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大千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丹青引赠张大千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4期  作者:顧一樵 出版时间:1964-02-25
    关键字: 张大千 雁荡 名山 旧游

    錫山顧一樵(毓琇)先生,現正在美講學,詩文並茂,寫作俱佳,此詩係最近由美寄來,其中詳敍大千先生曾遊東南及西南諸名山,惟獨遺甌東之雁蕩。大千係川人,抗戰前曾與粤之黄君壁,蘇之謝稚柳,冀之于斐庵諸先生同遊雁蕩,寓雁山招待所,愚時正于役樂淸,相見甚歡。大千喜山水,對雁蕩大小龍湫諸瀑,酒後,嘆爲觀止;並以深山能啖海味,認爲擧國無二興發,一夕之間,各爲愚寫山水踰廿幅,均係四大名家合作,四君子籍隸東南西北,旅途均未攜印章,當由同遊之金石國手,永嘉方巖(介盫)立鐫「東...

  • 文章無錫的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9期  作者:张大千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无锡 无锡塔影 张大千 宝塔

    无锡塔影小学四年级 张大千我爱宝塔,塔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像证。我国的塔有多少,我说不清楚。我只登上了无锡几座有名的宝塔。记得在小时候,不知道是春天,还是秋天,我随爸爸妈妈登上了龙光塔。龙光塔座落在锡山顶上,共七层,每层八只角,每只翘角上挂有一个铜铃,风吹铜铃叮当响,十分赏心悦耳。在塔的最高层举目远眺,四方美景尽收眼底。南面耸立着高高的恽嶂山,东北方向的无锡城也看得清清楚楚,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来往行人摩肩接踵,一辆辆汽车像甲虫似的蹒跚而行,街市

  • 文章也谈张大千先生伪画问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金增光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张大千 出身生平 伪画问题

    辛未年,在传统水墨画坛上,有二件大事发生,幷广泛的为人所讨论:一件为大陆画家范曾访台,另一件则为美国沙可乐美术馆所筹划「张大千回顾展」,这二件事原本无可议之处,但皆因伪画问题而造成轩然大波。范曾事件由于人品手法低俗,早为台湾艺界人士所摒弃,不値得一提;倒是大千先生伪画问题,确値得再三思考。「张大千」这三个字,在台湾可说是家喩户晓妇孺皆知,其艺术创作之成就,可谓博大恢宏,后无来者。但艺术上之成就,幷不等于人格上之成就,因此大千先生少壮之年,也有犯错的机会

  • 文章題畫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9期  作者:謝伯子  出版时间:1995-05-15
    关键字: 张大千 谢稚柳 丹青 画集 豪放

    憶大千師(選二)水墨丹青足壯觀,真數千古嘆才難。身居海外心思蜀,萬里長江畫裏看。今古丹青皆可學,形神俱備便爲尊。難忘風義千秋在,永感相貽百鎰恩。注:大千先生在蜀,聞先父遺孤,在上海租界生活窘困,遂遙寄五百金,時在一九四二年。讀叔父「謝稚柳畫集」早歲謹嚴晚豪放,大潑丹青真暮壯。一集流傳遍五洲,國寶而今推巨匠。

  • 文章陪「南張北溥」入浴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7期  作者:薛慧山  出版时间:1989-07-20
    关键字: 无锡 入浴记 张大千 溥心畲 书画

    「南張北溥」俱往矣!他倆生前的趣聞逸事,也令人永遠說不完。對於這兩位前輩先生,我都曾追隨几席,長期的親炙過。而今,他倆己先後做了古人,但那些聲音笑貌,以至一舉手一投足,仍是那麼宛然在目,永久鐫印在我的記憶中。當年大千先生翩然從巴黎返囘香港,我迎之於機場,第一個節目是要陪他去上海浴室擦背洗浴。這囘,他老人家剛與畢加索見了面,所謂「中西藝術大師的高峯之會」。就在他行囊中,取出了與老畢戴了紙面具遊戲的彩色照片,我立卽搶先在「良友畫報」刊登出來。一同入了浴室後,...

