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流亡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念故鄉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思乡之情 故乡风情 战争流亡

    這是董大法官翔飛鄉長四十年前念大學一年級時的一篇作文,最近他在整理書櫃時無意中發現,雖時過境遷,然其思鄉情懷仍躍然紙上,故特予刊布。

  • 文章抗戰生活瑣憶與感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昌聲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惨痛的回忆 流亡的血泪 抗战精神

    的父兄在抗日战争中的实际遭遇有所认识,以激励敌忾同仇,用能团结奋斗,在大有为的政府领导下,早日完成中兴复国大业,还我河山,光我中华亦无不可。贰、惨痛的囘忆,流亡的血泪㈠山崩地摧壮士死,我丰抗敌死事烈(民国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徐州会战之片断——部份节录自我丰抗战剿匪纪要。)民国二十七年五月,日寇打通津浦线、歼灭我野战军,以十三个师团之众,挟台儿庄会战之余威,绕道济宁,直扑芒砀,包围徐州,我丰首当其冲,敌迹所至,奸淫掳掠,惨无人道,县城旋即陷敌。我丰耆宿黄体润伯伯

  • 文章抗战胜利前后丰县同学流亡生活片段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流亡学生

    抗战到了最后一年,胜利已经在望,丰县境内的局势却逐渐逆转,复校甫告一年的县立中学又被迫停办。同学们有的远去安全地区,有的暂往城里寄读,有的辍学家居,不知何去何从。后来情势越变越坏,及至三十四年的春夏之交,大家纷纷负笈前往皖北,开始了艰苦的流亡生活。当时去皖北的人,大都走商邱一线,即由陇海路乘坐火车西行,在商邱下车转往亳县,出沦陷区至太和。沿途都是敌伪控制的地区,危机重重。我与张麟振、朱信五及一位张太太同行,另走涡阳一线。因为这条路线横过敌伪与新四军

  • 文章那一夜、我很冷——記溝墩鎮破之夜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王維鐸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亲友流亡 弃学务农 战争避险 人民解放军 亲友身亡之痛

    一九四七年五月,春去已远,夏的脚步,却蹒跚来迟。阜宁原野上的风,还是那样的料峭。麦穗,金黄一片,嚣张的麦芒,在落日余晖中,散发出耀眼的光泽。去年暮春,父亲、伯伯、叔叔、堂哥们,一夜之间,都消失不见了,大家心照不宣,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些离鄕的人们,从各种管道,流亡到上海去了。丰收的音讯,未带来应有的喜悦,思念亲人的泪水,一滴又一滴,垂落在麦穗刺芒上,像一条晶莹的珠串,一阵和风吹来,泪的珍珠,滚落在泥土中。我从学校回家,整个村庄,看不到一个壮年人,他们都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