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神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地發福三百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9期  作者:吳塘山民  出版时间:1977-03-20
    关键字: 尤延之 德行 神话

    鄕先贤尤延之在南门外吴塘山卜葬了他的父亲,在山庐墓三年。一天晚上,见太中灯光烛天,有一艘船从远处慢慢的驶至岸边,山土地都去迎接,船中走出一位湖神,纱帽蟒袍,状甚威严,对山人土地不由分说,大加斥责的说:「这里是一块大地,发福可三百年,谁能当得起葬在这里?快去查明,把他掘除掉!」说完,和船都不见了。延之在暗中听到以后,痛不欲生,伏墓大哭,三日夜没进一点飮食。三天后,湖神又来了,山土地就把延之的实情相吿,湖神说:「我也已经查明,尤延之确是一位孝子,他

  • 文章湯伊勳遇仙得藥(三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61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82-02-15
    关键字: 汤伊勋 神仙 送仙湖

    邑人汤伊勋、字孝思。业医、尤精妇科。某岁冬日,汤外出为人视疾,见羣孩裸戏桥上,语曰:「明日遇仙。」汤怪而问之。孩云:「仙在玄妙观前。」翌晨遄往,无所遇。至日中,有疠丐四五,席地酣飮,气秽不可迩。指顾间,丐忽杳。遗荷叶一柄于地,细视之,宛如方出水者,乃携之归,植之瓶中。时疫甚盛,病者服药,须荷叶作引。每诊一人,摘少许与之,无勿瘳。叶缺如锯齿,诘朝视之,复圆如故。因是,人咸传其家有灵药。由是医名大振,获利颇丰。县城中有秀才杨立甫者,丙午岁夏(其时当为道光

  • 文章南京的后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劉锺濤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南京的后湖 神庙 鸡鸣寺 玄武湖 南京

    首都志载:「玄武门外,有水浩淼泓澄周回四十里者,后也,以其南有前胡得名」,后南近太平门,亦名自由门,北濒和平门,又名策门,全面积约四十里,呈三角形。自太平门经钟山侧及红山迄和平门为三角形之底边,自太平门沿高楼门附近城墙外边折向和为三角形之两边。京沪铁路往来各班火车必经此道,当其驶过临一段时,乘客莫不引颈观赏此一段光山色,临近后地区,颇多名胜古蹟,或为文化设施,城内外游客终年不绝。后志计宗道过后记云:「凡过必出自太平门命舟而行,可七八

  • 文章聊园随笔——记无锡沿渔民的演剧酬——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无锡沿湖渔民 演剧酬神 乡野轶闻

    吾邑沿太的渔民,虽然在陆上没有住宅或其他不动产而以渔船为家,但是他们的船都有固定的停泊所在,世世相传,迄未变更,所以在沦陷以前,亦将他们纳入地方保甲编组。他们约有二百户弱,编分二保,一保属第四区徐巷鎭,另一保属同区河埒口鄕,与本地居民同享有国民应尽之义务与权利。可是他们有一种和本地居民不同的特殊风俗,就是他们在中捕渔时,如果遇到了警风骇浪,船只人口均吿平安无事,他们例须在徐巷鎭沿锡宜公路太边的石埠里马祖庙前雇请戏班,演剧酬。马祖庙前左侧有戏楼一座

  • 文章金壇山水(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52期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神女庙 杜鹃 唐王山 长荡 老树狭云

    一枝节杖澹生涯,小步溪桥看夕霞,野水乱陂女庙,杜鹃啼过石㭻花。于锦城春晚游横山过净土寺诗,不到禅栖未悟空,共随烟艇渡乌龙,人依树影看春月,鸟踏铃声坠晚风,傍晚溪桥云上下,绕村篱落水西东,年年眼底梵川路,吟徧乘杨听郭公。又一支山为唐王山,一名土山,相仿唐太宗有子葬此,故名,淸朝李林诗,兹山郁平地,分派自华阳,怪石酣春色,野花流午香,村村浮鸭绿,树树响莺黄,帝子佳名在,仙根毓秀长。其浮于心者,为大涪山。在县南三十里,长荡中,山脉自宜兴来,以山顶为界,北

  • 文章明珠上的斑斓光环无锡市郊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8期  作者:成錫霖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太湖明珠 神州第一郊 经济发展 文化历史

    如果把无锡比喻为太明珠,那么,环绕市区的l80多平方公里的无锡市郊区,则是这颗明珠上色彩斑斓的光环。她以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通讯、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化历史、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好的发展前景享誉国内外,更以综台经济实力居全国同等城市郊区前茅,素有「州第一郊」的美誉。烟波浩渺的太,「江南第一山」的惠山,给无锡郊区带来了倚山傍水的秀丽自然风光。历代文人墨客徜徉其间,真情真意自然流露,留下了众多古迹景点。现今,区内有被一代文豪郭沫若称为「太

  • 文章柳毅將軍外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李宗思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柳毅 柳将军庙 洞庭湖龙王 民间神话 香火大会

    柳毅本是农家子弟。相传是唐朝广人,后迁居丰县,由于他带给丰县人莫大的荣誉与福祉,后人把他话了,给他建庙塑像,香火迄今不断,至今我丰民间仍有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今择一二略述于后。柳毅与弯里会柳毅虽出生农家,但他从小就喜文爱武,为了达成其雄心壮志,随投笔从戎,后转战南北,屡建奇功,晋升到将军,后战死在洞庭畔,丰县人在城外西北隅,为他筑庙堂,塑像,并订为农历九月初二(他的忌日)日,起连续到初九,为他的香火大会,传言九月初二,他一定会回家探望乡亲,并暗受

  • 文章故鄉見聞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新浦计程车 江海书画会 湖海艺文社 宋瘦秋墓园 燕尾港水闸 神木七里松

    一望无际,从燕尾港远眺,渔船幢幢,船杆林立,是海面上另一种繁荣天地。木七里松▲大伊山之东,约七里处,有一株古老的松树,据估计传说,约有千百年,因此此处地名也就「七里松」,一语双关。抗战时期,日寇经过此处,因天气寒冷,乃锯下一段松树枝,烤火取暖,不料松树流出的浆水,变成红色血水,把日寇吓呆了,认为此乃树,不敢再锯了,此松现列国家二级保护物。桃红配柳绿▲灌云县伊山鎭东五、六里地,公路两旁,一大遍果园,三四月间,桃花红、李花白,眞如歌词中描绘:「桃花红、红映映

  • 文章談海門年俗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1期  作者:顧保安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腊八粥 送灶 调阴阳 沙炒花生 丢稻屯 吃糜子 悬容挂真祖 游湖牌 放炮仗 请灶神 年朝饭 跑发财 年初一忌讳 放纸鸢 献田头 照田财 拔红灯 四将推台

    时运之意。另必有「百叶包」,是将百叶裹「菜头」,谓之「银包」。又「菜头」与「彩头」同音,均吉祥语也。谨按:灶君,我邑中每家均供奉之,其殿设于灶台,殿内有一梯形木板,长约一尺,厚约二分,上端宽约二寸半,下端约三寸,灶君像,均为慈眉善目之白须老者。其像由画师描绘于红油光纸,在市上出售,邑人购得后,于念四夜将之粘贴于该梯形木板,像向外,殿前设香案,邑人对灶君甚为虔敬,朔望及重要节令均上香膜拜。又如家人中有病痛不愈者,辄焚香叩告,请默佑。邑人对灶君之称号甚多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