  • 文章風木齋隨筆楊花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0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99-08-15
    关键字: 常州 红萝卜 张大千 杨花落

    回到常州,最有兴趣去逛的地方是菜市场。看看一些家鄕特有的土产,从小吃惯的食品,在台湾难得有,或者吃不到的东西。在许多蔬果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色彩艳丽的红萝卜,那种鲜红,眞教人难以相信是生长在泥土中的,没有比这更美丽的蔬菜了。常州的红萝卜,大的大于拳,小的小于蛋,有的长圆,有的扁圆。用盐、糖、醋醃一下,甘脆清香,开胃爽口,宜粥宜饭,眞是极品。当见张大千画小红萝卜,题诗有云:「南京三月杨花落,琼脆眞堪沁肺脾,绝忆香山老居士,醉偎樊子啮唇脂。」其自注云:「金陵

  • 文章松江掌故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0期  作者:范奕中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华亭鹤 城隍庙 李待问 清风桥 张大千 禅定寺

    了松江地区独自的风俗。松江清风桥清雍正四年秋,连日狂风暴雨,洪水泛滥,海塘堤决,松江府近海一带灾情严重。新任知府周中鋐刚上任,他亲临浏河一带治水救灾,日夜辛劳。一次,在陈家渡河口,因洪流湍急,筑堤未合,周中鋐和千总陆章乘船指挥挡险,不幸在急浪中覆舟遇难,以身殉职。周知府死后,灵柩寄放松江北门内禅定寺(小北庵)。百姓痛失清官,吊唁者络绎不绝,并纷纷捐银作唁礼,其子不受。百姓就将唁礼银两在禅定寺旁建桥一座,题名「清风桥」以纪念为官清廉,抗洪殉职的知府周中鋐。张大千

  • 文章名人軼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陶沛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张大千 梅兰芳 名人轶事 人物简介

    张大千——交酬军阀之间,同游京沪名流。张大千,四川内江人(公元一八九九年—一九八三年),名爰,别号大千居士,虽无显赫身世,但家境不愁穿不愁吃,交酬于西蜀袍哥军阀之间,同游于京沪名流之中,拱手把酒,洒脱自如。其曾就读于上海艺专,列入大师黄宾虹门墙,与鄕贤邵诗谭、汤仪南先后同窗,独往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经年苦研壁画,擅长泼墨山水画,有南张之称,至于其诗、书、画之造诣深度,专家自有评注。●张大千自称小人民国三十五年,长江下游水灾,中央主导抢救,上海市

  • 文章省立博物館邀請薛慧山擧行畫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9期  出版时间:1979-09-20
    关键字: 薛慧山 溥心畲 张大千 黄君璧 省立博物馆

    无锡同鄕会名誉理事薛慧山鄕长,应台湾省立博物馆之邀请,定于十月二日至七日,每日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星期三下午及中秋节休假,假台北市襄阳路二号该馆大厅举行国画展览会,展出与溥心畬、张大千、黄君璧等山水人物合作画,以及和他个人的画猿专题,欢迎同鄕参观指敎。他幼时得江南老画师吴观岱鄕先贤的授画,及长又以文章受知于国学大师章太炎。曾与齐白石、徐悲鸿、溥心畬、张大千等交游论画,擅长中国传统水墨画,造诣很深,曾著有「中国历代画家硏究」一书,达万余言,风行中外。十余年

  • 文章名書畫家、鑑定家、美學理論家謝稚柳鄉長病逝上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4期  出版时间:1997-06-15
    关键字: 谢稚柳 书画家 鉴定家 艺术思想体系 张大千

    图书馆与考古现场,将大陆所有的书画全部弄清,编印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一书。另外,谢稚柳在二十六岁时住在重庆,与画家张大千交往甚密。他在三十二岁的时候,与张大千相偕前往敦煌研究壁画。在敦煌一年的生活使他体会到北魏至隋唐的艺术风貌,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体系。从敦煌回去后,谢稚柳写了「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室记」,对每一个佛洞的雕塑与壁画都作了详尽的记载,为研究敦煌学者提供了权威的资料。谢稚柳鉴画甚精,敢于翻案,他的著作「鉴余杂稿」收集了他几十篇关于鉴定的文章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