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栖霞山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棲霞山難民所之囘憶(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5期  作者:釋月基  出版时间:1967-11-30
    关键字: 難民所 棲霞山 寂然和尙

    上接第四期第四页)以作各难胞途中交换食物之需。记得在三月二十八日晚上十㸃钟左右,召集纯军人代表的难胞们,约有六百名,于御花园内谈话,(该园为淸乾隆帝下江南时,驻跸栖霞山所设置,地势幽邃,两旁的杉枫,蓊郁遮天,无人引导,不易寻觅。)首由先法师寂然和尙宣称:「诸位难胞们:这次遭逢特殊因缘,惠临本山共聚百日以上的时间,实在难得,可惜本山限于财力,未能善为招待,甚感万分歉意,如有不周之处,务希诸多原谅!刻下寺内食粮快罄,无法继续招待,两天前,我已与驻在日军谈妥

  • 文章停步愛看楓林晚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陳憶慈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南京栖霞山 银泉 枫树

    阜寧老家,楓樹是少見的,城鄉多的是柳樹,柳樹成長快速,但木質鬆軟,是做水車中漕桶檔板最佳材料,種植容易,只要折一截柳枝,插入土中,不管它正插或倒插,一樣生根發芽,日漸壯大,但文人雅士們看不起柳樹,認爲它是蒲柳之姿,柳葉一到秋天,發黃脫落,因爲未經冬而先凋,不能耐寒,但從經濟觀點來說,它成長快速,柳條可以編製出籃子、笆斗等日常用具。桑樹是阜寧高經濟樹類,桑葉可以養蠶,桑葉也算是藥材,它的功能可去火解熱,可當茶葉飮用。桑木質地堅硬,是做家具的好材料,農具如犁...

  • 文章南京紀事兩則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9期  作者:方誠 林藜  出版时间:1980-03-10
    关键字: 南京纪事 杂忆秦淮河 栖霞山 栖霞寺

    春之后,游人渐多,盛夏之季,则车水马龙,路为之塞。湖中多菱荷,万紫千红,覆蓋几无隙地。或泛舟或垂钓,隐约于荷叶之下,情趣不凡。玄武湖左临古石头城,右有巍峨的钟山,高堞浮云,正为南朝的金粉楼台,残留多少诗意。在鸡鸣寺豁蒙楼上,可以乌瞰五洲明湖,明丽之日,夕阳之景最佳;如逢烟雨迷濛,更富江南情调。『六代楼船供仕女,百年版籍重山河』,千古兴亡,令人慨叹。二、秋风海上忆栖霞金风送爽,桂子香飘,又是凉秋的季节了。海峤秋风,不禁令人想起这时节的南京栖霞山和栖霞寺来

  • 文章狀元畫家錢維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4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2004-02-15
    关键字: 钱维城 状元 画家 《江宁栖霞山全图》 科举

    神似,又能自创新意,遂成为有清一代的著名山水画家。「江宁栖霞山全图」为其山水画的代表作,为故宫所珍藏,亦多次在该院最引人注目之场地公开展出。笔者有幸曾亲眼目睹,并躬聆专家学者之讲评,推崇为难得一见的好画。钱维城的书画成就,可能在中状元之前已有基础,传世之作应是他服官二十余年间所完成。如能见到他所著的「茶山集」,应能了解他更多的生平事蹟。

  • 文章揚州竹枝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3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5-02-10
    关键字: 孙传芳 竹枝词 诗词感怀 栖霞山 昭关

    六十四)渡江匪易退尤难,将未成功万骨寒,正是栖霞风景好,秋枫映血色如丹。是役国军于栖霞山、龙潭、下蜀一带,将孙部击溃,渡江北逃,复经陆海军追截,非俘即死。(六十五)鎗挂行襄一担挑,形容狼狈盔逃,者番北去难回首,记否当年杀气豪?孙军残部,自扬北遁,形色狼狈,服装不整,鎗垂盔弃,宛似难民,从此一去不复返矣。(六十六)无情暴雨屡无休,江涨潮升水逆流,沟浍皆盈成泽国,田园低处可行舟。民国二十年夏,连降大雨,而江淮日涨,运河阻流,水位上升,沟浍满溢,城鎭到处积水

  • 文章揚州竹枝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4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竹枝词 昭关 孙传芳 诗词感怀 栖霞山

    六十四)渡江匪易退尤难,将未成功万骨寒。正是栖霞风景好,秋枫映血色如丹。是役国军于栖霞山、龙潭、下蜀一带,将孙部击溃,渡江北逃,复经陆海军追截,非俘即死。(六十五)鎗挂行囊一担挑,形容狼狈弃盔逃,者番北去难回首,记否当年杀气豪?孙军残部,自扬北遁,形色狼狈,服装不整,鎗垂盔弃,宛似难民,从此一去不复返矣。(六十六)无情暴雨屡无休,江涨潮升水逆流,沟浍皆盈成泽国,田园低处可行舟。民国二十年夏,连降大雨,而江淮日涨,运河阻流,水位上升,沟浍满溢,城鎭到处

  • 文章提供南京兩則紀事 選刊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8期  作者:陳翰靑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秦淮河 秦淮歌妓 陈圆圆 栖霞山 栖霞寺

    正在懷念南京家鄉的時候,忽然看到二則有關南京的紀事;一是方誠先生所寫的「雜憶秦淮河及其韻事」,一是林藜先生所寫「秋風海上憶棲霞」。内容翔實,讀之引發鄉思,廻味無窮,特轉載於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