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役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赵庄集抗日战况片段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崔向士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赵庄集 抗日斗门 丰县抗日战役

    一、前言八年的抗日战争,苏、鱼、豫边区军民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抗战,而赵庄集抗日战斗是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日、伪军伤亡最多的一次战役。写此文时崔庄村参加此次战斗生还者还在世的只有崔广运、田玉停、崔运红等三人。为了眞实的反映历史,让后人不忘国耻、不忘家仇、不忘抗日英烈的功绩,继承遗志,发扬爱国精神,我一一去拜访了他们,还去司庄村访问了司大文(当时任班长,负伤)又去远庄村访问了任二中队文书的远业全。因而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写成这篇作品是不够全面的,敬请

  • 文章丁治磐將軍傳略(附輓聯續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丁治磐 从军经历 抗日战役 书法文章 语文教育 挽诗挽联

    师(师长张振汉)第一二一旅旅长,斯时共军叶挺、项英等,盘据大别山区、徐向前部窜扰鄂东,企图与另一股共军贺龙部(盘据鄂中洪湖)遥相策应,以威胁武汉三鎭,该旅奉令参加蕲水及洪湖勦赤(共)之役,击溃中共阴谋,将军奉核准晋授二等宝鼎勋章。廿二年十月考取陆军大学正则班十二期(驻地南京)致力于国防大战学理之研究(以旅长原职受训),廿五年十一月陆军大学毕业,回任陆军第十军参谋长。廿六年十一月升任陆军第四十一师长,时値全面抗日,大军拱衞首都南京,该师负责防守南京以东栖霞山阵地

  • 文章忠謹任事·果斷明斷——記程烈士守正殉國前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程守正 抗日战争 黑樊楼战役 孙庄战役 齐胡同战役

    勉以大队附职,暂摄大队长职务。这时一大队自经黑楼及孙庄两次激烈战役后,损失颇重,虽经补充,但士气却有些沮丧。于是守正烈士就着手整理训练,再振前此百战不殆的雄风。经过了他长时间的努力,士气又复昂扬振作,成为一枝团结和谐的抗日部队。三十年的十二月底,守正率领部队,随团部移防城西,屯驻于齐胡同一带。廿六日拂晓,县城的日寇八九千人,附重机枪二挺,掷弹筒二枚,并有伪军十余名作向导,冒雨进犯我二团二大队驻守之五区王小庄,因哨兵警戒疏忽,及至敌人迫近,方始发觉,以致岗兵

  • 文章敬悼方先覺將軍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6期  作者:錢地之  出版时间:1983-05-15
    关键字: 方先觉 抗日战争 抗日英雄 衡阳战役

    方故将军先觉,江苏萧县人幼读儒书,及长攻读上海法政大学、爱国心切、学未竟,投考黄埔军校第三期,习军事,毕业后,参加北伐统一。将军在抗战中间,战功彪炳,在任第十预备师师长任内,却敌于湘北,造成湘北大捷。在任第十军中将军长任内,受命保衞衡阳。率一万八千余曾经多次会战的疲惫之师,抵挡乘胜南下之十余万精锐日军。日军原定二十四小时攻陷衡阳,而将军与第十军全体官兵竟然固守四十八日之久。此役日军伤亡逾两万,自喩艰苦仅次于一九〇四年日俄战役中之旅顺要塞攻城战。以战情惨烈

  • 文章痛忆抗战初期宿迁戚圩战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賀恒仁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役纪实 戚圩子

    民國二十七年農曆九月下旬的一個夜裏,駐守在淮陰西壩、王營一帶的第三路步兵第二團,接到蘇北軍事指揮當局緊急令:略謂;「徐州蚌埠一帶敵人,感於蘇北地區國軍,對其壓力太重,爲解除威脅,企圖摧毁我敵後基地。日來分批東犯;一路由徐州經雙溝攻陷我睢甯;一路經固鎭東犯,已攻陷靈璧泗縣。均仍有繼續東進企圖,著令該團迅卽趕赴宿遷,增援並迎擊正面敵人」。步兵第二團團長陳中柱,原任職中國國民黨津浦鐵路特別黨部,並兼軍事委員會第六部部長陳立夫先生領導下的戰地特種工作團,第三總團...

