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开放探亲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情報導)憶開放初次返鄕探親 二首

    来源期刊:《睢寧鄉訊》 第12期  作者:佟宏、恰然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祭祖 离家五十年

    離家五十載,日夜念春暉。溪畔莊園改,樑間燕子飛。河山依舊在,人物己全非。祭祖垂雙淚,嚴慈不待歸。

  • 文章先室董氏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仇奉超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追悼先室 回忆发妻 两岸隔绝 开放探亲 自缢身亡

    殒!两岸开放探亲后,余急切遄奔故里,欲一偿魂萦梦绕之团圆梦,讵料先室竟早于四十年前自缢身亡,呜呼!痛哉!四十余年来,吾朝夕相忆之发妻,未待余归,竟凄惨而去,何其烈也!伤痛之余,感愧良深,午夜梦回,离别之情,历历在目,悲夫!今特以吾儿幼卿之名,为长母立碑,以志先室志节,余为之记。

  • 文章劉逵修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陳星北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刘逵修 开放探亲 辽沈战役 滇西会战 吉星文

    先生譜名逵修,軍籍德煒,字達九。江蘇豐縣人,民國二年農曆二月二十四日出生於城北劉大庄。劉氏爲吾豐望族,人才輩出,世有令德。尊翁德升(道成)公,耕讀傳家,克承祖風,睦鄰興學,望重鄕里。先生幼承庭訓,富機智,英勇豪邁,爲劉氏之健者。六歲入區立小學,兼習四書史。十二歲入徐州中學,畢業後負笈北平四中、弘達學院深造。民國二十三年夏,因目擊日寇侵華日亟,義奮塡膺,乃毅然投考中央黃埔軍校十一期,於二十六年十月以步科畢業。初任步校少、中尉助敎,嗣調升敎導總隊上尉連長。二...

  • 文章協尋來台鄕親劉以德先生始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刘以德 寻找同乡 来台乡亲 高本钊 开放探亲

    前年秋天,接王乃位鄉長從高雄的來信,要我協助尋找來台鄉親劉以德先生的下落。劉先生家在豐縣城西單樓鄉劉靛池,是乃位先生的小同鄉;乃位先生擔任太行區區長的時候,蔣念明先生擔任單樓鄉鄉長,劉先生擔任劉靛池村長。民國三十八年,劉先生隨軍來台,軍隊駐在高雄一帶,和乃位先生的住處相去不遠,因念明先生的引介,兩人常相往還;但自四十五年以後,彼此失去了聯絡。一晃過了三十多年,大陸開放後,乃位先生返鄉探親,聽說劉先生的子女也不知道父親的消息,乃位先生非常關心,回台以後就到...

  • 文章迎新年·展新猷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新年 同乡会宗旨 餐会 开放探亲 团拜会

    于是同鄕会就像一个不流动的水塘,长此以往,终将日趋枯竭。这是大家所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会的工作方向,一方面使老有所安,虽不能落叶归根,也可以他鄕作故鄕,没有后顾之忧。而另一方面,更鼓励在台出生和成长的第二代乃至第三代,踊跃的参加同鄕会的活动,藉以认识鄕邦,不忘故土。时代的脚步不停前进,环境也有了重大的改变。从民国七十六年十一月起,政府采取了开放探亲、终止戡乱、推动交流……一连串措施,使僵冻了四十多年的两岸关系,迅速趋于溶解。旅台同鄕思鄕心切,满怀兴奋,纷纷

  • 文章備胎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期  作者:天涯客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思乡情结 开放探亲 故乡趣事 灯谜

    处身在科学昌明,交通发达的时代,却与家鄕隔绝了数十年,浓浓的鄕愁,确是伤感,但是披荆斩棘,在异鄕客地成家立业,以第一代始祖自居,顾盼自雄,也应欢愉,自开放探亲,接踵而至邮电直通,思鄕情结完全舒解,各县市旅台同鄕会先后发行鄕讯,或刊寻人消息,或指引返鄕手续,功不可没,我常熟同鄕会不甘后人,于七十九年元月,步苏州无锡江阴等各同鄕会之后,创办鄕讯,虽然同鄕返鄕探亲先后已有百余人次,对鄕情之渴望,不若二年前之殷切,究竟一册在手,更易了解鄕情,在台同乡亦能借此增加

