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报刊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报刊通知

    「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下期繼續刊登。

  • 文章無松不成報

    来源期刊:《浦東》 第80期  作者:徐欣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上海报刊 《申报》 《松江评论》 松江报刊 报刊创办人

    松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古城,历来文人荟萃。民国以来,受新文化思想影响,为介绍先进思想,唤起民众,提高文化知识,创办报刊,以启蒙为主旨,其时报人辈出。邑人在申办报也名盛一时,曾有「无松不成报」的美名。辛亥革命至今,松江人创办的报刊、杂志有数十种。这些报刊(除汉奸报刊外。当然也可作反面教材),都有不同程度地宣传进步,颂扬正义,激励爱国思想;扬善抨恶,主持公道传播科学常识,批判封建迷信等方面都起了良好反应。现就近代松江人创办的报刊杂志分两部分辑录如下

  • 文章余生忆往(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8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 大江北日报 扬州报刊 开源机会

    我入新聞界,大約在民國十九年。在這以前,也喜歡寫點散文、短評、或是舊詩,如:五卅慘案,哭蔡公時…等;投寄上海報章雜誌。後來瞭解有些刋物,帶有政治色彩,也就不敢率爾操觚,免致受人利用。揚州之有報刋,起自何時?最初是何報?予生也晚,不敢妄談,杜負翁諸前輩比較明白。因爲我出生東鄕,對城內的人、事、見聞較少。那時見到一份「大江北日報」,每日一張,鄕間有人經銷,發行人爲何?已不復知,只知主編人爲陸希圃。談到該報,想起民國廿五、六年間,陸曾要我寫點東西,我便寫了篇遊...

  • 文章各報刋出自强聯誼會消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8期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自强联谊会 同乡会 报刊 消息刊登 通知

    這次同鄕會的自强聯誼會,事後由高副總幹事寫新聞稿送各報社,所有日報都刋出了,只有中國時報一家未刋。

  • 文章張丹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1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3-02-10
    关键字: 张丹斧 从学经历 鉴定古物字画 主编报刊

    吾郡儀徴張丹斧於淸末民初迄至抗戰前,在新聞界以文字嬉笑怒駡,傳神阿堵,並以擅長金石詞章,精通篆籀甲骨,名震一時。後署名爲丹翁。儀徴張氏,爲書香門第,篤信程朱之學,世代相承,奉行勿替。丹斧父某,爲廩膳生,遵守祖訓,品端行正,爲一循循儒者。丹斧幼年,聰慧過人,讀書十行並下,故在其十一、二歲時,已讀畢四書五經。詩文操筆立就,淸晰可誦,一時有神童之稱。其父對其希望甚殷,里人亦以大器相目。但其個性,詭譎機警,尤善惡作劇,使人受其愚弄,引以爲樂。其父守「易子而教」古...

  • 文章談故鄕新聞事業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5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2-04-01
    关键字: 松江 解放战争时期 新闻事业 报刊

    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吾松的新聞事業十分發達,在最多的時候,共有七份日報之多,但以質的方面來說,不太理想。現在筆者就抗戰勝利到吾松陷匪這一段時間內新聞事業情况,就記憶所及,作一說明,如有說誤或遺漏的地方,請同鄕諸先進指正。在抗戰勝利這一年八月下旬,筆者負責三民主義靑年團松江分團宣傳工作,靑年團是松江光復後第一個公開的中央機構。復員委員會亦由我們負責進行,使命特別重大。筆者以抗戰勝利伊始,百廢待舉,宣傳工作特別重要,所以建議團部辦一份報紙,作爲宣傳工作的主要工...

  • 文章略談當前不良書刊的影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尹方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读书习惯 书报刊物 中华文化 不良书刊

    一、书报刊物的正面功用在这个工商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里,书报刊物的风行,几乎早已成为人们朝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不但可以传播世界新闻,更能帮助靑年升学、就业、解惑,从可明示如何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对于变化气质、启发智慧,皆有重大的影响;进而通古识今,扩大视野,深切的认识人生之眞谛,迈向正确坦途。因此,书报刊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确也占了重要地位,堪称良师益友,亦不为过。二、不良刊物的毒害影响玆今市面上,由于个人私利主义之作祟,道德观念

  • 文章苏州报刊槪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4期  作者:李鴻儒 出版时间:1964-02-25
    关键字: 苏州 报刊 江苏大汉报 吴县日报 苏州明报 吴县地方新闻事业委员会

    蘇州報紙,當以辛亥光復時,江蘇都督程德全委派張默君女士籌辦的「江蘇大漢報」爲嚆矢。社址設城內滄浪亭可園,社長兼總編輯除由默君先生担任外;主持筆政者如:陳去病、傅熊湘、金松岑、陳鴻璧諸氏,均爲一時碩彥,惜其壽命不長,旋因南京於十月十二日克復,江蘇省會由蘇州遷至江寧,都督府離開蘇洲,該報遂亦宣吿結束。民國二十三年余奉派至蘇整理吳縣黨務,接辦吳縣日報,社址附設王廢基縣黨部內,備有全套鉛字,新型印刷機,日出對開報一大張,闡揚主義,宣傳政令,是以深得讀者的愛護與好...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