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放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放生的真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19期  作者:畢中淼  出版时间:2004-09-20
    关键字: 放生 爱心 慈悲 宗教

    放生一般都认为是指被捕的动物,给牠自由,给牠有生存的空间和权利,这种行为是慈悲心的显现,是爱心及于动物的流露,值得赞扬和推行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最好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否会受到了影响?诸如被释放者的数量,释放的时间以及释放的环境等因素。就数量而言,释放少量的动物,当然影响不大,可是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影响可就大了。试问假如释放的是草食性动物,会不会因为当地草原的不足,而引起当地草食性动物的饥荒?假如释放的是肉食性动物,那更荒谬,难道原来在当

  • 文章憶南京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4期  作者:本刊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2-01-31
    关键字: 南京 秦淮河 放生池 凤游寺

    本會故前監事任夢湘先生在中央月刊社出版之叢書「山川文物」中,刊有憶南京遺著一文,敍述京中風景古蹟頗詳,今將轉載,以供家鄉旅外靑年子弟一覽。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義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7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4-04-15
    关键字: 武进民间故事 义鼠 逃难 放生老鼠

    當咸豐庚申年四月,洪楊軍攻陷常州之前半個月,靑果巷章姓兄弟倆,捕得一只大老鼠。他們想用四只鐵釘,將老鼠的脚釘在一塊木板上。才釘了一枝,老鼠痛得吱吱地慘叫。這被他們母親看到,駡着說;「世界亂到這種地步,連人都快要活不了,還要殘酷地處死一隻老鼠做什麽?放掉吧!別開玩笑了!」兄弟倆給母親這樣一說,便拔了釘子,縱之使去。過幾天,風聲更緊,路上只見逃難的人。章母含着淚對兒子說:「孩子們,你們快離開這裏吧!我跑不動路,和你們在一起,反而會給我拖累誤了你們,所以我是不...

  • 文章戒殺消劫

    来源期刊:《浦東》 第47期  作者:吳曉農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莲池大师 戒杀放生 佛理 新年 人类社会

    周日静坐,偶翻旧集,见案头一本明代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云:『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蝨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尙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恃我强而凌彼弱,理非所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读后感慨良深,佛理上说:『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成佛』。此处所指之心,乃仁慈之心。论语上说:『戈不射宿』。是说鸟儿

  • 文章江南四月的習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59期  作者:姜明清 出版时间:1990-01-15
    关键字: 民谣谚语 青蚕豆 放生 神仙生日 风土习俗

    迎往富家,以小杓浇佛,提唱诵偈,布施钱财,香客持斋礼忏,结众为「放生会」,或划小舟买龟鱼螺蚌,口诵往生咒语放之,竟日不绝。「四月八,吃乌饭(红豆糯米煮饭)。江、浙、皖、闽各省,都有此风俗,隔日以糯米浸泡于天南竹嫩叶捣烂之温水汁中过液,第二天米成为乌黑色,再淘洗煮之,便成为乌饭,以白糖醮食,香甜可口。惟各地例规,要先供祖先,然后家人食用,并讲述乌饭由来之古典。传说:目莲之母被困地狱,饿鬼当道,无法脱身,目莲是孝子,每送饭至,必为饿鬼抢食尽光,后用此法煮乌饭

  • 文章佛光山十二景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79-11-10
    关键字: 佛光山十二景 佛光山 佛光普照 笑佛迎人 观音放生池

    您。第三景—龙亭大观是亭为五十八年本山附设民众讲习班第一期同学捐工兴建。位于左峯山岭,登临其境,西北群山拱列,云峯似锦;东南则流泉蜿蜒,田畴如画,本山诸胜,尽收眼底,置身其中,有飘然物外,人在图中之感。第四景—观音鱼跳光明二路左方之水族温床—观音放生池,系宋复庭、陈慈如、徐槐生、钟石磐居士等筹募建成。丈余观音圣像伫立池中,「瓶中甘露常时洒,为度众生不计秋」。池旁香光亭,系本山大专夏令营第一届学员捐工建成,俯瞰放生池鱼龙戯药,夜色时分,明月映现水中,为名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