演唱场所,所谓骨子老戏有——庵堂相会、拔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5-15
    关键字: 滩簧 迎神赛会 祭品 消灾降福

    迎神赛会记上期闲话滩簧中,柱中曾就距城区较远之穷鄕僻壤,一般农夫农妇,由于农事闲暇,同时又热衷与向往娱乐,不惜筹集金钱,甚至以食米代金聘请演唱滩簧。诚然,鄕人假农闲时间,做做娱乐活动,演演滩簧,藉以调济身心,亦属无可厚非,因此地方政府,亦明知此道,表面上不得不严密注意鄕人们藉演唱滩簧为名而啸众「聚赌」「会打」胆敢破坏鄕土善良风气者,虽然在必要时予以勒令停演,惩诫祸首,但始终仍未予明令禁止,良以「聚赌抽头」,「会打羣殴」,乃不过地方少数不肖之徒或无业游民之

  • 文章滬劇漫談

    来源期刊:《浦東》 第54期  作者:蔡開西 出版时间:1988-10-15
    关键字: 沪剧 地方戏曲 滩簧 新都剧场 录音带

    沪剧的前身是「申曲」,顾名思义是差不多的。「沪」字代表上海,「申」字也是上海的代名词。申曲的前身就是滩簧。(浦东的鄕曲,简称滩簧),当时上海滩五花八门,各地方的人在上海谋生的不知其数,也就产生了各种地方戏曲,大别有京戏、广东戏、宁波滩簧、绍兴戏,还有无锡滩簧,其它尙有很多的地方戏。当时的滩簧主要是曲,就是唱,而且多数是一男一女为主,加上一个琴师(拉二胡的人),就可以东走西闯,跑跑小茶馆,有时在鄕间地方,也能卖艺。我虽生已晚,尙能适逢其会,当时我祇有七八

  • 文章故乡拾穗(八六)杂忆——滩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6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9-15
    关键字: 滩簧 常锡文戏 《王百万叹穷》 越剧

    家鄕有一种地方戏,俗称之谓「滩簧」,完全是以地方之方言音调依编成之七字句而唱出,一天一本,一本即为一个故事,每本演出最少约五六出。鄕下之滩簧班,无自备之行头,仅备有絃子、琵琶、胡琴、锣鼔、板鼔等,每班之人数不等,最多亦不会超过十人,普通大约为「三花三旦」或「四花四旦」(家鄕土话),即该班有三男三女或四男四女可以上场演出,余则为帮闲者。旦角及老旦之服装,尙须向民间洽借应用。邀请演出之鄕村,负责供给该班之食宿,并给每日演出之酬劳金若干,当然酬金亦不会丰盛,仅

  • 文章淺說家鄕的戲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7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草台班 滩簧 说书 道情 家乡戏曲

    在家鄕的农村社会里,民众赖以娱乐、消遣、调节生活情趣的戏曲约有:「草台班」、「滩簧」、「说书」、「道情」、「唱春」、「宣卷」等数种。据以了解,上述的各项民间曲艺,目前在家鄕已不流行了,而且可以预见,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文化发展的更替,这些具地方色彩的玩意儿,将来也难有重现的机会。为了使在台出生或成长的晩辈同鄕,也能知道一点家鄕的昔日风貌,以及曾在家鄕久居过的鄕亲、鄕长,能再一温儿时的旧梦,所以不避残陋,将上述的各种家鄕民间戏曲,除「草台班戏」,已在本刋

  • 文章常州滩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2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2-02-15
    关键字: 滩簧 地方戏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家鄕有一种地方戯,俗称之谓「滩簧」,完全是以地方之方言音调依编成之七字句而唱出,一天一本,一本即为一个故事,每本演出最少约五六出。鄕下之滩簧班,无自备之行头,仅备有絃子、琵琶、胡琴、锣鼓、板鼓等,每班之人数不等,最多亦不会超过十人,普通大约为「三花三旦」或「四花四旦」(家鄕土话),即该班有三男三女或四男四女可以上场演出,余则为帮闲者。旦角及老旦之服装,尙须向民间洽借应用。邀请演出之鄕村,负责供给该班之食宿,并给每日演出之酬劳金若干,当然酬金亦不会丰盛,仅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