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法治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〇〇八年选前乱象与民主法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3期  出版时间:2007-07-20
    关键字: 选举 法治 座谈会

    一、时间:中华民国九十六年四月三十日(星期五)下午三时〇分二、地点:台北巿中山北路三段五十四号七楼(康德国际法律事务所)三、主持人兼引言人:法治建设基金会董事长陆润康四、邀请座谈者:杨与龄(前司法院大法官)郑健才(前司法院大法官)张麟征(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戴立宁(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家瑞(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锟盛(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人兼引言人:法治建设基金会董事长陆润康首先我要对二位大法官及各位教授在这已经非常炎热的初夏,抽假前来参加基金会

  • 文章民主法治与台湾乱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35期  出版时间:2006-01-20
    关键字: 民主 法治 台湾 乱象

    ,其中第五项:「一般民众对于到法院能否获得公平正义之判决?认为能者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九,认为不能者占百分之四十五点四。另百分之十九点七民众表示不知道。剔除不知道民众,认为能者占百分之四十三点五,认为不能者占百分之五十六点五。」(转载自法治建设基金会第二十六号会讯)(下期待续)

  • 文章民主政治之政府與人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逯扶東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同意 法治 责任 政府 政治权位

    实是刻不容缓的。二、同意、责任、法治的政府民主政治的政府,仍是政府,仍然是必须拥有相当的权力,亦即是能力,以完成国家任务。今日的政府不仅要消极的维护社会秩序,还要积极的增进人民福利,所以今日一般国家的政府工作之繁重,远非旧日政府可比,而且还在日益增多之中。由于工作繁重,当然能力亦随之要增强,亦就是说政府权力正日渐扩大之中,但是我们今日已不应当再有往昔那种对政府抱有恐惧的心理,以及不信任的态度。因为今日民主政治之下的政府,是透过人民的同意而产生,政府是自人民

  • 文章社会安定 民主法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5期  出版时间:2005-03-20
    关键字: 台湾 社会安定 民主法治

    产生国家认同危机。三者相互关连,追根究底,则为执政者欲利用上述三项相互关连、相互矛盾的因素,继续掌握政权,企图与中国分裂,实现建立台湾共和国的梦想。他们不想统一和维持台湾的现状,也不懂「有名无实的一中,可换取无名有实的独立,有名有实的独立,必造成有名有实的一中」的道理,他们的梦想,除了使台湾社会不安恶化以外,到最后,甚至想要「一国两制」都不可能。四、如何在民主法治前提下,追求社会安定?任何政治体制,都需要法治,才能维持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要建立法治,必须

  • 文章谈民主、法治与团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9期  作者:徐銀高  出版时间:1989-07-05
    关键字: 民主 法治 团结 宪政 政治沟通

    建立法治的精神民主宪政的意义,就是透过宪法来实行民主政治,而法治为民主政治的基础,国民所有的行为均需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否则就是违法,法治同时也是民主宪政实施的保证,法律规范成为人民生活准则后,人人养成守法的好习惯,社会才能安定和谐,民主宪政才能顺利施行。管子说:「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政治学家斯契密特说:「国家一切活动均是法律的适用,行政尤见其然。以三段论法言之,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结论不过法律的适用。」故法律乃法治政治的基础

  • 文章法治之道

    来源期刊:《浦東》 第48期  作者:朱石炎 出版时间:1987-04-15
    关键字: 民主法治 司法制度 公民素养 台湾地区

    我们是民主法治的国家,可是,在当前法治社会里,发生了以下三种不正常的现象:一、忘本——有一些分离分子,搞一些分离团体,不承认国号年号,不顾宪法的规定,完全忘根忘本。二、不以违法为耻——不守规矩是耻辱,连儿童都懂,近来居然有人不以犯罪为耻,反而以坐牢为「光荣」。三、不尊重司法——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执法护法,是民主政治国家重要部门之一,司法官对于案件所作的评断是以国法为基础,现在竟然有人侮辱司法机关,甚至骚扰包围检察官,简直目无法纪。这些怪现象的形成,导因于对

  • 文章鄕訊報導已影響了司法及教育的改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2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乡讯报道 膳食 学生 法治 教育

    司法行政部通函各级院检,嗣后起诉书或裁判书中不得记载:「被吿无故不到庭,显系畏罪情虚」字样,皆已证本刊维护法治,保障人权及爱护学生之呼吁,并均引起了各界之重视,作了改进。任何国家欲求进步,必先提高敎育水准与励行法治;敎育水准提高,人民知道切身利害,必能选贤与能,选出好的行政首长,自会遴用好的幕僚人员,一切施政必然符合人民需要。否则,人民就可引用罢免权予以罢免,重行选举。至于司法问题更为重要,苟司法淸廉,无枉无纵,一丝不苟,万事明察,则无贪脏枉法之官员,更无作奸犯科

  • 文章試論人事人員應有修養之研究(待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縱亞萍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本体观 法治 责任观 服务观 人事人员

    了自己。因之,当我们清明在躬之时,对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値,个人的前途等,便会常常想到,想到而不能作合理的解答,便会形成人生危机,想到而又能运用智慧求得适当解答,那就已经踏进人生哲学的范畴了。当兹国家忧患,社会动荡,公理不彰,一切形势都在迅速改变之际,我人事人员必须以谦诚务实的态度,任劳任怨的精神,「去人欲、存天理」,革除陈旧思想,不断吸取新知,才能面对形势求新求行,肩负起人事新制的新使命。二、法治观:我们是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人事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自当处处

  • 文章民爲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姚澤民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政治现状 治水之道 民权主义 社会法治

    民主与法治民权主义本乎法,目的在求人民政治上之自由平等,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自由权,并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四种政权;民权主义本质,国父说:「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为民主……」民主即政治以民为主,也即是主权在民之全民政治;前述四种政权,权属人民,用来监督政府。国父所著五种宪法将权、能分开,能指政府,具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等五种治权,为人民服务。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各守权能分际。惟迩来执政者为贪图权位,将「五权宪法」修得

  • 文章回顧台灣財經 展望未來發展前理事長陸潤康提出報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4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陆润康 报告 财经政策 法治精神

    否「根」仍在台湾?真是令人费解与心忧!陆润康前理事长表示,财经政策一定是建构在安定的政治及法治的基础之上,任何一个企业要发展,都需要施政一贯性与延续性、政党轮替执政(美、日均有前例可证),并非不好,但是违反经济发展的决策,却可能造成财经停滞不前。陆前理事长说,国际大厂商「拜耳」在台中的投资案是经过国民党执政时代的中央政府(经济部、财政部、环保署、内政部……)核准之「投资案」,结果「葬送」在民进党执政的台中县长一个地方官员的手上,「拜耳」投资的前置费用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