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共返回1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族报发行人李子继病逝

    来源期刊:《武進鄕訊》 第377期  出版时间:2000-03-15
    关键字: 民族 李子继 悼念

    民族报发行人李子继鄕长,于二月二十六日清晨,因心脏病突发,安静地在自宅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李鄕长之丧,已定四月二日上午十时,在台北巿辛亥路第二殡仪馆景仰厅设奠公祭。因为他平日对人诚恳,乐于助人,当天吊唁的人一定很多。李子继鄕长是同鄕大老自立晩报创办人李玉阶先生四公子,长兄子弋、次兄子坚、三哥子达(名导演李行),一门俊杰,在各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李鄕长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后留学美国获西东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历任自立晩报政治外交记者

  • 文章李之繼喪禮莊嚴肅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8期  出版时间:2000-04-15
    关键字: 李子继 民族 悼念

    民族报发行人李子继鄕长、天帝教维刚枢机之丧,于四月二日上午九时起在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饰终礼,到文化界及天帝教同奋三百余人,依天帝教仪式举行。灵堂布置壮严,正中两壁都悬黄绫,不挂任何挽幛挽联,中间仅有连战、宋楚瑜两个挽额。最显目的是大门口是很大的一个黄布长条幅「送维刚机枢李子继同奋最后一程」,至情感人。饰终礼仪式庄严肃穆,很多同奋穿黑色道袍,齐声诵念廿字眞经一本,唱饰终歌,参加公祭的有世界宗教徒协会等二十多单位,由天帝教首席使者维生枢机(李之弋

  • 文章【常州市天鹅少儿民族乐团简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1期  出版时间:1999-09-15
    关键字: 常州 天鹅少儿民族乐团 民族乐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艺术灿烂的文明古国,勤劳、聪明的祖先早就创造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音乐器,源远流长的民族乐器集我国人民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之瑰宝,民族的骄傲。常州市天鹅少儿民族乐团是一个专门演奏中国乐器的少年儿童业余乐团,成员全部由中小学生组成,平均年龄约十四岁。乐团弓弦、弹拨、吹奏、打击等各种声部齐全,以独奏、协奏、重奏、合奏形式等演奏中国民族乐器。曲目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及江南地方特色为主,并能熟练演奏和确实表达其他地区及

  • 文章中国民族文化何去何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民族文化的起源 民族文化的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 孔子 孟子

    中国民族文化是开放的,是优势的。自黄帝建国于今已四千八百余年。黄帝为征讨不祭祀的人—「史记」上说黄帝「征不享」不享是不祭天地神明祖宗的人—曾和炎帝,蚩尤作战。尧舜时代为了同样的理由征讨共工、驩兜、三苗等民族(请读「舜典」)。大禹王也为了有苗「反道败德」,在七十天中征服了他们。禹王在涂山来会诸候三千人。所谓之诸候便是今人所谓之部落。汤武革夏之命,掩有天下。鉴于殷王朝的宫庭遗址、陶瓷、靑铜器、文物、在今之湖北武汉和江西赣水流域淸江大批发现,再加上见于殷墟

  • 文章(文苑)從軍詞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4期  作者:又鴻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从军词 精英魂魄 民族大爱

    如一柄古剑锵然出鞘我振衣而起沉埋日久的精英魂魄乍现当世岁月逝矣!三十年岁月紧衔飞去让衮衮诸公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讨论原则问题我只振衣而起挺身承受征途中的艰险横逆如一支翎箭咻然出发我振衣而起紧紧弓弦一撤,便昂首射向血红的烈日莽莽神州,三千里故国羞愤待雪每在中夜便入我梦魂中含怨低泣我振衣而起欲尽扫攀缠跋扈的荆棘如一枚子弹狂啸冲出鎗镗我振衣而起迅速的旋转中把亲友牵连的世缘都一并斩弃民族大爱在胸,这割舍却简单得令人心酸然而我微小的生命必将迎接十万万黎民的企盼这一切

