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40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憶舊之七(一)八十年前故鄉城南述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9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便民 小南海 致和 南市

    前几年赴大陆探亲,总角交朱龙湛先生曾塡词一阕记其事,其中有句云:「人换世。谷为陵。」到无锡一看,确实是「谷为陵」了。八十年前民初城南的景象,已全都不见了,可是在我记忆中,却仍然是印象鲜明。将此点点滴滴写出来,也许可供后人凭吊并有益于考古之用。一、便民与小南海无锡水道有弓河、絃河、箭河之称,都是以水道形势而命名。絃河是直河,从北门一路直通南门,出南水关接大运河。弓河是弯曲形,沿城脚转向,便民却跨在弓絃河之间,在弓弰之处,也是二下塘和三下塘交汇点。此

  • 文章柳浪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8期  作者:吳會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柳浪桥 留郞 溜龙

    在无锡北门水关过去的那座,就叫「柳浪」,再过去就是旗杆下。可是柳浪有一段沿革,或许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因槪述其掌故如次,对否还请大家指正。柳浪旧名「留郞」,因为此地原为妓女户聚集之处,(或许像台北巿取缔娼妓而划的,江山楼新北投等风化区差不多,)故命以「留郞」二字。后来妓女户都搬走了,附近居民,因该地河滨都是垂柳,就把它改称为「柳浪」,在淸代,一度曾将改为「溜龙」云。

  • 文章忆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20、21期  作者:鄭子政 出版时间:1972-09-16
    关键字: 草桥 苏州 南社

    记得五十年前,正在总角之年离开苏州盘门第一高小升入草中学。学校为前书院旧址,因袭其名。草中学为江苏省立第二中学,亦即为苏州中学之前身。苏州在前淸末年为抚辕重鎭,文风鼎盛。草又适位于城中心区。当年执掌校务者为一地方士绅汪鼎烝先生字家玉,其为人循循然也,亦为前淸擧子,儒雅风度。敎务主任旧称学监,兼负责训导,为汪怡之先生兼敎生物学课程,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畏。当年级任导师为昆山胡介生先生字石予,别号布衣,任国文课。苏地于冬季时有雨雪;气候颇寒,而先生所穿

  • 文章郑板诗词故事拾趣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2期  作者:戴建中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郑板桥

    一、郑板吟诗驱小偷郑板是清代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据传,在他去山东任范县、潍县知县前,曾在今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乡北宋庄教过书。郑板迷于诗、书、画,他的诗描写民间疾苦颇为深切。他在盐城留下一首诗流传很远。有一天,午夜时分,郑板还没有睡着,照例用手在身上练书法。这时他听到响声,借着月光见一小偷已爬过墙头进宅,他十分沉着、冷静,既不声张叫喊,也不叫醒家人一起捉小偷,而是吟诗示贼,吟道:「星斗满天夜已深,梁上君子已光临

  • 文章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鹊桥仙

    姜應然 作詞 曾永文 作曲 王子妙 編曲

  • 文章松江城区的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7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4-01
    关键字: 松江桥梁 普照寺 观音桥 华阳

    有人常常欢喜在夸张自己经验或倚老卖老时说:「我过的比你走的路还要多!」过的多少,我想应该和年龄的增长有关系,同时与行踪的远近也有关系,如果活得很老,而始终离不开三家村的家园,那像井底之蛙,他所过的也多不了那里去,所以年龄的累积加上了浪迹天涯,才能过得多。笔者对于国内外几座著名的大如一九三六年完工的世界的美国金门大,国内最大的钱塘江大,刻有几百只小狮子有七百余年历史的河北永定河上抗战名——卢沟等固然响往,然都缘悭一面,迄无机会领略风貌

  • 文章虞城晚眺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5期  作者:朱惠宗 出版时间:1998-08-01
    关键字: 虞城 大厦 虹桥

    虞城处处彩旗飘,夜景绚丽分外娇。大厦摩天比梳栉,华灯初放化虹。新区欢奏文明曲,闹市争掀改革潮。五十万盆花烂漫,琴川装点更妖娆。

  • 文章黄浦江上的第四座大

    来源期刊:《浦東》 第75期  作者:楊新民 出版时间:1994-03-25
    关键字: 黄浦江 大桥 松浦大桥 南浦大桥 杨浦大桥 奉浦大桥

    跨越黄浦江的第四座大,可望在今(一九九四)年动工兴建,预计于明年(一九九五)底竣工通车。这座大是建在闵行与奉贤西渡间的黄浦江上,系由奉贤工贸总公司与澳门利联财团合资组成之上海利联发展公司投资兴建,定名为奉浦大(又名贵妃大,详见本刊74期59页「舞蹈家周洁」)。建成通车后往来于沪杭公路间的车辆,不必再在此处藉轮渡过江,增进交通便利。黄浦江上现有三座跨江大,是:松浦、南浦、杨浦。奉浦为第四座。奉贤工贸总公司于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八日正式挂牌开业,注册

  • 文章寻访张墓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0期  作者:潘正言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张墓 常熟 参观 笔者

    1990版《常熟市志》军事篇中记载:“1937(民国二十六)年11月13日起,常熟保卫战鏖战一周,我军西撤后20日,自城区退至西门外的国军广西部队,在湖、张墓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相持一昼夜撤离。”但是战斗过程与参战部队的具体情况却知之甚少。五月二十三日下午,笔者特地去尚湖西部实地去寻访了一下张墓。按地图上的标示,张墓座落于虞山鎭与冶塘镇的交界处张姆(墓)塘上,南北走向。驾车沿着三环路到了湖边,现在的湖已是一座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下车去农家打听

  • 文章走三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遜如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走三桥 无锡 中秋 大市

    故鄕旧俗,每遇中秋佳节,晚饭后,一轮皓月当空,人们就邀集数位知己,一同去作「走三」之擧。一路上谈笑风生,口中还嚼著新上市的良鄕栗子,以及白果,菱、藕之类,享尽夜游的乐趣。「走三」的典故为何?因笔者那时在家,尙系儿童时期,不明究竟,待略懂人事时,即行离鄕背井,外出流浪,迄今三十余年,未囘家鄕,但忆起昔日情景,犹历历如在目前。笔者幼时,家居无锡城中西大街,每届中秋节傍晚时,见家家门口烧香斗,供菓品,拜月亮,眞是五花八门,争奇鬪胜。待晚饭后,即跟随大人

共406条记录 1/4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