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来历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火腿的来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期  出版时间:1970-02-15
    关键字: 火腿来历 宗泽 宋高宗

    宋代大破金兵的宗澤,據說他有一次囘浙江義烏省親。假滿囘京的時候,親屬知道他爲人廉介,只送他新鮮猪腿肉數塊,讓他沿途食用。但宗澤素性節儉,怕肉變壞,便加鹽,醃好,再用竹葉包裹,放行李中的竹簍裏。由於竹簍上放着笨重的東西,所以沿途沒有拿出來吃。他抵京後已是嚴冬,竹簍放在一角,肉已陰乾,有一天,留朋友吃飯,就把簍底醃肉拿出來款待客人,想不到燒熟後,香氣撲鼻,甘美可口。同時因爲剖開的時候,肉紅如火,就有了火腿的名稱。後來,宗澤托鄕人照樣醃製,再運送京中送人。宋高...

  • 文章翁同龢的手杖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7期  作者:胡燮敏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常熟 翁同龢 纪念馆 手杖 来历

    常熟市翁同龢的纪念馆内,陈列著一根手杖,这手杖通体乌黑,寒光闪闪,杖的上端有一圈细银丝镶嵌的回纹图案,杖身上有“鸟怜池树静,云近岳天寒”诸字,字字双银丝镶嵌而成,杖下端有“翁同龢”行草?亦用双银丝镶嵌,这是根珍贵的手杖。目前,除了翁同龢的书画外,这是翁同龢唯一用过的实物了。说起这根手杖的来历,有一段奇事:1945年5月,常熟城里有一位老中医陈凤璋,正在坐堂开诊,来了个衣衫破烂的叫化子,这叫化子拄著根拐杖,前来看病。陈凤璋给他把脉、测体温、看舌苔,诊断为

  • 文章《古吴春秋》——勾吴名称的来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5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2-09-20
    关键字: 无锡 勾吴 来历 古吴春秋

    的。那麽,为啥要取「吴」为国号?为啥在吴之前还加个「句」字呢?先说说吴字前的「句」字,(因句读句音,后来通常写成「勾」字,正确的写法应为「句」字)唐代大学家颜师古在「汉书」的「句吴」一词的注中明白地说:「句音勾,以吴语句者夷之发声也」。此一发声仍原样留在苏、锡一带的方言中,我们常用的那个「格」字,它既作语助词用,如「我格衣」(即我的衣服);也作发词用,如「格人眞巧」(即这人眞聪敏)。所以句吴者实乃「格吴」也。下面着重讲「吴」的来历。「吴」来源于鱼。「集韵」说

  • 文章送灶神「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9期  作者:西郊人  出版时间:1983-01-20
    关键字: 送灶神 祭灶 灶神来历 醉司命

    祷也。」在孔子时代,祭灶之俗,即已存在了。后世民间祭灶,系沿汉朝阴子祀灶,相传阴子方腊月以黄羊祀灶,灶神见,遂致巨富。汉朝即定腊月二十三日夜祭灶。汉周处风土记云:「腊月二十四日夜祭灶,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灶神的来历,相传不一,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汉应邵风俗通义引后汉书阴就传谓灶神姓张名祥,字子郭;淮南子记论训又指炎帝死而为灶神。无论何者是灶神,厨灶对于吾人生活,不可一日或缺,古之所以把灶神看得很重,大槪就是

  • 文章六弦河、七弦河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6期  作者:俞秉麟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常熟 六弦河 七弦河 来历 教育

    位於虞山東麓的六弦河與七弦河是常熟著名的“琴川七弦”中的最後兩弦。它們曾是北門大街一帶地區的主要泄洪河。每當暴雨降臨,山洪就順著山坡從言子墓、山弄、體育場等處沖下山來,越過北門大街進入含暉閣、椐樹弄,一直流入這兩條河裡,以致河水暴漲,河岸被沒,民房被淹等現象發生,直到上世紀北門大街拓寬改造後,才得以改善。它們也是附近居民的母親河,在三十多年前,這裡居民的用水除了幾口小井便是這河,沿河八九個水站石級是他們日常淘米、洗菜、洗衣的好去處。以往河水未被污染時,河...

