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宗軻(乾光)鄉長病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魯樵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逝世

    李干光乡长系丰县城东北大庄人氏,不幸于本(九九)年六月十五日上午七时五十五分病逝,距生于民国廿一年三月七日,享寿八十岁。择于民国九十九年七月四日,假台北市第二殡仪馆举行追思礼拜,场面庄严肃穆,荣誉理事长高本钊先生暨乡亲代表黄蕴中、陈星北、孙麒、赵靖东、彭利芸、刘一石、刘永钊、牛振富、史忠先、王大明等人均前往致祭。王子光乡长特由徐州赶来送老友一程,弥足珍贵。李宗轲乡长,早岁随胞兄宗思由大陆来台,曾就读于台北建国中学、中国文化大学,毕业后分发至中和中学任教

  • 文章李宗軻(乾光)爲女兒完婚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魯樵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女儿完婚 同乡动态

    数十年如一日。夫妇鳒鲽情深,尤对子女教育非常用心,待同乡热心且乐于助人。陈、两府缔此良缘,都是书香门第,青年才俊,缔结连理,定有一份非凡的作为,「眞博士从齐物始,大文豪自读书来」,祝福他们花开并蒂早生贵子,同心共创美满的生活。

  • 文章悼念挚友李干光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光去世 迁台 教育事业

    得以入学,编入济南第一联中;而他却晩了一步,未能入学。正置落空、失意、绝望、颓丧之际,遇到同班同学李干光,已被录取联中,却因故无法前往入学,就冒名顶替李干光(是他李干光名字的由来),冒牌被编入二联中,达到心愿,喜上眉梢,遂迈向流亡学生生涯。他是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底,离开徐州,经南京辗转杭州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时虽被美景吸引,但是,仍必需接受心灵的寂寞和孤单;同时面临紧张。渴望、兴奋、思亲等等矛盾复杂的心理。必竟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又是第一次离家。二联中

  • 文章模範家庭豐邑之光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贾若忍 父德楷模 模范家庭

    李干光乡长,原名宗轲,城木大庄人氏,民卅八年因战乱与三兄宗思随军来台,后转入建国中学工读,民五十二年攷入私立文化大学,从清苦的环境中卓然自立。乡长文化大学毕业后,即任中和国中老师,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桃满宝岛,甚得学子敬重,热心公益活动,其生活箴言:「吃苦耐劳,待人谦恭合作、热心助人。」现为本会公益服务组干事。乡长德配贾若忍女士,自幼浸濡书香世家,侍亲至孝,手足情深,其父贾蕴山为职业军人,黄埔一期,曾任保安司令,战功彪炳,治军严明,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 文章简介名誉理事李干乡长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9期  作者:不阿  出版时间:1980-07-20
    关键字: 无锡同乡会 中美 国防物资 通商

    政府颁赠二等景星勋章。现任中央硏究院评议员、中央银行常务理事。本资料系根据中华书局出版之「中华民国当代名人录」所转载。鄕长任无锡同鄕会第一至七届名誉理事迄今,对重要会务活动,无不躬身参与,赞助各种公益,贡献至多,深为海内外同鄕敬佩。(不阿)

  • 文章国丧大老 乡失耆贤李干乡长病逝台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3期  作者:元公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金融事业 追思会

    我国财金界耆宿,本会名誉理事李干乡长(字芑均),于本年元月十七日上午九时廿分,因肺功能不全,引发心脏衰竭,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中央银行特于二月八日(星期一)下午三时,假台北市金华街月涵堂隆重举行追思会,以追念对国家金融事业深具贡献的一代耆宿。李干乡长字芑均,民国前十一年出生故乡无锡,民国元年毕业于东林小学后随家赴北平,就读北平高等师范附中。民国九年在北平清华学校毕业,嗣赴美留学,获密苏里大学新闻学士、文学士、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民国十二年返国后,任

  • 文章李干鄕耆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4期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二等景星勋章 博士 金融 同乡

    一般同鄕对李干鄕长荣获总统特颁二等景星勋章,至为钦喜,连日来靑年同鄕来电,嘱将鄕长之事作一简介如下:李干鄕长,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为我国财经专家,曾任驻美商务参事,世界银行执行理事,在国际间享誉甚隆,民国五十年中央银行在台湾复业,就任该行副总裁,十四年来贡献甚多,因已年届七五高龄,屡请退休,此次当局勉予同意,但为借重其长才,聘请为中央银行常务理事,政府为酬庸其对我国金融政策之策划有重大贡献,以及对各项业务兴革有功,所以总统特颁二等景星勋章一座,并于

  • 文章崔莊戰鬥親歷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崔向士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崔庄 王献臣

    一九三八年五月,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了苏鲁边区的城鎭和农村,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十室九空。这年秋天,先生组织人民抗日义勇队与丰县汉奸王献臣(即王歪鼻子)所属的封建地主武装对峙于丰北欢口、小营一带。崔庄位于丰西北四十里(今属首羨乡),在抗日战争初期是丰县日伪军进攻重点村之一。它满身创伤,历尽了艰苦岁月。村的四周有墙寨,墙外有深壕,四周有炮楼,这是在旧社会为了防匪而构筑的自卫工事。我出生在这个村庄,一九三八年我已十七岁。由于丰中校长李贞乾和我的老师刘尹

  • 文章交恶,引起战端之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司秀山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之战 青堌寺 地方武装抗战

    所谓鼻者,是丰县城北二区店子人。据说:鼻子歪,鄕人都称其王歪鼻子,他的眞实姓名乃王献臣大名也。的正名为先生,乃丰县城北新庄人,昆仲有七,人多势众。王两人村庄相距几里路,可说是到底的鄕邻了。民国二十七年五月,日军进占丰县城,地方沦陷。鼻初为保鄕衞国,分别组织地方武装抗战。其间因编组两人意见不合,而存有介蒂,几经调解未果,未几即发生冲突,双方各持武力,实施武力战斗,而掀起战端。一、鼻之战斗愈演愈烈照理来说:鼻之私怨仇恨,打架也好,武装攻击

  • 文章豐縣人抗日的一筆血債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鴻飛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丰县人抗日 黄体润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日寇侵华,中华儿女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圣战,二十七年五月七日夜,日寇侵据丰县城,县政解体,日寇到处烧杀奸淫、庐舍为墟,民不堪命,县政府秘书黄体润先生,基于义愤,决心连络同仁号召全县乡绅及热血青年,组军抗战,一年有成,建军五千,县立中学校长先生,另树一帜,组成人民抗日义勇军,共与日寇周旋,黄、交谊笃厚,一时传为佳话。当时,这支老百姓组成的队伍,扛着各式陈旧的杂枪,腰缠十排八排子弹,在一片大平原上,既未经过训练,也无一点外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