  • 文章三戰昆承湖——記抗戰時期慘烈的一役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6期  作者:潘正言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昆承湖 抗日战争 常熟 回忆 战役

    昆承湖是常熟境内最大的湖泊。据地质调查,它是由原来两个相邻的昆湖与承湖合并而成的。昆承湖湖面清澈、平静、安谧,有各种各样的淡水鱼,是天然的养殖场。每年岁末都要向人们提供上万吨鲜鱼;昆承湖又是一个人们积肥的好场所。春节刚过,沿湖勤劳的农民就驾着小船,到湖里去罱河泥,为当年的水稻丰收打好基础。沿湖的民众都将昆承湖当作自己的母亲湖,生于斯,长于斯,依赖于斯。民国二十六年八月(1937年),淞沪战役开打,昆承湖从此也打破了以往的宁静。战火逐渐向西蔓延,日军的铁蹄

  • 文章懷念顓孫耀華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周健民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抗日 王寨战役 为人师表

    再不突围等待何时。保安团之连长张长武亦到办公室,即吿突围行动,随冒雨急行。待匪发觉,我部已过岱河到大演武矣。此役我方仅有少数人员未能撤到据点者被俘枪杀外,参战者几无伤亡。匪则伤亡七百余人,匪首李撬车亦被击毙。自剿匪以来,为发挥以少胜多最大之胜利。王寨战役后,辖境尽失。先生擧家迁至姚楼附近之小村庄暂居,夫人身体欠佳,女儿又临嫁期,家中事务须凭照料,乃辞去区长职务。三十七年岁末,我军徐州会战失利,先生与王君兆先离鄕到沪,随军来台,投效空军,任文书之职。于民国

  • 文章最驚險的一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逯劍華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淞沪会战 八一三战役 抗日战争

    三三两两的陆续惠临,我只带亲随一人在场接待,奉烟敬茶,及闻院中有人呼喊,听声音便熟知老友王又平到了。他是我的小同鄕,而且是多年至交,虽然在外戎马半生,但鄕音无改,闻声便知。这位抗日猛将,当时任八十七师师长,并暂代军长职务,指挥第五军所辖的八十七、八十八及三十六三个师,和孙元良、宋希廉两将军,可称为抗日三雄,作战三月,屡挫强敌,日军畏之如虎,不敢攫其锋。他是和李玉堂、戴雨农将军同来的,在黑暗中我迎到他,很亲热的和他握手,并低声告诉他勿再声张,以防意外,他很豪爽

  • 文章逃難生活憶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生活 张外庄战役

    农家冬闲无事,有时上集赶会,听听梆子戏,夜晚捉鹌鹑,那种安逸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总之那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学校絃歌不辍的情景,充满了国泰民安的祥和气象,五十岁以上的鄕长们,该都曾亲身经历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不幸芦沟桥「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的砲声,改变了全中国人的命运。故鄕——丰县是个小县份,自然也无法幸免,芦沟桥的战火逐渐南移,当南撤的国军,从故鄕过境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逃难的开始。至今依稀记得,麦田裏可以见到国军撤退

  • 文章孔店战役的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張金亭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孔店战役 抗日战争 张共登 丰县 牺牲

    四月三十日,這是一個痛苦的日子,四十四年來,每逢此日,我都是在懷念與悲痛中渡過。這一日,是先父共登公爲抵抗日寇壯烈犧牲的一天,安息罷!敬愛的父親!民國二十七年五月十八日,縣城淪陷,地方有志之士,在董黃二公號召領導之下,紛紛組織地方武力,負起保鄕衞國的神聖使命,一區常備隊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組成的。二個中隊的官兵不足二百人,父親擔任第二中隊長,部隊於二十九年奉命駐紮豐西孔店,槍械彈藥極爲簡陋缺乏,二個中隊僅有一挺機槍,還是不能連發的單打,其餘盡是步槍手槍而已,...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