  • 文章艱辛剏業憶嗇公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李詠湘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张謇 民族企业 师范学校

    二 興辦墾牧公司張公在實業方面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以後,到庚子年(光緖二十六年)北京拳亂發生,朝野鼎沸,他看看朝廷更已昏庸腐敗得不可救葯,除與劉坤一張之洞等規畫東南自保之策以保存國家精華地區元氣外,就更進一步計劃在蘇北沿海廣大荒地作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從事農塭漁牧。他首先創立了「通海墾牧公司」,闢地十萬畝,一面種植棉花豆麥,一面改進製塭和推廣漁牧事業,以示範於國人。但是這項與天搏鬥與海爭地的工作,在那科學落後全憑人力的環境下,其艱危困苦,又較創辦工廠時更增倍蓰...

  • 文章我的摯友王平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31、32期  作者:邵父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王仰嵩 回忆挚友 民族文艺

    的生命显现出蕴藏的眞正价値与意义。当时平陵兄高擧「民族文艺」的大纛,获得党国元老叶楚伧、张道藩的支持,他一面提倡民族意识,一面维护民族思想与固有文化的行动,使中国伦理道德在这一次刼难中,得以仍留保存其原来的面目,让万代同钦,让擧世共仰。共产党鉴于「普罗文学」遭受「民族文艺」的致命打击,便在抗战时期,发动左翼阵营,向他围攻,暗派爪牙实行挑拨离间的阴谋手段,务要使他孤立,结果因为忠于党国,精诚待人,不与人争名夺利,才能在最艰难最危险的阶段,勉强维持了最困苦的生活

  • 文章懷吳稚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5期  作者:邵德潤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吴稚晖 哲学 文学 民族伦理 悼念

    不言。稚老一生,过的是高人雅士的寒素生活,实际且担任着「出则负天下望,入则为帝王师」的责任,眞是旷代奇人。他死后遗嘱海葬于金门,不浪费一口棺材,不占有一片土地,更足以砥砺廉隅。稚老认为哲学与文学对国家来说,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曾一再撰文提倡。他说:「发扬民族正气,有赖于文学;发挥民治精义,有赖於哲学;发展国计民生,有赖于科学。」「哲学和文学是父母,科学是子女。」在举世趋向功利,纷以实用科学为进身之阶和谋生工具之时,稚老独具只眼,指出哲学与文学为科学的根本,不可

  • 文章崢嶸歲月憶寮都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陶佩瑚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寮都 民族舞蹈 公演赈灾

    张秘书长炎元、侨务委员会詹处长竞烈、黄处长炯第、立法委员张希哲、王大任、暨民族舞蹈家柯吟芳教授等多位人士,其中张希哲委员与黄炯第处长更率领中华民国职业教育考察团莅校考察,成员中包括当时高雄工专唐智校长及桃园农工王念烈校长等多位教育界先进,诚可谓群贤毕至、盛极一时。他们对寮都的校政、校风、教学及管理等,有口皆碑,赞誉不已。予全校师生莫大的鼓励和欣慰。技职教育 无中生「有」教育家社威氏曾云:「生活即教育」。知识的传授贵在能够活用实用。寮都的毕业生,固多回国升学

  • 文章莫要橘逾淮而爲枳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3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81-01-31
    关键字: 华侨 科学 民族精神 功利

    记得童年时代读国文时,常有「欧风美雨」字句,是指外来的新知识、新科学、要我们吸取它、学习它。可是现在像「狂风暴雨」般的丑角、市侩、西皮、流亚,和功利主义与奢侈恶风来向我们侵袭,尤其旅外青年,最易沾染。陆乡长旅美小住,有鉴及此。为发扬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优良伦理传统,保持中华民族固有道德文化。特撰「莫要橘逾淮而为枳」一文,以勉励无远弗届的出国深造或移民国外者,要像我们的国花——梅花。冰霜冷雨都不怕,愈冷愈开花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中华儿女,无论到任何地方,处

共113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