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敌后工作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屯溪二月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4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屯溪 青年团敌后工作 写作工作

    味道很好,所以上屯溪,大都在淸眞馆子吃牛肉。此外,在隆阜宿舍,我还认识了不少来自江南各地敌后工作的战友,晚上一有空闲,彼此倾诉在陷区见闻或工作经验,也十分有意义。在前年逝世的上海八百孤军团附上官志标,我和他就在那里认识的,大家都尊称他为「民族英雄」而不名。在他那里,听到了很多八百孤军可歌可泣的故事。一直到八月十日抗战胜利,八月十一日下午奉命囘上海,才结束了这一段不平凡的二个多月的生活。二个多月是一个很短促的时间,但在我的一生中却占了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段生活

  • 文章從上海到松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6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松江 敌后工作 前往大后方

    抗战八年,笔者参加抗日敌后工作六年,这中间,大部份时间在故鄕松江,历尽艰险,有血、有泪、有欢笑、也有痛苦。笔者就记忆所及,作一追述,这虽然是个人的遭遇,但也可以反映出在抗战期中我松江靑年,对国家、对民族,贡献了一切,虽千辛万苦,出生入死,也都不以为苦,令人感动,故虽明日黄花,仍有记载价値。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机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事爆发。那时笔者在上海,从事敌后文化工作。上海虽为孤岛,但是因有租界庇护,在工作上或多或少方便不少。就在太平洋战事爆发

  • 文章心香一瓣念故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3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抗日同志 怀念战友 青年团敌后工作

    住在西门外塔桥东,我家住在陶街桥境,相距很近。因为是老同学,大家肝胆相照,没有顾虑,很快地他在我介绍下参加了靑年团敌后工作。当时为了工作掩护和方便,亟须成立一个据点,于是我和家鼐商议创办一所小学。找到了前西渡小学图画老师张怀西,共同合作,创办了一所「培德小学」,由他当校长,我和家鼐分任敎务和训导主任,负实际责任。有了据点,我和家鼐在抗日工作上方便得多,我们除了工作外,在友情上更是情同手足,无话不谈,在公余之暇,不是我上他家,便是他来我家,数年如一日。我和他

  • 文章抗戰敵後工作回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8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松江 敌后工作 青年团 结婚 外祖母逝世

    从民国三十一年初开始,一直到抗战胜利为止,在这三年多的时间中,除了抗战胜利前二个多月,笔者奉命到皖南屯溪述职外,其他时间大都在故鄕从事抗日敌后工作,发展三民主义靑年团组织。在工作期间,笔者一直以敎育工作为掩护,这中间,除了和友人合作创办培德小学外,并先后在伪县中,伪省中,西渡小学以及私立茸光中学,私立达义中学等学校执敎。此外,并在假期创办培德义务补习班,敎育失学靑年和为在学靑年补习,并在这中间吸收靑年团工作同志。在文化事业方面,成立了靑声文艺研究社,由

  • 文章追念松江西渡小學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1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松江西渡小学 求学往事 回忆恩师 抗战敌后工作

    母校二年来的同学中,结交了不少的好友,可惜现在大都分散,未能相聚。最値得怀念的是郑家弟兄郑家鼐,郑家鼒,仲家弟兄仲豫刚、仲豫明,以及李润芝、张大成、唐骏圻、孙仲麟等多人。郑家兄弟在抗战时和我共同从事敌后工作,尤其是家鼐,曾和我及李郁松等七人,义结金兰。仲家兄弟抗战时期在上海唸书时曾有联络,不幸豫刚在住房煤气中毒夭折,使我哀痛不已,迄今回忆仍无法忘怀。我和他同唸小学时,在课余时间,常在一起打桌球,或在家中庭园里一起打弹珠,记得我天井地上打了三个洞,不知现在还有

  • 文章抗戰八年 無錫六位地下縣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8期  作者:黃鐘  出版时间:1973-10-20
    关键字: 抗战八年 无锡地下工作者 敌后工作

    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初,無錫陷敵以後,在三,四個月中間,四鄕各地的政治,軍事均完全在眞空狀態中,游兵散勇,匪徒痞棍,小宵盜賊,橫行無忌,地方情形,一片混亂,人民痛苦,難以言宣,西區地方有識人士,遂出而組織「十鎭聯防」,以維治安,(詳情已載本刋十四,十五期)收買游兵散勇的槍枝,並收編其可用之人員,連同原有地方自衞隊武裝,倂合起來,一時實力相當雄厚,地方秩序因而漸趨平靜,後方江南行署所派往吾邑之敵後工作人員及地下縣長等能在四鄕活動,得力於該組織者甚多。玆將抗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