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成就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稚暉先生曾對我們説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1期  作者:何其坦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吴稚晖 物质科学 精神文明 文化成就 道德观

    历史文化,跟世界现势的观察透视中,所表明的科学救国,新人生观的看法。他甚至于曾说:政府以现代化国家建设敎民致富,是「大丈夫」的作为,他在这四十年前发表这种言论,不仅在他同辈的人来说,是超人的远见,就是比他年轻后起的知识份子,对于他的说法也很少加以注意、不解,更别说发出有力的回响了。其三吴先生一生的行事为人,另一个特色是;他在最好的古典敎育中成长,做了许多事,说了许多话,来批评传统,突破传统,又更新维护民族的优美传统,具体的证明是:他不论立身处世,都是努力的务新

  • 文章中华文化与世界展望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特质 王道的精神 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

    方法斩除,一面除妖辟邪,一面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天地间一切异样奇事,皆可融会协调,凝而为一,且社会是谐和平等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常把「天」「地」「人」视为一体,中庸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彼此贯通,形成自由平等博爱,贯通「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二、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㈠伦理道德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社会生活显著的精神表现,莫过于伦理。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各依自己的身份,各尽应尽的责任。「五伦」就是

  • 文章孤舟一夜許相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6期  作者:陳弼  出版时间:2001-10-15
    关键字: 苏东坡 大文豪 卓越成就 生平简介 东坡文化

    遍布了他的足迹,并有大量佳作传世。」东坡有大量关于常州的佳作传世,这是东坡眷恋、钟情常州的重要实证,是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値得我们常州人珍视。为了纪念东坡公仙逝常州九百周年,弘扬东坡文化,笔者今春曾试编《苏轼常州诗文目录(初编)》,分散文、诗词、论著三部分,并附其在常州所撰或书写的其它诗文目录,共计二〇八篇。诗、词、文包括东坡所撰有关当时常州地区(北宋时期常州辖武进、晋陵、无锡、宜兴、江阴五县)人物、风情、经历、感怀等方面的作品。下面对东坡常州诗歌作一

  • 文章吳稚暉先生推行國語運動七十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0期  作者:羊汝德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吴稚晖 国语运动 纪念会 思想文化 文学成就

    的话,今天我们许多人还在讲,但我们究竟做了多少?又向前走了多少?(注:推行国语注音七十周年纪念邮局所发行的邮票)致力推行「语同音」大业稚晖先生在敎育学术上最伟大的贡献,乃是对国语运动的推行。稚老于民国二年促成并主持「全国读音统一会」,担任议长,并任主任委员,始终不断的努力,制订注音符号,审定常用字读音,手编第一部国音字典,为了国语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文化史上「书同文」之后,完成了「语同音」的大业。稚老的积极提倡国语,是因为他体察到语言文字是团结民族的主要

  • 文章吴稚晖与吴文化中国(无锡)吴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8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6-04-20
    关键字: 吴稚晖 吴文化 生平简介 教职生涯 成就

    文化源于吴泰伯中华古文化,它是殷商和周文化发皇之地。吴文化的渊源是华夏中原文化和山东齐鲁文化,由北而南汇集于长江流域,进而形成江南文化。所以中华民族文化是吴文化的源头活水。在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其文化势力已及于长江两岸,而逐渐孕育了以农业为主的吴地文化。吴文化绵延至今逾三千年。吴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继承和发扬之地,是活的优质文化欉。吴稚晖敬恒先生在公元一八六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诞生于江苏省阳湖(武进县)的雪堰桥鎭。吴稚晖六岁丧母后,即

  • 文章明末抗淸的靑年文藝家 夏完淳(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汪辟疆  出版时间:1975-04-20
    关键字: 文学成就 诗赋选集 思想文化 作品流传 夏完淳

    魯酒楚歌,何能安樂;吳飮越唱,祗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爲此賦,以舒鬱懷。嗚呼!黃旗紫蓋,雪㦸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將之戈;北地單于,遂繫降王之斬乎。此天時人事,可以痛心疾首者矣!國屯家難,瞻草木而撫膺;岳圯辰傾,覩山河而失色。勞者言以達其情,窮人歌以誌其事。追原禍始,幾及千言。寄愁心於詩酒,阮籍窮途;結豪士於屠蕭,張良倉海。後有作者,其亦重悲余志也夫;——大哀賦序——這一篇大哀賦小序,不啻是完淳一生的自序。在他集內,尙有一篇土室餘論,自序生平...

  • 文章尹編丁治磐先生法書集粹的價値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丁治磐先生法书集萃》 尹方 中华文化 丁治磐书法成就 社会公理

    东来,对我实行侵略,到清末民初,欧西遂有瓜分中国之议,使我国读书人,也曾丧失民族自尊与自信心,有全盘西化论,造成自我伤害,但经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人从省悟中,对民族固有文化,有了眞切深入的认识,从新恢复了一个国家民族应有的自尊与自信心,知道发扬中华文化为兴国之要务。特别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的学者,思想家,先后纷纷热中我国文化思想,历史发展,科学成就,医药发明,作各种角度的分析与研究,例如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所著的「中国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