  • 文章嚴家的竹葉瑪瑙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7期  作者:沈愈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常熟 博物馆 竹叶玛瑙台 来历 严氏故物

    常熟市博物館藏有一對竹葉瑪瑙台,以竹葉紋瑪瑙石爲台面,以竹節紋紅木爲四足,大器槃槃,清奇脱俗。這件藝術珍品,世人但知其爲嚴氏故物,而不知其根柢由來,以致妄加猜測,傳聞失實。筆者近日特地拜訪嚴氏後人嚴宏(字家治一九四〇年生)先生,作了一番探究。今按嚴家治先生所述,將來龍去脈聊作披露,以明視聽,備作掌故。竹葉瑪瑙台,現在有人認爲明代之物,不知何所據而云然。推其意,大約常熟嚴氏在明代門第鼎盛,想當然耳。又有人説此物出於昆山顧鼎臣家,更是以訛傳訛,越扯越遠。甚而...

  • 文章登瀛晚眺美如畫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王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登瀛桥 桥名来历 民间掌故 登瀛晚眺

    一九五二年,我被上級從建湖縣文教科調至鹽城文化部門工作,有一次在天氣晴朗月明如晝的晩上,我伙同在一起工作的曾棟君、孫鴻同志去西門登瀛橋觀賞聲名遠揚的鹽城八大景觀之一—「登瀛晩眺」,以實現我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因我在少年時住在高作鎭農村老外婆家,曾聽我舅父曹效庭講過許多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則「沈登瀛獨資建造登瀛橋」的傳說,因爲內容好,給我印象最深,雖然過去幾十年了,仍然記憶猶新。事情內容說的是在清朝同治年間,鹽城向北18里的新興場是個較大的集鎭。集鎭上有戶大財...

  • 文章中吳要輔 八邑名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1期  作者:季全保  出版时间:2013-09-25
    关键字: 常州 中吴要辅 八邑名都 文化 来历

    被称为「千载读书地」(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语)。八邑名都八邑名都的来历,是指常州的郡城管辖。到了明代初年,以就天府为京师,常州属于江南行省。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废行省,常州直隶六部管辖。明末清初,常州被定为府,并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归属常州府管辖,故有「八邑名都」之称。当时,常州已是历史上统领最多辖县区的府了。在这时期,常武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势实迅猛,在此基础上,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业上主要兴修水利,治理湖坝

  • 文章清明時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7期  作者:李欣恬  出版时间:2011-05-25
    关键字: 清明节 节气 来历 风俗活动

    「清明節」是個特別的節日,原爲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魏晉時期的農曆三月三日,原爲晉文公爲悼念介之推,在三月三日禁火,也就是所謂的「寒食節」,古時候有清明節的前一天爲寒食節之說,唐玄宗詔令天下「寒食上墓」,漸漸清明節與寒食節合而爲一,也就演變成今天的「清明掃墓」了。有趣的是,清明節也稱爲「踏青節」,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放風箏、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據說是...

  • 文章翁館內的黃楊根雕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8期  作者:沈愈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翁同龢纪念馆 黄杨木根雕 来历 笔者 文物

    中曾经提及。当初翁景芝娶强氏夫人时,翁家还请严海屏做大媒人呢。其子严慕文承祖上余荫,家里既有畅房大厦,又有颇多良田,像那个时代的世家子弟一样,衣食无忧,安享富饶,他擅绘画,懂设计,爱艺术,醉心其中,黄杨木根雕的主人就是严慕文。先说这黄杨木的来历;敦厚堂第一进是几间门房,常熟人称之谓墙门间的。墙门间东面是座天井,就在塔后街与皂荚弄的拐角处,那里有一株年深岁久的皂荚树,主干须两三人方能合抱,皂荚弄因此得名。皂荚树旁,还有一株粗大古老的黄杨树。黄杨是生长极慢的名贵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