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州乡贤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随建文帝出亡的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郑和下西洋 海州乡贤 明清文化

    目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威慑那些逃居海外的建文帝的遗臣们的反抗活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曾说过:「当明初之世,成祖以搜索建文,命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可见建文逊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随建文帝出亡的臣僚中间,有两个海州人,一个是何洲,一个是周恕。这两个人在一些史籍中都露过面,如《明史》中就有何洲的记载:「何洲,海州人。不知何官,亦去为卜者,客死。」《明史纪事本末》之《建文逊国》卷中所记跟随建文帝出亡的二十二人中,有太监周恕。至于何、周二人的详细情况

  • 文章海屬名人軼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卞庚 海州风貌 乡贤事迹

    都是山珍海味。日本人个个目瞪口呆,中国使节声威大振。二、朱路与沈云霈朱路与沈云霈都属海州人,同在州里读儒学中秀才,又一同去南京乡试。沈云霈中了举,朱路落了榜。回家后,朱路拿着自己的卷子对沈说:沈二哥,你看看我的卷子。沈云霈过目后,洋洋自得地说:你这样的文章也想进学!朱路当即羞愧满面。回家后又认真苦读,于光绪乙酉科乡试又中了举,第二年丙戌科又中进士。沈云霈却又落了榜。他也拿着自己的卷子对朱路说:朱贤弟,你看我这文章怎样?朱路看后,也说你这样文章也想进学。一句话

  • 文章海州清官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海州历史 区域文化 乡贤事迹

    我总纂《连云港市志·人物卷》,涉猎到海州地区地方官廉政资料,本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精神,摘译如下。臧梦解:浙江庆元人,宋末进士。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经浙东宣慰司举荐朝廷任命其为海宁州知事,海宁州隶属淮安路,属县为赣榆、沭阳、朐山三县。臧梦解为官刚直、廉洁,对日常政务缜密思考,慎重处理,不徇私情,对衙门里的邪气起到威慑的作用,以致无人敢私访说情,想贿赂者对他更是畏而却步,竟至达到「门无私谒」的程度。凡有向民间摊派的差役,富者多摊,贫者减或免,官吏

  • 文章唐朝裴克谅、吕让任海州刺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唐代社会 海州刺史 乡贤事迹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其所著「白氏长庆集」卷六十八,海州刺史裴(克谅)夫人,李氏娥墓志铭,叙述李娥之曾祖父讳畲,国子司业;祖父讳承,工部尙书,河南观察使;父讳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赠户部尙书。李娥为相国长女,适海州刺史,裴君克谅……。夫人为相国女,邦君妻,不以华贵骄人,能用恭俭克己,宝历三年疾终海州官第,年五十四。裴君修文达政,洁己爱人,自佐邑、从军,连牧二郡,不以寒暑而易心,宜乎荷百禄号良二千石也……。又昆陵(常州)吕氏渭起堂家谱,系光绪四年戊寅续修(藏于

  • 文章海州先贤仕宦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文献资料 乡贤传记 海州史料 区域文化

    嘉庆海州志,知州唐仲冕修,嗣后其续篇为海州文献录、许乔林辑(民国六十七年有影印本),惟咸丰至宣统间,海州(今东海县、灌云县、连云市)及沭阳县之史料,竟付阙如(赣楡县志系民国十三年修、断代至宣统三年),玆参钜有关典籍,摘录 先贤仕宦有关资料如后:附记:㈠清代海州人,狭义之称,系为今东海县、灌云县、连云市。㈡海州文献录卷十一人物第廿一「岁页—国朝乔三变、宋遴,海州板浦场人,但顺治九年贡………不知塩法志何所依据?」经查山阳(今淮安)县志,乔三变为山阳岁贡,而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