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生活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姊明仙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9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回忆二姐 抗战生活 遥寄哀思

    我囘到故鄕松江从事敌后工作,和二姊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一直到三十四年四月,我结婚时她囘家参加婚礼。妻沈雅英是工作同志,她俩对我的工作可以无所不谈。在婚后不久,因另一工作同志金文达的被捕,我再度过著逃亡生活。不久、奉命到屯溪述职。在屯溪二个多月,抗战胜利来临,我才匆匆赶囘故鄕松江、展开复员工作。这时,二姊囘到故鄕家中小住,我们一家有个团聚的机会。可惜好景不常,不久匪乱扩大。我到上海,直接参加**战斗行列,进入陆训部上海知识靑年招考处工作,担任招生委员。从三十七

  • 文章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敌后游击生活的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抗战六十周年 敌后抗战生活 丰县保安团 政训工作 官兵给予概况

    行为的眞实写照。丰县方圆数十里的空间,处处皆曾为战场,路沟原野之中,都留下抗日勇士的足迹。鲜血浸地,泥土生香,伤痕斑斑,英风永在。游击武力对日伪军的封锁牵制及策应国军作战,应为抗战致胜的重要因素。七、歌声盈野,士气昂扬物质生活的艰苦,不足压抑抗日的怒潮,精神生活的淬炼,保有高昂的士气。部队经多年的整训,有若一头勇猛的雄狮,吼声震野,大地摇撼。部队黄昏集合移防之际,各连队各村落响起雄壮的歌声:「枪在我们的肩膀,血在我们的胸腔,我们要捍卫祖国,我们齐赴沙场

  • 文章点油灯的日子(抗战时期生活回忆)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陳嘉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油灯发展史 抗战生活回忆 困苦生活

    我也读了化学,才知这位学长的化学还未读通,食盐要经电解才能分解成氯与钠,油灯燃烧温度比我们日常炒菜温度要低得多,食盐经热要分解,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从菜肴中要吃下多少毒瓦斯。一九九九年冬季,我旅居美国东部马利兰州银泉鎭,当时美东大风雪,积雪压垮了输电线路,造成美东七州三天三夜大停电,很多居民受不了黑灯黑火无电之苦,纷纷逃到有电地区亲友家去避难,我突然灵机一动,用家中饭碗,棉花条,沙拉油,做了四盏油灯,灯蕊粗、油量足,比抗战时期点的油灯奢侈多了,在楼上放两盏

  • 文章懷念司增信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个人经历 参加抗战 来台生活

    年十一月四日上午假台北市南昌街十普寺设奠追悼,到有鄕亲百余人,备极哀悽,所收奠仪除开支外结余一千五百三十七元五角,另又呈请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发给救济金四百元,一并转交遗孀生活之用。抗战剿匪老友,痛遭不幸,生不能凯旋回鄕,殁亦无法歛其尸,魂寄海外,悲哉!先生丰县城东北二区靑涸寺人,民国二年生、长我七岁、司姓望族、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先生中学毕业,抗战军兴,首先响应黄公体润号召,与族弟增谦、增山先生等人,动员自衞枪枝,组队参加抗战,深获黄公嘉许,黄公二十七年八月

  • 文章烽火絃歌——记抗战时期学生生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王维鐸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学生生活 扫荡行动

    「烽火連天,絃歌不輟」,這是抗日敵後淪陷區內教育的寫照。我從小學到中學,在戰火中成長,也在戰火中茁壯,日本鬼子的據點,同我們上課場所,相距只有五華里,已沒有固定的教室,也沒有課桌,就在鄉村居民家中涼棚裡,或是堆雜物的房屋中,不能被看出這裡是學校場所,否則日本鬼子會放火燒屋。上課時,還得派出一位同學,擔任放風警戒,如有跑反民眾出現,立即跑回向老師報告,老師根據當時狀況,採取立即疏散,或是轉移上課地點。那是一九四一年初春,春寒依然料峭,有一天上午十時左右,擔...

  • 文章西南,東北,台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永康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退修” 生活方式 回顾抗战 学习经历 来台教学

    所以仍要保持学生时代的生活方式;早起运动,读书报,做家事,上课,旅行,所不同的是:⒈应多做一些生活的回顾。⒉以往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可以多做。⒊如何使身心的老化延缓。我今天这篇芜陋的短文,属于我目前修习中的第一课。贰、离家民国廿七年三月,抗战开始后的第八个月,抗日的战事,延伸到津浦铁路西侧的鲁南。在我们老家丰县,黄昏时际,已能隐约听到隆隆的炮声。我廿六年秋,接得学校(江苏省立南京中学)的通知,因战事影响,不能开学,而停学家居,廿七年三月底,得知失学

  • 文章回忆我的小学生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小学生活 常店小学 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求学回忆 国语课

    我的故鄕在江苏丰县常店村,我读的小学前身是私塾。淸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流风所及,家鄕各地私塾于民国初年,先后改为小学堂、小学。本校在民国九年九月,由私塾改为「私立昭勇小学」,民国十五年改为「丰县县立常店小学」。我的小学生活,因受战乱的影响,分为前后两段读完。前段从入学读一年级起,到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战火蔓延到苏北,于民国二十七年五月,日军陷我家鄕,学校停课止。那时我读四年级。辍学两年后再从四年级读起,到六年级毕业为后段。前后两段共七年,如果加上

  • 文章童年憶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姜豪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南园风貌 抗战离乡 逃离经过 寄居生活 怀念亲友

    眞感到无比的新鲜。因为船身狭窄,小小的空间,不仅须容纳我们一家四口,隔着一大块活动的木板,在船尾的另一舱里,还住了船夫一家,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这么一大堆人,吃饭、睡觉就在那么小的空间里交替进行,倒也挺是有趣;船行缓慢,在第二天的下午或者是晩上,才到达离外婆家不远一条小河的码头,等卸下了衣物,外公和舅舅已经在岸边等着我们了。从那时起,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就寄居在外婆家的厢房里。忽然换了一个生活的环境,自己好像成长了许多,没有学校好上学了,只得在父亲的敎

  • 文章黃杰的軍事生涯與在海州政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李建生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黄杰 军事生涯 政绩 抗日战争 滇西抗战 新生活运动 修路 绿化 教育

    成长,鼓励文艺创作,建议地方政府,筹办民众夜校,扫盲识字。要京剧名流,到海州演出,活跃当地文化生活。4、提倡新生活:(1)要求军民做到讲礼貌、讲卫生。(2)不准吸食和贩卖鸦片。(3)提倡勤俭节约,精诚团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要求军民做到爱国家、爱民族,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勤俭节约,反对舖张浪费,爱护公共财物,与朋友交要讲信义,有助人为乐的精神。(4)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体育运动竞赛:除税警官兵外,并吸收当地体育运动爱好者参加,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优秀者,发给奖状、奖品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