  • 文章趣味徵答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6期  作者:張祖光 出版时间:1996-05-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家乡 俚语 名词诠释 征答

    當局開放大陸探親,已有數年了。眾多鄉親少小離家老大回,說起半生不熟的普通話來,依稀表露出鄉音未改的英雄本色。爲了促進旅台鄉親們對自己鄉土的感情,懷念家鄉的俚俗用語,請詮釋左列名詞,並於今(八十五)年七月一日前將答案寄台北市合江街四一巷一〇號三樓,龐總幹事彙轉。全部答對者酬贈紀念品,由於自台郵寄包裹至大陸,目前尚有所阻礙,以是海峽彼岸的鄉親恕不在徵答範圍。(正確答案將在廿七期鄉訊中披露)⑴飯碗頭 ⑵膝饅頭⑶床橫頭 ⑷摜船頭⑸大塊頭 ⑹嘸親頭⑺派頭 ⑻蘇空頭⑼嚼...

  • 文章浮生隨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五亭桥 平山堂 开放探亲 扫墓祭祖 瘦西湖

    咸蛋等小菜,酱菜中有宝塔菜一种,状如小指。形似宝塔,两儿生平未见,奇其形成,曾问:「是人工雕制抑天然所生」?乃告以系天然在泥土中所生长者,用酱醃而成。六月四日上午与弟妹们告别,旋由弟妹及姪儿们借得轿车及小客车送离扬州,直至南京免税商店,经我父子用台胞证购送大件,或有利用我等证件自购小件者,各提货乘原车皆大欢喜而拜别,祇有我三弟随我至鼓楼表妹家,要陪我父子在南京游览。1990年6月2日摄于平山堂大门外牌楼前1990年6月2日摄于扬州五亭桥西远见念四桥一带景致

  • 文章开放探亲反应热烈大陆同鄕寻亲者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4期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大陆同乡寻亲 寻人消息 武进同乡会

    自政府开放探亲,红十字协助海岸双亲寻访亲属后,同鄕会由多方面接到寻亲信件甚多,兹将有关最近所得寻人消息全部列登于后:㈠㈠嘉泽鄕(原观凟鄕)盛开生鄕民,你的女儿盛美英寻找。㈡王皓亮鄕长,原在台中市台中糖厂服务,胞妹王筱葆寻找,并托同鄕带来家书交同鄕会,盼连络。㈢吴桂华托寻找其夫王国祖。㈣韩鸣刚(小名小和尙),随姚冬风先生到台湾,有钱庆贤同鄕寻找。㈤邵旭鄕长(又名嘉良),服务警界,你父邵复彬寻找。㈥沈云宇,寻找胞兄高乃平。㈦赵顺生,寻找胞兄赵克久。㈧吴爱英

  • 文章永懷二伯父張公金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麟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怀念二伯父 张金声 太平洋战争 开放探亲 围剿匪徒

    二伯父諱金聲,號智庵,世居豐縣城西大張莊,生於民前二十二年,到今年應是一百零五歲了。在海峽兩岸渺無音訊的四十多年中,我的腦海中時常泛起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也惦念著他的遭遇,如何度過悲悽的晩年。開放大陸探親之後,從親友口中輾轉得到一些零碎的消息。天人永隔,思緒縈懷,千言萬語,也只有壓抑鬱結在自己的心頭。在我的幼年時代,二伯父住於我家後院,我家因住中庭,他每天出入,看到我總是摸頭拉手,喜愛有加,說幾句話逗逗我們,他說話爽朗有力,對晩輩慈祥親切,但我對他總懷有...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